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圳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事件2:无独有偶,时隔不到半个月,又有网友爆料:抚州市文昌雅苑拆迁安置房的窗户也是画上去的。与青岛市有关 部门一样,抚州市7日晚也回应称,已要求建设单位及时对“造型窗”进行全面清除。据抚州市房管局副局长艾志峰介绍,文昌雅苑小区的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为 了统一墙体风格,设计部门为楼栋增加了“造型窗”设计,这就是网上流传的画在墙体上的假窗户。
【考点分析之原因】
经适房画假窗却暴露真问题,具体的问题有:
1、经适房项目质量普遍存在问题
经 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 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相对于商品房来讲物美价廉,它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 但是,随着经适房的大干快干,经适房的质量问题屡见报端。尤其是2011年始,全国保障房建设目标大幅提高到1000万套,为督促地方政府完成这一艰巨任 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军令状”。在“军令状”的压力之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让地方政府承受了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又加深了质量问题, 尤其是经适房建筑质量次、地理位置偏、房屋密度高、配套设置不全等问题不断。此次的假窗事件就再一次暴露了经适房的质量缩水问题,这绝不是美观问题。
2、开发商薄利下的投机倒把
前 文讲过,相对于商品房,经济适用房讲究经济性和适用性。也就是说在建筑标准上不能缩水的前提下,价格方面要更趋向于廉价,要考虑到弱势老百姓的接受能力。 专家估计,一般的经济适用房的利润不能超过3%。因此,从利润上来说,经济适用房属于薄利或者微利产品。但是,开发商永远是追求最大利润的,逐利而动的本 能加之现在如火如荼的房地产热,尤其是是在当前房地产暴利的背景下,要让开发商把利润控制在3%以内,几乎不可能。因此,投机倒把、压缩成本就不足为奇。 谁都会算账,装真的窗户显然要比白墙的造价高。而且,经适房项目被建筑商层层转包的可能性极大,最后的资金亏空,只好在假窗户上打主意。最终,“神笔马 良”们纷纷登场。
3、经适房成了政绩造假的标的
与商品房不同,经适房和安置房大多以政府为主导而建立,住户们则处于被动接受 地位,对建筑设计、施工过程的监督往往缺乏发言权。对于某些地方官员来讲,经适房项目就是他们标榜自身政绩的好工具,也就说,在他们眼里,经适房是建给上 级领导看的,不是建给老百姓住的。形式主义之风及错误的政绩观使得经适房项目往往满目疮痍。
【考点分析之对策】
1、加强监管力度
假 窗只不过是偷工减料而顺利逃脱监管的外在表现,更为可怕的是肉眼无法判定的工程质量问题。偷工减料下必然伴随着豆腐渣工程,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 的安全隐患。监管之市是对开发商暴利的放纵。经济适用房的经济性绝不能用工程质量来换取,相关部门理应加强监管力度,盯紧经济适用房的工程质量问题,真正 让民众住的放心、安心、舒心。
2、杜绝形式之风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搞得如火如荼,要求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部分地方官员不妨对号入座,进行自省。假窗户暴露的真问题就必须改改了。
申论热点2:地名争夺战背后
【背景链接】
伴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持续热播,关于琅琊山的话题在网络论坛及微信朋友圈上也不断刷屏。《琅琊榜》是架空历史类权谋小说,今年9月19日,同名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率先开播。随后引发了全国《琅琊榜》迷热议,被誉为中国版的《基督山伯爵》。热播之后,安徽滁州、江苏南京、山东东南沿海等地,也纷纷加入抢“琅琊”地名的混战。安徽滁州更是将自家琅琊山顶上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
近年来,出于对商业利益的垂涎而不惜更改地名,“琅琊”之争并非首例,看看全国遍地开花的“伏羲故里”“梁祝故里”“桃花源”“水帘洞”“花果山”,想想莫名其妙、横空出世的“哈利路亚山”,我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标准表述】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近些年,一些地方出于各种目的,频改地名,争抢地名。甚至有些貌似方便、洋气的新地名、怪地名出世,部分蕴含人文韵味、精神图腾的老地名被挤下了历史舞台,一方面,反映了浮躁之风下的畸形政绩观。改地名,争地名有时更多是跟靠所在旅游风景区有关,为的是搏一个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注意,以便为旅游业和其他行业创造可观收益,而且对部分人的政绩有帮助,反映了浮躁之风下的畸形政绩观。
但另一方面,地名抢夺战的背后实际上争的不是地名,而是在争一种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极易在当下变成一种旅游资源。对于地方来讲,旅游资源是一种更为清洁、更为绿色、更为受大众欢迎的资源。因此,从某个角度而言,各地争电视剧中的地名,并非坏事,体现了地方绿色发展渴望。但只是因为文化资源的匮乏,而导致了多个地方争一处地名的现实。
[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中,讲究“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如果没有文化,经济是搭不起台子来的,一个地方也不可能自己伪造一些无本无根的传说典故。因此,抢电视剧中的地名,从根本上说,是各地旅游开发、旅游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与不能满足这种发展需求的枯竭文化之间的矛盾体现。这说明,繁荣我国文化,尤其包括影视剧文化,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优质的影视剧,在文化大发展的当下必然能够闪闪发亮;另一方面,扎根于中华大地与数千年历史的影视剧的成功,往往能够带动相关旅游市场的繁荣。
[参考对策]]
整个社会对于“唱戏文化”的饥渴,需要更多的“麒麟才子”出现,也需要更多充满智慧、充满能量、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出现。因此,各地方政府,不妨借中央关于做好繁荣发展文艺工作有关指示的东风,从根本上发掘本地区的文化精髓。要充分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做好全面搜集和整理,用精彩的历史文化吸引世人的目光,只有如此才能打响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才是提升本地区旅游经济的根本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