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国考申论难易分析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国考申论难易分析

  与2016年地市级让考生撰写“简报”、“归纳流程和要求”,“概括争议原因和理由”相比,17年国考申论的难度仍存在问法上的创新,如让考生概括功能,撰写报道,特点、可行性分析,这些问法上的创新存在一定的迷惑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结构上的清晰让学生的逻辑分、结构分更容易得到,作答思路更容易形成。

  如第三题中,让大家“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域”为题撰写一篇报道,考生在形成作答思路简单的就可以将“水清”“水活”“水美”作为三个部分依次展开,当然这同样需要在文中进行验证,但无论如何,给定的思路仍比较清晰;第四题的领导参考的提纲,更是给定了“特点”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整理;而作文给定的“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可以按照题干点睛法的方式,将“向水学习”作为立意,而“提升智慧”“陶冶情操”作为关键词作为分论点。这种拆分的方法和16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行的滋养”中,和14年“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急不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模仿前者是考官相对比较容易的出题方式。

  三、写作深度难,文章成文易

  文章最后运用比喻的方式,将话题引向深刻,甚至有的考生感觉全文“城市水系”的主题与“向水学习”的立意之间难以建立联系,从而只选择了“城市水系”进行成文,这显然脱离了题干。

  事实上如果我们关注文章的最后一则材料,“柔则能克刚,静则能映物,动则能变化”的表述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品质,而题干中“提升智慧”,“陶冶情操”的分论点与全文“水的功能”,“水的特点”,以及材料3中“水清、水活、水美”的目标,材料4中如何构建生态水系规划的保障措施中提到的“协作精神”“科学决策”“形成合力”都可以是我们分论点展开的逻辑要点。当然,我们在展开论证的过程中,要努力将这些要点升华成社会层面、人文层面,而不是“就城市水系谈城市水系”的微观表述。这样必然会影响文章的高度。

  申论综合分析题考场抢分思路

  公务员考试过程中,侧重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综合分析题型一直是广大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难点所在。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综合分析题分数差距大的根本原因在于考生的答案呈现观点不明确,分析不深入,逻辑不清晰!而这三个层面又恰恰是综合分析作答思路的内在体现:是什么——观点要明确;为什么——分析要深刻,怎么办——提出对策,确保逻辑完整。因此,专家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突破,为广大考生提升综合分析能力提供借鉴参考!

  第一,观点一定要明确。考试大纲中对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中有“对给定资料……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意味着观点一定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这其中的含义有层:一是观点要直接体现在答案的首段甚至首句;二是观点是“合理的”——要是符合材料要求,符合社会基本主流思想的,也即要保证正确。如何实现?观点的得来不是自己简单的发挥,而是要通过对材料中“高频词汇、高档词汇”的梳理推导出来。而在答案呈现形式上,观点明确意味着或者针对词、句进行概念解释,下定义;或者针对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点明本质、内涵。

  第二,分析务必要深刻。考试大纲中能力要求中谈到“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其中的“归纳”是指现对材料的部分内容进行提炼,然后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其中的“分析……多角度”则是考官重点考察所在,意味着至少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深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度挖掘作答对象表象背后的原因,影响,背景等;广度——与作答对象相关的要素信息:多样的问题表现;多主体、多范畴的原因分析。除了把握以上几点,分析层面还需要综合考虑题目信息确定是否要全面客观还是体现辩证有重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分析深刻又符合题目要求。

  第三,逻辑千万要完整。综合分析答题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解决问题其实侧重的是解决问题能力,而考试大纲中对综合分析的能力界定中并没有关于此的表述。研究专家在此提醒广大考生,此处的“解决问题”部分是为了确保答题逻辑完整而存在的,虽然不是重点但必须存在!而对策的提出可以从宏观角度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可以从微观角度谈如何具体解决问题。
看过“2017国考申论难易分析”

8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