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务员申论考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误区
2017公务员申论考点
但近来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能关起门来当官,把政府角色从治理者变成服务者,要服务好民众,就必然要从心理深处理解民众,从做法上体现出来。这种思路近期不会改变,所以,申论材料仍然会人文色彩浓厚。根据近来政府推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人文关心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甚至将这些理念的几个进行糅合,都是以后材料命题出题的方向。如,如何在绿色的理念上进行协调发展,对于由此产生的个体或企业的发展困惑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材料出题的空间。
再次看题型
对于最基础的归纳概括题而言,最大可能的变化是归纳的深度和抽象度,尽管归纳概括题最常见,但不同的材料、要点的来源和分散度以及不同的问法,答题的难度明显不同,从案例总结出来的和从表述中摘出来的,难度明显不同。
特别是要点加工总结部分,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验。还有就是会更加重视问题的提出,能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概念能力,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这体现在一题多问上。还有,就是和对策题的融合,有问题了,提出对策。注意这里的对策要有明确指向,和材料内容深刻匹配。
综合分析题的出题变化也是整体性的。综合分析往往与材料主旨存在密切的关联,结合材料主旨来分析综合分析题,是明确的作答思路,也是命题人的命题思路。随着材料的人文化,综合分析寓意更加广阔,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会进一步提升,在问法上变化的空间不大。
提出对策题相对简单,存在融入其他题型的趋势,但总体还是一个独立题型。变化在于对策的来源更多会从案例的总结中来,会更加琐碎,需要好好加工,会存在一些依托实际经验的框架型组织方法,如会议流程、项目生命周期、主旨句会更加需要动用思维中的综和能力。
贯彻执行是近年来的重点,并且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问世。如编者按、解说词、导言等等,相信,每年都会有把工作中遇到的文种拿出来,作为新的题型考核大家。另一方面,老的题型会逐步提升作答难度,要点会更加模糊,需要带入关键词、主旨进行仔细界定。
最后看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从问法上变化的空间已经不大,主要还是在写作的中心思想和材料的具体内容。文章是最能考核出人的综合素质的,因此,文章的变化应该是内容和题意的把握,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对材料中话题的深刻把握,这与材料的主旨密切相关。
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注意三点
一、考前注重知识的积累
因为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时间紧,任务重,考生必须事先做好训练工作。申论中的选材往往都是涉及社会文化民生、政治经济生活、法律法规国家新政等方面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抑或是发生在国内外影响社会轰动的一些大事件。这些材料能反映出某一典型性的主题,需要我们加以分析。那如果我们对这些材料很陌生,有可能答题就会偏离材料本身的主题或者命题者本身的命题意图。所以我们要在平时培养我们的时政敏感度,全面了解当前发生的热点,了解热点事件背后的成因和本质,同时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一些政策以应对之。做到这些只需平时的积累,我们可以通过新闻联播,网页浏览新闻,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各种传播手段如微博、微信去浏览当前的热点。看了以后要思考要反思,并关注一下评论,听听群众的呼声,对于某一问题,某一现象大众持什么样的观点。这样你在做题时,就会把握住一个正确的方向,在平时的积累中得到训练。
二、考前加强训练
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训练,各个方面应该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还是不能松懈,但也不能太紧张,要把平时当考试,把考试当平时。考试之前选取一套模拟题进行冲刺训练,做真题的意义能让我们了解考查内容解题思路,做模拟题能让考生了解当前的一些最新热点问题,还能及时掌握命题节奏,命题趋势,这有助于在正式考试中更好地发挥。
三、提高申论写作能力
申论的文章写作题要求考生不仅要对一般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非常了解,还要掌握相关的应用文写作和公文写作的要求。
写作的话主要还是要在你熟读材料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文章主旨也就是材料反应出来的主题。所以在理解材料思想观点上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一但内容理解错误,整篇文章的写作就会跑题。所以我们还是要注重观点的提炼,同时多加注重议论文这种问题的写法,不能写着写着就成了散文和记叙文。同时还要避免照搬照抄原材料。要学会运用论据论证观点来分析和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善于整合文章中人物的观点,并提炼出中心观点作为分论点。同时做到思想深刻,有一定的高度,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说一堆大白话,善于用政治语言武装全文,同时还要注意文笔工整。
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五大误区
一、申论大纲≠申论题目
市面上讲解申论题目的内容多如牛毛,大多数考生只从做题开始申论复习,但少有人一针见血地说明白:申论到底考什么?申论考试的意义何在?
