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北京公务员申论写作范文推荐

时间: 焯杰2 申论辅导

  北京公务员申论写作范文(一)

  实际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国家卫计委报送国务院审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就拟统一标准、完善程序、确定范围,并提出社会抚养费“设年实际收入最高三倍上限”的规定。然而,条例尚未出台,各地的社会抚养费征收规则的修改却先行完成。尽管在立法形式上,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的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规定,但多地在已经知悉《条例》修改条文和修改精神的前提下,却纷纷抢先出台高于或有别于《条例》精神的方案,不得不说其背后是利益使然。

  社会抚养费的确是一些政府部门手里的一块“香饽饽”.据一份2012年24个省份公开收社会抚养费一揽表显示,仅江西一省的社会抚养费就有33.86亿元。那么如此之巨的社会抚养费都是流向何处的呢?据媒体爆料,2013年江西某乡镇的社会抚养费支出明细是这样的:该乡镇2013年征收社会抚养费107.10万元,其中10%上缴县计生委,剩下的全部由计生部门支出。

  难道社会抚养费就是如此管理的吗?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私分。而对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则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予以保障。也就是说,社会抚养费与计生经费之间是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然而,规定归规定,具体做起来的时候,规定却成了具文。社会抚养费长期说不清楚闹不明白,饱受舆论和公众诟病,就在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将制度上升为法律,提高其权威性,加大其违法成本,正当其时。从长时段来看,计划生育政策是法治进程的一面镜子,社会抚养费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集中解决“黑户”问题,卫计委提出严禁各地将社会抚养费征缴与“户籍”挂钩是一大进步 ;许多地方取消社会抚养费同职业、收入脱钩也是一大进步。当然,二孩政策后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并未就社会抚养费征收和管理的问题进行彻底改革,可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遗憾可以弥补,因为社会抚养费关系平等公正,关系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让它合理合法,既是法治大势,也是时代和历史大势。

  北京公务员申论写作范文(二)

  实际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国家卫计委报送国务院审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就拟统一标准、完善程序、确定范围,并提出社会抚养费“设年实际收入最高三倍上限”的规定。然而,条例尚未出台,各地的社会抚养费征收规则的修改却先行完成。尽管在立法形式上,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的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规定,但多地在已经知悉《条例》修改条文和修改精神的前提下,却纷纷抢先出台高于或有别于《条例》精神的方案,不得不说其背后是利益使然。

  社会抚养费的确是一些政府部门手里的一块“香饽饽”.据一份2012年24个省份公开收社会抚养费一揽表显示,仅江西一省的社会抚养费就有33.86亿元。那么如此之巨的社会抚养费都是流向何处的呢?据媒体爆料,2013年江西某乡镇的社会抚养费支出明细是这样的:该乡镇2013年征收社会抚养费107.10万元,其中10%上缴县计生委,剩下的全部由计生部门支出。

  难道社会抚养费就是如此管理的吗?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私分。而对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则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予以保障。也就是说,社会抚养费与计生经费之间是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然而,规定归规定,具体做起来的时候,规定却成了具文。社会抚养费长期说不清楚闹不明白,饱受舆论和公众诟病,就在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将制度上升为法律,提高其权威性,加大其违法成本,正当其时。从长时段来看,计划生育政策是法治进程的一面镜子,社会抚养费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集中解决“黑户”问题,卫计委提出严禁各地将社会抚养费征缴与“户籍”挂钩是一大进步 ;许多地方取消社会抚养费同职业、收入脱钩也是一大进步。当然,二孩政策后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并未就社会抚养费征收和管理的问题进行彻底改革,可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遗憾可以弥补,因为社会抚养费关系平等公正,关系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让它合理合法,既是法治大势,也是时代和历史大势。

  北京公务员申论写作范文(三)

  让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是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2016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国政府网开设了“政务公开在行动2016” 专题,8月22日正式上线。专题动态更新,及时发布政务公开的新部署、新要求,交流政务公开的新经验、新做法,赢得了公众广泛关注。

  政务公开在行动,多个版块尽其责:在“读政策”里可一览中央大政方针,在“看举措”里可领略各地各部门的政务公开情况,在“跟进展”里则能了解政务公开的后续进展……

  看举措,学经验。我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不少时候“石”就在眼前,关键是如何发现和借鉴。比如财政部“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指导地方财政部门做好信息公开工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不仅可让公众明明白白,更能打造成彰显公平正义的公共财政。

  公众关心什么,我们就公开什么。环保部近年来推动重点领域环境信息公开力度,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建设项目环评、污染物排放、环境执法监管、突发环境事件、核安全监管等最受公众关心的信息,日益变得透明。这些信息事关公共利益,也关乎每个人的健康。故此,早公开、及时公开、详细公开,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可通过公众监督促使环保领域进步,从而更快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的生存环境。

  中央部门弛而不息地推进政务公开,各地政府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紧锣密鼓地行动着。以北京为例,建立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标准体系,促进政务公开有章可循有序深化。在信息公开方面,除了规定了主要形式,还提出了时限要求。再以江苏为例,紧紧扭住“提升年报亲民度、增强群众获得感”这条主线,深耕年报内容,创新展现形式,注重传播效果。公开不能走形式,也不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公众要求而搪塞。无论提升年报亲民度,还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其落点都是让政务公开名副其实,更有实效。

  在政务公开上颇有建树,且已形成制度创新,绝不限于上述几家。从目前所公开的情况下,各部委、各级政府已被政府公开当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来做,全力以赴,力求更好。有些地方建立了动态化机制,还配置了问责机制,该公开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相关官员将被问责。这为政务公开纳入制度轨道提供了保障,为政务公开呈现良效托了底。

  为好举措点赞,为机制良性运行称道。也不必忽略尚需改进之处,比如一些地方存在选择性公开、延宕性公开、断尾式公开。成绩须直面,不足须重视,才能更好地推动政务公开走上坦途。

  “‘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今年2月,国务院如此强调。公开倒逼公正,公开提升公信。政务公开,弛而不息,在探索中完善,在互动中精进。明乎此,便知政务公开、回应舆情回应绝非小事,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标注着如何构建透明政府、现代政府的文明刻度。

  “权在用、人在看”.权力运行愈加自信和阳光,“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已是当前政务公开的新气象。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将加强督查问责,着力提高实效。有制度激励,有监管配套,“权在用、人在看”就能带给公众更多获得感,也能不断提升政府形象和美誉度。

北京公务员申论写作范文推荐相关

7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