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
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问题跑道”不能久治不愈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问题跑道的出现,有着多重的现实根源。比如,本为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的校园标准化建设,无意中也催生了不少地方对塑胶跑道的旺盛需求。面对教育督导部门的检查,一些学校因为前期保障资金不到位,不得已采取突击应对方案,只求跑道迅速建成,很难顾得上质量把关。资质作假的中小企业低价中标,然后随意转包,施工方轻易在材料上“做文章”,监理方无法有效辨别原材料的优劣,职能部门还在为监管责任推诿扯皮……一个个环节的失守,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这也提醒我们:从招标、生产、施工,到监理、验收、监管,除了矫正建设理念,更新行业标准,更重要的是唤起相关各方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各守其分,各尽其责。
从“问题校服”到“问题跑道”,从食品安全到校园安全,只要和校园相关的隐患,无不激起学生家长的巨大焦虑。客观而言,找到治理短板,明确责任主体,其中绝大多数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但如果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事发源头、运行机制上进行全面预防和精确管控,不在标准制定、法规执行上赋予相关部门更多“适应性管理”权力,类似“问题跑道”的事件可能还会上演。到时受损的,将不仅仅是学生的健康,还有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增强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强制性,防止生产过程的监管缺失,对在体育场地建设过程中因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造成体育场地设施不符合质量标准甚至“有毒”的相关责任人,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教育部的鲜明态度,让人看到治理“问题跑道”的希望。而随着深圳出台国内首个塑胶跑道工程建设标准、陕西省开通体育场地物理化学指标咨询热线,在塑胶跑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面,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期待这样的探索,能与顶层设计形成有效互动,早日清除跑道“毒质”,还孩子们一个安全清新的健康校园。
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食品安全,消费者教育不可少
消费者教育不仅可以使消费者拥有正确的食品知识,还可以对生产者形成倒逼,推动市场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安全、健康食品
6月13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自2011年起,这一活动已持续开展了6年,在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消费者教育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使消费者拥有正确的食品知识,做出有利于健康的消费选择,还可以对生产者形成倒逼,推动市场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安全、健康食品。
以往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反面案例说明,如果消费者能够对所购买食品的信息多一些了解,会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比如,有些非法经营者为获得更好的卖相,通过非法添加、化学处理等方式改变食品颜色,如用硫酸铜浸泡的返青粽叶包粽子,用化学方法令绿豆糕呈深绿色,等等。如果公众能通过相关教育方式获知信息,就会谨慎购买这些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当下信息社会,消费者往往面临信息缺乏和信息过度的双重困境,如何在信息缺乏时获取信息、信息过度时筛选信息,是进行消费者教育时需要解决的。
消费者教育对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共利益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它是一项长期工作,效果很难在短期内显现,因此应该通过强化立法和实施,设定各种食品消费者教育项目,以及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估制度,从而让消费者教育制度对个人和社会发挥最好效果。在这一制度体系中,政府应该承担基础性和主导性责任,因为教育本身是公共产品,只有政府主导和激励,其他社会主体才会长期、积极参与;由政府来统领安排不同种类的教育服务内容,也才能使消费者教育发挥最大功能。
近年来,消费者教育已经受到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视。比如,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分局组织专业团队,编撰《预包装食品消费常识》和《进口食品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读本,图文并茂,并在今年3月向辖区60多所中小学捐赠近两万册;浙江省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国民消费教育中心”,推动消费教育的常态化、专门化,成为目前全国省级消费者委员会中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消费教育平台。这些地方实践证明,政府的重视和推动,能更加精准、及时地促进消费者教育,避免重形式而不重质量的走过场。
在我国,消费者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做出消费选择时的能力出现差异。比如,老年人更容易成为保健品消费方面的受害者,未成年人更容易成为垃圾食品的受害者,低收入者更容易成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等等。而不同教育程度的食品消费者,对同一个消费者教育资源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提供最适合特定消费者群体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各个群体接受更为有效的食品消费者教育。
在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还应充分考虑信息获取和查找的便利性,通过设定专门针对消费者的入口,运用精细的分类、搜索引擎等多种方式以便消费者查找。此外,还应创造条件,让消费者教育有效进入校园,让消费者意识从一开始就伴随个人的成长,使其终身受益。
广东公务员申论社会热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