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一
素朴之美 莫之能争
《庄子·天道》有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确,沁人心脾的美往往是朴素的。怀有淳厚素朴的赤子之心,方能体悟朴素的可爱、恒久、有力。
素色是基础色彩,同时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和。比如,日光是自然之光,从中又可析出七彩之色。古人说“绘事后素”“画缋之事后于素功”,表明绘画若离开“素”的对比、调和,则难成其美,犹如人缺乏自然的素美之质,即便辅以绚烂的修饰,也只会显得失真、浮夸。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好的人生终须从繁华回归平淡,留下一份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淳朴。
朴素者可爱又可敬。回溯历史,在抗美援朝的疆场,志愿军战士努力克服恶劣的环境,以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品格展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感情。诚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由衷赞叹的:“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的闪亮标签,那种内在的朴素作风绵延至今,依然绽放在人民军队的官兵之中。朴素者最可亲,其赢得的爱也必将历久弥新。
朴素的感情往往最恒久。“君子之交淡若水”,醇厚的情谊不尚虚华,贵在朴素。钱锺书就曾如此评价一个“素”字:“在我一知半解的几国语言里,没有比中国古语所谓‘素交’更能表出友谊的骨髓。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朴的交情的本体,形容尽致……”在精神上清透素淡,友谊才能经得起长久考验。正因此,党内同志之间也贵在志向相同、精神相通。同心同德、清清爽爽、坦坦荡荡,就能结成牢靠的命运共同体,持续不断地为我们的理想和事业凝心聚力。
朴素中蕴藏着看不见的力量。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凭借“小米加步枪”战胜装备精良的反动派,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今天,从强调“两个务必”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出台八项规定到持续深入反“四风”,中央以上率下、久久为功,毫不手软抓作风从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老百姓由衷称赞“共产党的干部又回来了”。观察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各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朴素作风的执着与推崇,可谓一以贯之、独树一帜。这也充分说明,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对朴素的认识与坚守都不能淡漠。
朴素中有真情,朴实中见立场。我们党自创立之始,就一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共命运。这份朴素、坚实的血肉情谊,一直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告诫全党同志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朴素作风、永怀朴实情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每一位党员干部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激发新的动能,书写新的荣光。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二
冒险·创新
在这个“创新制胜”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社会风险性因素日趋增多,我们处在风险时代,导致创新往往和风险相伴。但是盲目的冒险又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因此,我们既要敢于冒险,又不能盲目冒险,方能实现“创新制胜”。
创新离不开冒险精神。渐进思想是创新最大的敌人,拥有冒险精神才能实现创新。怯于风险者将是冒险视为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但是创新者并非如此,他们破旧图新,将风险视为一种机遇加以利用,在冒险中实现创新。如家政服务公司的老板老王,他就是一个创新者,不是固守传统家政市场,而是择冒险突破,创新了出厨师上门的服务模式,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可见,故步自封很难取得突破,只有敢于冒险才能创新。现在“创新制胜”的趋势愈加明显,对于我国而言,要想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必然在于创新,因此,必须鼓励和弘扬冒险精神,在一次次冒险中实现创新突破。
创新绝不是盲目的冒险。创新与风险相伴而生,应当承认只要进行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但是盲目的冒险只会加大创新的成本,并非是真正的创新。如在《创新驱动中国》一书中提到的一些中国创新企业,他们以“创新”名义盲目追求“速度”,忽视了“体验”“口碑”等用来真正衡量品质的指标。这种将盲目冒险视为创新的行为注定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制胜,只能“伪创新”的困境中挣扎。而那些善于创新者,他们总是综合考量社会状况、市场需求、个人能力等因素,合理地推断风险,从而将创新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真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正在提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因此在这个呼唤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勇于冒险、敢于突破,同时也要注意前行中的风险,理性判断,从走向真正的创新道路。
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三
重塑医患和谐的“医疗大同”
《礼记》中描绘过这样一个大同社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其实,这何尝不是对医疗卫生领域理想的描摹?医者常怀父母心,患者能信任医生,方有“医疗大同”。
但在现实中,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往往造成激烈的矛盾。不久前,山西一位女医生遭患者家属持刀袭击,原因竟是行凶者认为,医生未按照百度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信任破裂的副作用很大。有调查显示,广东省七成以上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而全国儿科医生20万缺口,正是因为儿科工作“累、穷、险”。医生越来越少、排队时间越来越长、家属脾气越来越大、医生压力越来越大、辞职人数越来越多,医患关系就此陷入恶性循环。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共建共享要求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同样,医患关系的重塑需要供给方担负起责任,也对需求方的主动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在医学界广为流传,“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不是万能的,医生是充满“遗憾”的职业,医疗越来越发达,但未知仍不少。遗憾的是,这没能上升为共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治愈疾病是理所应当的,治不好就一定是事故。因此,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第一步,就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普及医疗卫生常识。同时,法制教育也不能缺位。不少患者把“医闹”视作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无知无畏,却不知“医闹”中的极端情形已经入刑了。
矛刺盾挡,方成矛盾。医患关系有些走样,一些医生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医生的职责当然是尽量治愈,但也需要对患者提供帮助、给予安慰。不知何时起,“流水线”门诊多了,帮助、安慰少了。人文关怀是医术之外的医道。只有不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生的共情心,能看“病”更能医“人”,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才能赢得患者的理解。
医患矛盾的冰释,也需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力推进。医生回归治病救人的本位,离不开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医生知识劳动价值提高了、阳光收入增加了、医生的腰杆会更直。与此同时,降低药品与耗材价格、优化医保支付制度、推进有效成本管理,才能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医改,创造出一个患者满意、医生舒心的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才有制度性的保障。
而要减少门诊前的纠纷,更不能少了“法治门诊”。医疗虽然是一种个体差异巨大的领域,但通过立法相对清晰地界定各方权利与义务,以制度性、强制性和保障性的法律保护各方利益不受侵害,无疑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疗卫生秩序。对医患关系进行引导和梳理,需要建立一套结构完备、指向明确、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卫生法体系,帮助医生和患者排除影响合作的因素,共同为治疗扫清体制机制性障碍。
看过“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