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作为现代化的标志为所有人所推崇。但是,发展并不等于快,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记得7.23动车事故之后,一位媒体人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唤:“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是的,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慢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了更健康的发展。
在昆德拉的祖国首都布拉格,人们总是愿意抽出时间去欣赏音乐,去阅读书籍,去品味人生,去感知世界。这些人们已经慢慢的变得从容不迫,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慢”不是消极,不是落后。而是为了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恰如其分的与这个社会相适应,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欣赏沿途的风景。
健康心态的树立仅凭个人是难以做到的。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机会平等。为慢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政府出台了完善保障制度、加大民生投入、落实国民旅游的纲要等一系列惠民措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不会整天将房价、金钱挂在嘴边,而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自我心态、能力的提升上。
苏格拉底教育我们:没有经过检讨和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经历的。我们的社会在物质层面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好。在这样美好的时代里,我们不用焦虑,不用紧张。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时教导我们“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们要谨遵的教导,不急不躁,脚踏实地,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从容的心态去追求我们的理想。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二
药品网售停不了 规范管理宜提速
在前两期的采访报道中记者发现,虽然第三方平台网上售药试点工作已经结束,但是网络售药仍旧处于“药不能停”的状态,除了第三方平台网上药店采用货到付款方式规避现有规定,处方药也在网上进行公然售卖,这些问题都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8月25日《福建日报》)
网售药品本身是柄双刃剑,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互联网打破信息的壁垒,让消费者更容易买到想要的药品,特别是短缺的药品;同时,网上价格竞争的透明,有效降低了药价,让消费者可以买到价格更便宜的药品。不利的一面则是网售药品,可能出现假药、滥售处方药等行为,影响到药品质量安全。药品因其商品的 特殊性,与消费者生命健康攸关,网售药品的弊端显得更突出。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在实体的经营中有着相当严格的监管,包括药品销售机构资质、从业人员资质、药品质量安全等等,有一套成熟的机制。“网售药品”的困 局在于实体的监管未能内嵌进互联网平台,形成药品安全保障的真空。“网售药品”乱象某种程度类似于网约车,监管、平台、药店三者之间,规则与责任的模糊。显然,“网售药品”真正的尴尬其实是有效的监管滞后于线上市场的发展步伐。
药品网售停不了,源于网络销售的惯性与消费依赖,不是简单叫停乃至禁止的命题。与其禁而不止,还不如因势利导,加速完善监管规范。首先需要通过立法,确立药品满足互联条件下安全流通的规则。如建立统一的网上药品零售平台,严格网售药品资质准入,严格信息平台管理责任与违法责任,健全药品流通监管码制度 等,扎牢药品网络流通安全的篱笆。
其次,相信并重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网售药品”消费安全的信任,也是倒逼市场规范的内在动力之一,只有能够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才可能保证 药店经营的长久利益。事实上,随着“网售药品”试点的深入,一些药品零售企业正在推动销售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下单在线上完成,交货则是以实体药店为主体展开,而不是第三方的大物流,即“信息+药品封闭配送”。“网售药品”能够趋利避害,也应“管放结合”,允许市场主体自我探索创新,加强引导扶持,促进行业 的自我规范。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三
激活实体经济这池春水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推出八大方面30项降成本的组合型举措,受到企业家的普遍欢迎。有企业家感慨,“这是给冬泳的中国实体经济,除了水草,卸了沙袋。”
这几年,实体经济的日子不好过。从市场层面看,诸多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引发价格跳水,在珠三角,一些工厂还存在这种情形:接订单只是为了维持工厂运转;从发展预期看,做实业的企业主信心不足,有些人开始逃离,某老板关闭工厂买4套房,还感慨没买更多……
降低实体经济的企业成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行效率、盈利能力,更关系到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关注程度,需要企业和政府手拉手发力。事实上,许多企业也一直在努力通过创新升级来摆脱困境,无论是精益管理,还是机器换人,可以说是一分钱掰成八瓣花,能抠的、该省的、可降的,都做了。 不过,仅靠微观主体的努力,降成本的空间有限,以创新来摊薄成本的时间较长,还不足以应对当下的被动局面。正因此,国务院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打出的组合拳,无异于雪中送炭。
事实上,在降成本的两翼中,政府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企业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只能由“看得见的手”来调整。例如,修改政策法律才能调整的“五险一 金”缴存比例等“法定成本”,靠制度改革才能降低的审批、认证等“制度成本”,以及靠严惩贪腐才能肃清的“吃拿卡要”等“隐性成本”,这些都是企业说了不 算、想降难降的“支出项”。
降成本意味着利益再分配,落到执行层面,可谓难上加难。比如,大幅压减各类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动的就是某些行政机构和“红顶中介”的奶酪;再 如降低电力成本,不仅是电力企业与用电企业的利益博弈,还涉及用电企业在“抢吃螃蟹”时如何重分蛋糕。没点“勇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是不行的。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是当务之急,但涉及面广、战线很长,必须找准突破口,下好先手棋。和各种显性成本相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尤为重要。它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关涉企业负担也左右经济效率。更多情况下,制度交易高成本对企业运行效率的影响,可能比负担还要严重,伤害还要大。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不下来,中国经 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可能会变成一句空话。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就表示过,不要给钱,我们也不要扶持政策,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平、透明、平等的环境。给了这个环境,我们会做得更好,比给钱更好。从这个角度看,降成本的关键,是让“看得见的手”习惯换手、缩手、放手,该放的落到位,该管的严起来,从而释放市场活力。
降成本,是一场逆势而上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忘记初心,即以深化改革的力度来成全企业得实惠的强度。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这次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央为实体经济减负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一些地方也有许多探索,关键是在具体执行中不出方向性的偏差。政策从中央到基层,也有个“传达成本”。 若是大而化之,层层递减,就会沦为“政策白条”,让企业空欢喜;若是过度解读,逐级加码,又成了“干预市场”;万一打着改革旗号搞利益捆绑,演变成给个别 企业、个别行业“吃偏饭”,那更是偏离了初衷。如此重要的任务,不妨也建立督查制度,尝试评估反馈,降到位的奖,降不到位的罚。
无论到了哪个阶段,实体经济都是竞争之本、发展之基。如何把社会资本请回来,把信心找回来,主要看降成本的成效。当改革的步子实起来、快起来,不仅能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利润空间,也可以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的孕育赢得主动,让实体经济这一池春水更快活泛起来。
看过“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