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最新时政分析
公务员申论最新时政1:赢得奥运场外的比赛
这几天人们都在说,北京奥运是我们看待体育的一个拐点。在成功主办和荣登金牌榜首之后,舆论整体开始看淡“唯金牌论”。金牌选手的角色,从“民族英雄”逐渐转变为“男神女神”,他们展现出的顽强拼搏、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仍然能够凝聚大家,同时带动大家热爱体育、参与体育。近些年,中国城市跑步井喷式的爆发,乃至国内观众对里约奥运的放松心态,正是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社会动员效应在初步显现。
不过别忘了,如果转到西方世界的背后,北京奥运同样也是一个拐点。现代奥运是一个最有象征意义的“世界村实体”,各国健儿的表现,对于其所代表的国家形象之塑造、民族崛起之隐喻,强烈而直接。伦敦奥运第一天,有位外国主持人惊呼:中国人的的确确地来了!曾经的“东亚病夫”,如今不断站在领奖台的中间,还动不动破纪录,对于那些习惯了被仰视的传统强国来说,自然会因遭遇挑战生出种种不适应。给中国的尊敬,很多还在路上,而“不可能这么强”的下意识,却会冲在最前面。
这就是毁坏中国队声誉的那些人深层次的心理背景。兴奋剂是全世界体育运动的公敌,包括中国运动员在内,几乎所有体育强国运动员都曾犯过错、受过害,今天指责孙杨的人,他所在的队伍也一样。反兴奋剂今天已经是一个世界性共识,在中国更是上升到了国家强力干预的高度。从悉尼奥运开始,中国就实行最严格的血检,从北京奥运开始,国际奥委会对运动员的尿样要留8年。奥运赛场有没有兴奋剂,该是检测说了算,而不是由他人的猜测说了算。正如霍顿自己后来辩解的那样,兴奋剂只是一个最有效的毁坏声誉和动摇军心的手段。
奥运,不仅是检验我们体育实力的赛场,也是映照大国崛起过程的镜子。应该意识到,我们未来可能还得受叶诗文和孙杨受过的气,这其实是一种进步的代价。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不能任由其发酵,但也不用因为傲慢与偏见,就用尽洪荒之力去生气。不仅在泳池,不仅在奥运,在中国与西方竞争的所有领域,尤其是我们逐渐开始占据优势的地方,类似的不愉快遭遇也许还会更集中。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意味着持续地去建设传播优势,一点一点地争夺表达权和解释权。而处在这个转折阶段,我们首先还是要把手头的事业做得比过去“更高、更快、更强”,加固硬实力的支撑,同时不妨淡定面对不理解和不友好,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人喜爱而不是让人恐惧”,才是软实力的精髓。
所以,还是先尽情地享受剩下的奥运时刻吧,我们现在有这个底气。要知道,当我们为“逗哏”傅园慧而捧腹时,正因为更多“捧哏”吴敏霞在默默闪亮,所以我们才能更放松地去享受体育。《墨尔本时代报》写道:孙杨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用200米自由泳的表现为一切正名。赢得场内的比赛,靠运动员干干净净的实力,而随着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奥运场外的胜利之花,也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公务员申论最新时政2:简政放权
“层层加码”现象的本质是官僚主义
各类“层层加码”现象,无论其具体表征如何,本质上都是官僚主义,是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文化传统之遗毒,也是新时期“官场病”的典型病症。
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文化传统,使官场上下级间存在着“媚上欺下”的风气。官本位社会离不开官,尊官、重官,以官位高低来定秩序,官场内部则体现为森严的尊卑等级,“官大一级压死人”,下级官员的任命和晋升,完全依赖于上级领导的栽培与赏识,他们对上级只能唯唯诺诺、仰其鼻息。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推行过程就变成了工作任务的层层交办,每一层级的政府,都是通过对下一层级施压,来谋求任务的高效完成,进而获得上级的嘉许。而在政务运行一线的基层公务员,反而最不具备政策制定和推行的发言权,他们穷于应付,极少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面对上级的层层重压,因缺乏认真完成工作的必要时间和精力,也就只好层层打折不求质量。本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与落实的政策,在实施中非但不能有效联系实际,反而以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为第一要务,敷衍塞责,华丽收场。“层层加码”这种“上级压下级”“下级哄上级”的怪异现象,在冗官充斥的各级官场普遍滋长,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官僚科层制度本身的缺陷,也会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科层制的惰性和它衍生出来的“官场病”,古今中外都没有哪个国家能彻底避免。就今天的中国而言,对这一病症的危害更须高度警惕。我们知道,政府层级越多,上下级间的信息沟通就越困难,政策实施效果就越容易背离政策初衷。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实践,传统的官僚指令式的政策运转方式,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国许多地方的官场行政,不仅手续庞杂,而且程序繁冗,科室层级太多,每经过一个层级,就会经历一次“加码”,其结果都是背离政策初衷更远。很多中央出台的好政策,就在官僚体制的层层“加码”中,偏离了轨道,出现了问题。