借鉴申论大纲,关于申论是什么,是这样表述的:“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大部分考生看了也不懂其意,所以只能申论题目上了解,模糊类比自己接触的考试中比较接近的可能是语文,只是申论将材料换成了时政主题而已。这种简单地从申论题目入手、个人经验中类比找申论复习的方法和方向,是极其危险的,不得要领,意味着一开始的方向错误,后面再努力复习,也是徒劳。
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申论实际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入职考试,即考生是在公职人员的立场,通过材料给定的社会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建议的能力的测验。这里突出2个要点:1、立场。是在公务员的立场上解决问题,不是记者、不是老百姓,立场决定方向,同一个问题不同立场上的说辞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很多考试从公考申论复习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忽略的重要认知,导致整个申论答题方向错误,自然得分极低。2、一定是在给定的材料设定的情景中答题。偏离给定材料核心,也是一部分考生常见的问题,自认时政尽在掌握,看到相似的热点描述,就如脱缰的野马般,全然不顾材料本身的描述,自顾自答题,最后只能是低分,事倍功半。
二、多买几本书多做题≠高效全面的申论复习
很多考生会有补偿心理,开始复习前就会买来各种参考书籍,等到复习的时候猛然发现,大部分书籍内容相似、题目都会,就自我认知自己能力不错了。这样的唯一后果,就是形成僵化思维,做题模式化、机械化,抹杀了真正应对不同主题的创新解题思维,难以拿到高分。
三、关注时政≠申论复习
各种关于申论复习的文章、辅导中,都会提到半月谈、人民日报社论等一些报刊杂志,对于申论复习的重要性,这里要特别指出,关注这些时政素材,绝不是申论复习及答题方法提升的主要方法,实际上只关注时政,还会事倍功半,走错方向。
比如,《半月谈》上面的文章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具备一定的水平,虽然都是关注的我国的热点问题,但是记者或评论员所属身份和所处角度立场不同,使得他们在写作时笔锋更锐利,并且更多的内容站在一个监督者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挖掘社会问题。这实际上是与申论考场上考生所处的角度有很大偏差的,前面分析过,公考申论考试的立场问题,因为在申论考试中,考生以准公务员的身份答题,更应该关注的是在政府职员的立场上,如何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方法,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而非犹如记者身份一味地挖掘、分析问题。因此,《半月谈》等相关杂志、报刊可以作为开阔眼界的热点素材积累,在利用时也要时刻注意转换身份后的说辞,切不可以此为申论复习的主要依据,还应回归教材和申论考试核心。
四、试题答案≠满分答案
大多数考生在申论复习做题过程中,对于题目答案的盲目相信,会导致自我分析能力、完善观点能力的退化甚至丧失,背离了通过做题提升申论答题能力的初衷。
要知道,真正的申论考试中,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阅卷组只会就题目给出几个得分点,踩点得分,多于几个得分点给满分。所以,申论答题角度和思维最重要。而大多数的申论真题答案、习题答案,只提供一个答案,这个答案还不一定能够得上满分答案,可能只是一个6分的答案(满分为10分举例)。如果考生只参照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判断自己的答题内容是否符合要求,那么试想,你会将你的答题能力限制在一个6分答案中,如何能够提分?提高思维能力?
所以,在申论复习的练习过程中,要自己学会拆分得分点,综合给定的答案和自己的答题,寻找和完善被忽略的答题思维和角度,本着尽己所能完善答题内容而非是否契合答案的目标,来练习申论真题、习题,才能真正意义上锻炼和提高申论答题技巧和经验积累。
五、申论论述题≠语文作文
申论考试最后一道论述题,是非常需要技巧的,闭门造车肯定拿不了高分。申论的训练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孤芳自赏,很多考生在申论复习一个阶段之后,尤其是学了一段时间的申论写作后,觉得自己写得非常好了,连标准答案都显然不如自己的文章了,然后还加大练习量,从最开始一天一篇文章变成一天三篇,如行云流水一般。
结果一参加考试,分数惨不忍睹。为什么?申论论述题是有严格的行文标准的,但不是死板的,它对观点、措辞、分析方法和你自己对社会事件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素材积累来逐步丰富的,不像语文作文一个题材一个模板,就自信十足了。在练习完成之后,用2倍于答题的时间去对比答案的角度和思考层次,综合起来并且学会扩展思路、丰富答题的角度和观点类型,才能更好地提升申论答题方法和思维能力。
看过“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