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低收入者的住房梦
二、保障房到底建成了多少?
为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并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的目标任务。
2011年和2012年已经开工了1800多万套。2013年,目标任务是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截至11月底,已全面完成了这一任务。“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目标,前三年已经开工建设2400多万套,完成了目标任务的2/3。2014年有望开工600万套以上。
三、如何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1、工程质量如何保障?建设质量可谓保障房的生命线,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硬杠杠”,不得有丝毫的闪失。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大日常监督巡查、抽查的力度,强化对工程重要节点及竣工验收的监督,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在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最严格的监督管理,不给违法违规行为以可乘之机。与此同时,抓好保障房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管理,要严把规划设计、建材供应、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等各个关口。
2、配套运营如何跟上?保障房建成之后,要让广大群众既能住得进,更能住得好,就需要营造起便利、和谐的宜居环境。
近年来,一些地方保障房出现空置率高的问题,首要原因在于保障房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努力做到配套设施建设与保障房工程本身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确保已竣工保障性住房能及时及早投入使用。
一些地方在保障房小区的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比如,提高在普通商品房小区配建保障房的比例,推进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居民混合居住,以缓解运营资金筹措压力,促进社会融合;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化公司提供物业服务;动员保障房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推行住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整合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集中到保障房社区开展公共服务。
四、如何实现公平分配?
近些年,在保障房建设提速的同时,分配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申请难,退出难,房源与工作、就学地严重分离等。为进一步改进保障性住房供应、分配和管理模式,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通知,决定从2014年起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实行并轨运行,统称为公租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顺应群众意愿,符合各地实际,并轨运行会给今后住房保障工作带来积极推动。同时,不少地区在保障房分配环节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机制日趋成熟。
1、注重资格审核。山东省济南市开发应用了“住房保障审核管理系统”,建立了集审核条件、工作责任和审批质量“三位一体”的电子审核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系统,保障房申请资料能否通过审核,不是由某个工作人员说了算,而是由电脑说了算。系统还将工作人员的退件率、出错率、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与其个人的年终考评、绩效考核相挂钩,既提高了审核人员的责任心,又提高了审核的准确率。
2、分配环节阳光化。为确保摇号选房公平透明,济南市采取人性化分组,孤老、残疾等特困群体优先摇号选房,确保最困难的群众得到保障。同时,参与电脑摇号的嘉宾全部由申请家庭代表担任,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此外,还邀请监察局、公证处、媒体和市民代表及其他相关部门现场参与,每次选房都全程进行现场录像,并在选房室和候选室同时直播,让整个选房过程一目了然,所有选房家庭都能亲眼见证和进行监督。
五、保障房申请人如何退出?
保障对象因住房、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相应保障条件时,应当退出保障房。
广州规定将对领取租赁补贴的住房保障家庭,进行每3年审查一次的定期年审,经核定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取消保障资格。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琳建议,应建立起省市的社保、税务、房地产及民政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保障房管理部门可以更好监察住户的全部家庭成员的收入变化和家庭结构改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肖礼钦说,如果实行房源并轨,廉租房和公租房没有房源、租金之分,政府对住户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档补贴,保障房退出难的情况或许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