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一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了巨大辉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思想与实践共勤的结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和政府加强干部勤政建设的要求,为促进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治理庸政懒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部分官员庸政懒政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部分官员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追求安逸,懒官当道、庸官盛行、思想麻痹,缺乏责任心、同情心,服务态度差。“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比比皆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普遍存在,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推动干部队伍勤政建设势在必行。
以勤政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治理“庸、懒、散”。目前我国治理庸政懒政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问责机制不健全,问责流于形式,同时治理庸政懒政基本上采取上级监督下级的方式,缺乏公众监督,无法取信于民,无法真正取得实效。因此,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形成竞争择优的管理机制,特别是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增强干部勤政的动力;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度,增加压力,倒逼干部积极进取、勤于工作,治理“隐性失职”行为;明确细化考评方式,增强干部勤政的活力;同时,完善公开制度,给予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任命、升迁乃至考核、评价的实质性监督权利,畅通监督诉求渠道,增强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
“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实现同志“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的殷切期盼。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二
政善治 事善能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向善治大国迈进
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需求千差万别,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政善治,事善能。”善治的难度与善能的要求下,必须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以此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向善治大国迈进。
社会治理是中国梦的有机构成部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着力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着力推进。人心稳,百业兴。社会不稳,一切都是空想,实现中国梦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社会领域,社会治理创新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关涉到广大人民群众最为感同身受的个人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广大人民群众感知和检验中国梦实现程度的风向标。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群众生活保障好,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多方参与,努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社会是由方方面面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综合性、系统性是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治理既是对全社会的治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在社会治理上,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两个积极性。要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坚持依法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从目前来看,在制度和法律的执行上、在领导干部和公民尊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上都还存在问题,影响着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推进依法治理,不仅要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也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坚持“一碗水端平”,公正对待群众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社会治理一项重大课题和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会治理的推进,社会活力的释放,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既要打破观念的桎梏,又要摆脱利益的羁绊。当年,思想的解放,曾打开经济增长的闸门;今天,同样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和发现社会,强化社会治理,打开社会发展活力的闸门,唯此社会管理才能走向社会治理,社会建设才能达成社会善治。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三
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为长远稳定发展“垫底”
公共产品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公共产品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是指那些用来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包含教育、文化、医疗、自来水、供电、邮政、市政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然而,我国当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而,使公共产品供给更加有效率,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优化发展硬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人居环境,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但是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不高、环境容量有限的国情日益显现,饮水不安全、雾霾频现、土壤污染等问题严峻,人民群众对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呼声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既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又打造了坚实的发展环境。
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保障与改善民生。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医疗、教育、交通、公共安全等涉及民生幸福的公共产品,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因此,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公共投入顺序以民生问题为优先,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偏远山村等公共产品供给较为薄弱的地区。
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杭州市图书馆馆长楮树青的一句——“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引发社会热议,这句朴素的话语体现出图书馆作为一种提供公交产品,他所提供的服务不能等级化,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读者。山东乳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投入巨额资金夯实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实行城乡教师交流,提高农校教育待遇,为农村留住老师。不论是文化体育,还是医疗卫生,均要突出公共产品的公平性和均衡性,促进公平。
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这既是群众急需,更是政府应尽责任。但是政府介入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不等于政府提供所有的公共产品,更不等于政府完全取代公共产品的市场。要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的投入格局,为中国长期稳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看过“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