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范文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范文一

  “文化惠民”的主体要素是“文化”,关键环节是“惠”,基础和目标是“民”。公共文化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强调以社会全体公众为服务对象,目的是人人参与、享受和创造文化。在我国,受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长期被政府主导、包揽,导致公共文化的公共性未被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等社会主体正确认知并形成社会共识,整个社会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质仍认识不够。因此,我国的文化建设还需不断提高文化的惠民意识和自觉意识。

  文化惠民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文化惠民,就是要以“新”“美”“特”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为广大群众带来健康、丰富、优美、务实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文化工程、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这样才能引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关注、积极参与和踊跃创造。江苏张家港力推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以“小网格”撬起文化惠民“大体系”,群众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浙江海宁创新“文化交流、城乡互动”的群众文化发展模式,使广大群众变身文化建设的主角,城乡群众文化得以激活。这些都是在以文化的魅力真正把群众动员起来、吸引过来,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受到文化的润泽和感染,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变被动为主动去接受文化、创造文化。

  文化自觉是创新文化惠民的关键元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只有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社会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才会激发社会力量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文化志愿服务团队6700多支,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突破百万。这些文化志愿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结合自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基础、特点和优势,不仅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也促进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和民间互助相衔接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真正落实着以文惠民的发展目标。

  费孝通先生曾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在当下转型期的中国,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现代公民已不仅是公共选举的平等“投票者”,也不仅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而是变成了改善民生的直接参与者与积极活动者。文化惠民,就要还文于民,还文于社会,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提供、管理,并最终以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创造文化发展的新高度。

  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范文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呼唤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也在于实施。目前,我国政府还存在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现象。而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对这股潮流的积极回应。目前,某些地方政府还存在一定的“人治”思想和做法。由于权力过度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某些政府部门变成领导的私人衙门,什么都是领导说了算,当领导违法做出错误的决策时,便会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而依法行政意味着干部在法定权限内行使权力,按照法定程序做出决策,能够有效避免决策失误,充分发扬民主。为此,要想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做出相应转变。从增长动力看,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转变;从政府角色看,由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注重培育、优化经济环境转变。“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激发经济增长动力和活力,适应经济新常态。

  坚持依法行政是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内在要求。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保护伞。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下,我国在基础设施及城镇化建设中,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昆明市晋宁县因征地纠纷,导致8死18伤;H市则高举依法行政的旗帜,走上征地拆迁的“康庄大道”。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离不开依法行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适应经济新常态,保障人民幸福安康,而实现这些目标,则需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在中国梦的感召下,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下,相信随着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我国一定能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范文三

  支持农民工返乡 呵护农民工创业梦

  一段时间以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成为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地方还借机举办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辩证看待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问题,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客观差距,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乡土,进城务工就业,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资源的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问题。同时,劳动力资源长期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和农村生产力要素水平下降,不利于城乡之间统筹协调发展,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不可否认的是,鼓励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也有着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大城市缓解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带来的“城市病”,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加速城镇化进程;而且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就业,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创业创新之中,有利于催生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激发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进城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就,也是挑战。经过几年城市的打拼,农民工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和资本,点燃了创业的梦想。但创业成功还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市场和商机。在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道路、用水、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欠缺,造成农民产品销售渠道限制、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使得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投资成本上升,影响了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如何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他们创造更加有利的创业环境,盘活农民工创业这一活水源泉,尤为重要。

  当下,要让农民工创成业、不失业,需要政府和部门真正为返乡创业农民提供多种周到、便捷的服务,从各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做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协调,为创业者打通绿色通道。从近期看,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网络通讯、道路交通设施,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条件。从长远看,更要做好公共服务,为创业农民工提供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创业用地政策等创业政策支持,并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技能培训,多措并举降低他们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农民工群体,某种程度上是创业大军中的一个孩童,也许跌跌撞撞,但有无限潜力。浇水施肥,给予扶持,定会茁壮成长。尤其是,当前语境下的农民工,早已不再是只懂苦力的旧群体,他们的知识结构、组成部分正在发生质的飞越,我们相信,政策到位的时刻,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一定会培育出别样的梦想之花。
看过“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范文”

8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