僵化呆板的行政体制,也会导致临事推诿、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自从中央推行“八项规定”,强势反腐“打虎拍蝇”以来,一些贪官纷纷落网,百姓拍手称快。但另一种“官场病”,庸官怠政现象却凸显出来。虽然他们没有以权谋私,大把捞钱,却时时处处消极怠政,推卸责任。我们往往能观察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公务员们日常显得事务繁忙,常年加班加点忙得不可开交;另一方面,大量政务推诿停滞,运转拖沓。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官僚科层制度本身弊端导致的。“层层加码”现象是体制性反应,是科层制“帕金森”综合症的典型症状,部门都有部门利益,且都倾向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每一层级向下级的“加码”,本质上都是为给自己留足工作时间和空间,打好“提前量”,通过这种方式以降低自己在政策运行中犯错误的风险,可谓给自己留足了闪转腾挪的余地。然而这种做法的成本很高,它不仅无谓地浪费了行政运行的时间和成本,而且大大加重了基层公务员和人民群众的负担,是政治上不负责任的表现。
“层层加码”终会导致脱离群众
机关“层层加码”现象的凸显,表明各级政府在政务处理过程中,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重偏差。表面上看“层层加码”似乎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程序设置问题,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如果长期放任不管,最终会导致执政当局脱离人民群众,走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去,这是不可忽视的大事情。
首先,它会导致政府行政效率的进一步降低。“层层加码”现象中所添加的“砝码”,并不是出于真正政务运行的需要,而是为了推诿责任或取悦上级所增设的“附加任务”。随着“层层加码”现象在机关成为常态,这类“附加任务”往往会保留甚至固化。长此以往,政务运行过程中的冗余环节势必越来越普遍和繁杂,从而大量占用公共资源,降低行政效率。
其次,它会导致虚假的政绩观和形式主义的泛滥。“层层加码”现象容易给人们带来一个假象,即在政务运行过程中,政府管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越详细越好”。这种政绩观忽略了政务运行的“质”,而仅仅看到了其“量”。如任其引导,会激励政府将触手伸得更远,对更多社会事务管得更宽,统得过死,从而可能扼杀社会自身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政府本身无力应对不断快速发展的社会事务,导致其干预和管理浮于表面,致使体制内形式主义泛滥。
“层层加码”现象本质上是官僚主义的衍生物,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与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背离的。倡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将传统的以“统治”为核心的“驭民之术”,转向以“治理”为核心的现代政治体系。而这一体系的核心,是“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简政放权是清除“官场病”的良药
为政在人,治国必先治官。执政者在吏治问题上能否处置得法,建立一套平稳高效的官员管理制度,直接关系着其命运。对官僚主义痼疾必须下大力气消灭,铲除“层层加码”这一不正常现象得以滋生的土壤。
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政府和官员权责不清,官僚部门利益无法被监管和遏止。我们过去有计划经济和全能型国家的历史包袱,即便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了,政府过度伸入社会的触手,仍没能完全收回。政府对社会事务管得过多,管得过细,管理层级过繁,机关单位叠床架屋,自然给“层层加码”之类的现象提供了生长空间。切实减少政策推行和行政审批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是整治官僚主义的一剂良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在政府改革领域最抢眼的举措,便是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近八百条行政审批事项。2016年6月27日,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提出:“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把政府该放的权放出去,能放给市场的直接放给市场,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而且还要探索包容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
对官僚主义者以“层层加码”所造成的乱象,所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责任推诿等“官场病”,执政当局不可等闲视之,其病症之根本原因不在个人,而在体制,因而解决之道在于切实转变执政理念,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破除行政垄断,进行体制性改革。在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点强调:“各地区编制本地区发展规划,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能搞层层加码。要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防止任务落空,坚决克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是一套、做起来是另一套’的现象。”破除行政垄断重在落实,只有将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人民群众负责,将“统治之术”转变为“治理之道”,“层层加码”这类官场上的不良现象,才不会有滋生的土壤,“官场病”的种种症状才可能得到有效遏制。
公务员申论最新时政分析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