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一)
考试关系到每一个考生的切身利益,对于他们而言,公平高于一切,全国性考试更是如此。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政府公信力、社会诚信度的考验,然而,频发的泄题事件无疑让这种考验变成了质疑,这是各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不可否认,泄题、作弊等现象背后最重要的是利益的驱动。尽管代价高昂,但出于高额的回报,一些人还是铤而走险,参与作弊犯罪。究其原因,第一,在极个别考生看来,或许作弊被抓是个小概率事件,而作弊成功的回报却是显而易见的;第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考生的这种侥幸心理,通过各种渠道与考生进行交易,由于回报诱人,形成了组织者、作弊者、监考者乃至命题者之间的一条完整的利益链,一旦得手多次,他们就会变得肆无忌惮,甚至还传授所谓“保过经验”,从而使这条隐秘的利益链变得更加牢固,这样的例子在往年的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近年来更有组织化、专业化、群体化的发展趋势;第三,在一些地区,个别官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尽可能地将作弊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
考试公平关乎考生切身利益,有时候一分之差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标准化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可如果一旦有人作弊成功,则将严重地破坏录取秩序。如果对此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不仅会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舞弊行为。
频繁发生的泄题事件反映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法则,拷问的是社会的诚信,挑战的是法律与政府的权威。要想真正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全社会成员联合起来,首先,应该积极宣传和落实《刑法修正案(九)》中相关规定,即国家考试中参与作弊者会被判刑处罚,狠抓一些大案要案,造成社会良性影响,除此之外,也应该在社会中加强诚信教育,落实到各个社区中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其次,政府也应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明查和暗访相结合,落实责任机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加强内部监管,防止监守自盗;最后,公民和媒体也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积极宣传和曝光、举报的同时,也应该做好自我约束,做好正确引导。
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二)
材料1: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公布的对南京乡村医生现状调查显示,南京市农村乡村医生普遍存在人力数量相对不足、老龄化、职称、学历等素质偏低和收入偏低等问题。工作负担最重的村医得1人服务1800多个居民,不少年逾古稀的村医还战斗在一线。
据有关材料显示,全国乡村医生50岁以上的占23%,40-49岁的占24%,两者相加为47%,而20-29岁的乡村医生只有7%。乡村医生逐渐呈现出了老龄化的现象。
【专家点评】
乡村医生,一个平凡而神圣的职业。在上世纪缺医少药的年代,他们用一根针、一把草解决村民疾患,备受爱戴和热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长的他们逐渐从历史舞台的中央走到边缘,加上长期医疗乡村医生身份不明、收入低等原因,使得一些年轻人不愿意道农村去从事这一职业,乡村医生面临着老龄化、“断层”的残酷现实。
村医老龄化,在引发深思的同时,我们更需关注的是,一方面从业环境差、收入微薄、生活困难是乡村医生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年轻人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一些乡村卫生室普遍存在医疗设备陈旧、就医者无法进行报销、药物品种受限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就诊的村民越来越少,乡村医生的收入越来越少,在居高不下的物价环境下年轻人根本不敢涉足。另一方面,身份编制难落实、不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也使得年轻人对从事乡村医生的前景颇感担忧。很多乡村医生的身份一直都是半农办医;目前只能与普通农民同等对待,无法享受道退休养老保障制度,老年乡村医生面临着失业和老无所养的尴尬境地。
解决乡村医生后继无人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机制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相关措施,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认定问题,针对目前的村医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基本没有正规的医学学历和职称,可以通过工龄置换的方法,解决资格认证问题,符合相关条件的医生则给予认定国家承认的乡村医生职称;提高待遇水平,落实社会保障,争取将乡村医生纳入事业编制,享受同卫生院职工一样的五险一金等待遇,同时区别乡村医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施保,切实解决乡村医生的基本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和有关待遇,稳定村医队伍;增加乡村医疗硬件、软件的配备,加大对村级卫生所建设的投入,改变目前村级卫生所房屋破旧、设备简陋、缺医少药的情况;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年轻人补充到村医行列,鼓励年轻的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村卫生室工作,以弥补农村卫生人员后继无人的现象,同时对现有相对年轻的村医,鼓励其参加在职学历的提升,更好为群众服务。
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三)
为政之道,首在用人。我们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同志强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组织部门把知事择人、用人治事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理念,立足岗位选干部,敢为事业用人才。
【专家点评】
知事择人、用人治事,以党和人民事业需要为前提。知事择人,首先在"知事",就是要知道事业所需、岗位所需、任务所需,这样才能选准用好干部。一要知大局,弄清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组织部门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事业发展需要作为选用干部的首要标准和根本出发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打造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队伍。二要知岗位,弄清岗位职责需要什么样的人。骏马能涉远,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个干部再有本领,也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行。当今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部门必须把不同岗位的专业性质、工作内容、职责标准、职权范围、工作程序、岗位风险及履职应具备的条件了解透、掌握好,切实为人选定出精准"坐标"。三要知实情,弄清地方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基础条件和发展任务不同,对干部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选配干部时就要有所侧重。组织部门必须充分了解掌握所辖地方的区情和民情,了解掌握不同地方产业发展程度、功能布局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了解掌握各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状况等,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选人用人。
知事择人、用人治事,以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基本要求。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是干部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原则,也是知事择人、用人治事的基本要求。简单讲,就是协调好岗位和干部这两个因素,为每个岗位配备最恰当的干部,把每个干部放到最恰当的岗位。一要公道正派。"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组织部门肩负着为党和人民事业选贤任能的重要使命,必须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客观公正地看人待人,科学准确地识人用人。把事业岗位需要、现实德才表现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不凭地域籍贯、感情深浅、关系亲疏选人用人,自觉抵制"关系网""潜规则"等不正之风。二要开阔视野。视野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格局。党的事业很伟大也很宏大,需要开阔选人用人视野、放眼各条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干部的积极性。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人才资源相对短缺,容易出现人岗不相适、"拉郎配"的现象,这对知事择人、用人治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获得"千里马",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坚持大范围选人,坚持从多数人中选优秀的人,从优秀的人中选最合适的人。三要精准识察。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组织部门必须不断优化识人方式、识人途径,既知人之长,又知人之短。健全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考察干部的机制,切实防止干部考察片面化,把干部考准识准。
知事择人、用人治事,以履职尽责为根本目的。履职治事是干部的天职和本分。知事择人,根本目的是用人治事,让问题得到解决,让工作得到推进,让事业得到发展。一要引导干部能治事。能力是治事的工具和利器。要坚持不懈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干部能为、会为、善为。加大实践培养和锻炼力度,注重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脱贫攻坚决胜仗中培养干部。二要促使干部想治事。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为官不为"现象,这与知事择人、用人治事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坚决纠正。我们千挑万选的干部要做治事的中流砥柱,勇于担当急难险重任务,敢于触及矛盾问题;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雷厉风行抓落实,扑下身子抓落实,坚韧不拔抓落实。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大"下"的力度,拓宽"下"的渠道,盘点"下"的人选,让那些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干部丢帽子、失位子,努力形成能上能下、优进劣退的用人机制。三要激励干部敢治事。当前,一些干部在改革创新路上步履迟缓、不敢担当,存在"怕而不为"、不敢治事的现象。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必须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冲锋陷阵者担当、为敢于亮剑者担当、为勇于改革者担当、为无私忘我者担当。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为敢于治事者撑腰打气,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看过“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