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川省公务员面试题目含答案
2017四川省公务员面试题目(一)
【参考答案】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与同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基础。此外,在面对公私冲突之时,定要本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灵活应对。
在面对老赵单独找我,让我选他,这种情况,我将这样处理:
一方面,对老赵此举以及其此时的心情表示理解,单位评优是对公职人员日常工作表现及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肯定,关乎个人名誉和声望,因此,作为候选人的老赵,希望自己能够脱颖而出,也是人之常情,也说明老赵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定不会因此而对其产生负面消极看法。
另一方面,对老赵在日常工作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表示感谢,并委婉拒绝他的要求,向其表明违背了我的工作原则,望其理解。同时,告知其作为候选人在评选期间应注意避嫌,切不能在私下拉选票,既违背评选工作公平公正的原则,又会有损其个人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此外,帮助老赵分析其个人优势,即工作年限久,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巧,为单位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要相信其他同事定会投出公正的一票;并向其表明,定不会因其此举而影响我个人的判断,我也会根据此次评优的标准范围、流程规范等具体要求,综合考量,投出自己的一票。
面对单位领导找我,让我选老赵,这种情况,我将这样处理:
一方面,正确理解领导此举的真正意图,并非是领导有意偏袒老赵,而极有可能是领导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对评选名单中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所作出的贡献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即老赵的个人表现较为突出,因此,才让我选老赵。
另一方面,向领导表明,感谢领导对我的培养,使我能够有机会成为候选人之一,即使此次评优落选,也不会气馁,而会积极主动反思自身问题,向老赵以及其他单位老同事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争取在下次的评优工作中能够脱颖而出。
2017四川省公务员面试题目(二)
铁路部门最新公布“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的规定中指出,从8月15日起,动车上吸烟并被处罚的乘客,将被暂时限制购买全国各车次动车票,受限旅客需签订承诺书后方可再购票。如果签订承诺书后再犯,铁路部门将停止为其提供乘坐全国各次动车的服务。而关于“禁乘”期限何时解禁,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还需制定更为细节的办法。对此新规,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铁道部门连出重拳治理动车违禁吸烟问题,即保障了列车运行安全,又维护了乘客的身心健康,值得肯定和提倡。
同时也反映出这一样一个无奈的现实:高铁“禁烟令”从2014年伊始实行,皆以罚款为主,最高金额曾一度上升到了2000元,但“动车逼停”事件依然屡有发生,对铁路运行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可见,其多年的禁烟治理成效甚微,基本陷入屡禁屡犯、屡犯屡禁的尴尬窘境,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来扼制动车吸烟行为已经迫在眉睫。本次“全面禁乘”措施的出台,正是针对这一现实采取的应对之举。然而,措施的出台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最严禁烟令还需对接最严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动车全面禁烟的实效。要想实现这一点:
首先,加强执法。在提倡“社会共治”的大环境下,除了动车乘警进行执法,也可以让公众参与到禁烟行列当中,如可通过临时设置禁烟志愿者、微博平台曝光等方法来实现,不断增强有限的执法力量。
其次,完善立法。除了不断增强执法力量外,对于公共场合的禁烟,还可上升到立法层面。这样,一方面,可以让部门和地方避免陷入“一个人在战斗”的窘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增加禁烟的可操作性。
再次,疏堵结合。在采取硬性措施的同时,也可通过提供柔性化的戒烟服务,进行更有效的疏导。如让乘务员成为烟瘾乘客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免费向乘客提供戒烟糖等辅助禁烟措施,帮助乘客对香烟说“不”,做到有疏有堵。
总之,“罚”并不是最终目的,将“高铁上严禁吸烟”这一观念深植到每一位乘客心中并将这一观念形成一种自觉的安全习惯,从而为中国高铁树立安全优质的良好形象,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017四川省公务员面试题目(三)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对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其中北京、江苏、重庆等多地已经启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重点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乱象,新疆和田还要求对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地名进行清理整顿。对于国家地名整治,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地名,承载着一个城市或村镇的历史信息和人文底蕴。这种“符号”寄托着人们的乡愁,镌刻着民族记忆,不啻为一张张难以移易的“文化名片”。如今,洋地名乱象层出不穷,有些地方打着发展的旗号,走入“贪大、媚洋、求怪”的改名怪圈,不仅没能获得发展的新动力,甚至事与愿违,破坏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极大地伤害了国民的乡土记忆与情感。此次国务院提出整治、清理不规范地名的要求,可谓是对传统地名文化的保护做出的重大举措,对人们寄托乡愁的有效纾解,对城市固有文化传统与特质的养护与守望。
虽是历史沿袭的地名看似带有那么一种“乡土味儿”,但正是在这种乡土文化中,却镌刻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乡风民俗,乃至独特的烟雨沧桑与人文精神,并记忆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根脉。因此,那些随意冠名、改名的背后,一方面暴露出一种追风赶潮的浮躁,显示了一种忘本逐利的畸形政绩观和浅薄文化观。另一方面,“洋地名”的泛滥,离不开某些企业追名逐利的商业炒作行为。有些地方特别是不少楼盘小区,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多将小区冠以风马牛不相及且不伦不类的洋名儿,觉得用了洋名,品位就提高了,殊不知这种浅薄的“眼球效应”根本名不副实。
当然,地名并非就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随着改朝换代抑或辖区调整,总是有一些相应变化,但前提是地名改的要顺从民意,改的要富有价值。一方面主管部门的权力必须要在法规范围内运行,另一方面变更地名要考虑民意,出发点要以群众利益为中心。
看过“2017四川省公务员面试题目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