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江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江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一)

  如此严阵以待,也是因为“炒信”正在走向职业化、专业化,而不再是简单的找亲戚朋友刷单。不仅内部分工明确,还有独立的行规、准则,“炒信”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也许有人还记得,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众多网络刷单的黑幕,多个电商平台成为刷单重灾区。由于生意火爆,不少刷单群换了个“马甲”,照样“风生水起”。这不仅误导消费者,也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对行业的整体信誉损害极大。

  “炒信”的兴起,与电商行业自身特点有关。互联网时代的平台信用,本身有巨大的价值。但“炒信”得以延续并发展到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还是因为治理不够坚决有力,助长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据报道,某电商平台曾打掉过数千人的刷单团队,但因为相关法规的缺失,除了行政处罚和网络平台的自律措施,很难追究刷单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其他法律责任。有刷单者表示:“查到了不会死,不刷只能等死”。部分商家对同行“开外挂”也很无奈,映衬出当前治理遭遇的尴尬。

  遏制“炒信”行为,首先要加大处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防止它变成一种难以剔除的商业潜规则。此次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组织行动联盟,建立“黑名单”制度,把违规信息发布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对“炒信”主体进行查封或删除社交媒体账号,辞退并通报建议同业机构不予录用,这些联合惩戒的措施具体可行,无疑将对“炒信”者形成威慑力。

  信用价值该怎么开发,不光是技术问题,也是需要主管部门、电商平台、商家共同回答的战略问题。信用不只是商家的招牌、商业的润滑剂,更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商业信用能带来巨大经济价值的时代,商业信用值得“被很好地理解和管理”,将其工具化绝对是一种严重的短视行为。一个企业的信用越高,可以提供的产品、服务范围就越大,这在跨界竞争中是一个莫大的优势。而使用欺诈手段炒作得来的“虚假信用”,一旦暴露,只会失去人心,毁掉口碑,甚至危及整个商业信用体系。拿出刮骨疗伤的魄力,治理这个痼疾,才是正途。

  守护信用文化,也是尊重一个社会基本的人际规则和价值观。从这个层面讲,打击“炒信”行为,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要维护的,不只是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只是行业生态,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

  江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二)

  在信访之初就把责任压实

  把信访责任压实在群众信访之初,并把压力传导到那些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才能不断改进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真正让群众满意

  党政机关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信访工作负总责,信访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参考,对信访工作失职失责的问责“既要对事,也要对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首次对信访工作各责任主体的责任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厘清了许多实践中理解不一、难以界定或把握不准的问题。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提出意见,也寄托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望。然而,毋庸讳言,信访不顺畅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确有一些进京上访、赴省会城市越级上访和长年反复上访的群众,起初还向当地的基层信访部门反映过问题、提出过诉求,可要么吃了“闭门羹”,要么遭遇“踢皮球”,导致大量矛盾没能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被化解,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

  把信访责任压实在群众信访之初,是此次《办法》要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毕竟,许多现实矛盾,最终还要回到基层来解决。基层部门一旦责任失守,问题就会积累,矛盾就会上行。如果很多信访事件最后都需要到上级部门才能解决,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找“上面”就不能解决问题的错误认识,甚至产生“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和不良现象。打破这种局面,需要从源头开始厘清信访责任。

  强化源头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符合信访工作的内在规律。造成越级上访的问题,有些是本身比较复杂的,有些则是被“拖”成复杂的。从解决矛盾的角度讲,做好最初接访,无疑效率最高。群众在信访过程中能否顺气,一是取决于矛盾的解决程度,二是干部的态度如何。因此,一开始就分解好工作责任、疏通好信访渠道,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社会矛盾易发多发,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如何让群众反映问题时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表达诉求时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处理问题时有一套规范的机制、维护权益时有一个正确的导向?这是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的。事实上,随着信访渠道的拓宽,信访程序的规范,近两年绝大多数上访者都能够理解接受依法逐级走访的规定,群众走访上行态势得到扭转,网上投诉数量和占信访总量的比例明显增加,信访秩序也有明显好转。

  当然,解决信访问题光靠信访部门一家是办不好的,也是办不了的。现实中,信访部门往往是“小马拉大车”.形成依法逐级走访的良性格局,固然要强调信访工作的源头责任,还必须把压力传导到那些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只有构建好“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的责任体系,“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制度才能落到实处,从而形成基层属地抓、责任单位办、信访部门督的工作合力,最终让群众关心的信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问责只是手段,下大气力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才是信访工作的根本目的。尽管我国信访工作制度在日渐完善,但人民群众对解决矛盾的诉求也随之提高,只有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快马加鞭地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不断改进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社会和谐。

  江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三)

  善待“老漂族”是一道社会治理课题

  远离故乡求学,学成后独自来到城市打拼,然后在城市成家立业,当小日子过得红火之后,很多人都想把乡下父母接到身边来照顾。可是,老人来到城里,面临着种种不适应,于是成为“老漂族”。近日,媒体走访广州不少“老漂族”家庭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但现实是“老漂族”这一群体依然在不断壮大。而这一矛盾的背后,更多的是儿女们深深的无奈。

  说其无奈,绝非夸大之词。“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深刻理解其中的无奈与无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永远不要怀疑父母对子女的感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也永远不要怀疑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对于很多从乡下出来的人来说,等到自己小日子安定下来,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把父母接到身边好好尽一下孝心。可当父母真要来到身边了,却又面临着融入难。

  在社会大发展的今天,从本质上讲,农村依然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对于很多农村老人来说,他们一辈子生活在乡下,早已习惯了鸡犬相闻的生活。一旦到了城里,等待的就是陌生的一切。老年人毕竟不是年轻人,很难在短时间适应城市生活,对一部分老年人来说甚至根本不可能融入城市生活。与子女在城市生活,对他们来说,虽然结束了“身体空巢”,却进入了“精神空巢”。如果只是偶尔在城市生活,倒也有点新鲜感,可一旦定居下来,这种“精神空巢”感与日俱增。

  千万不要小看了“精神空巢”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他们在城市生活,如同生活在一个人为隔绝的孤岛上,虽然衣食无忧,但精神空虚,很多老人都有一种回到乡下生活的冲动。如果说年轻人是因为物质的原因,想要逃离大城市,对于老年人来说,则是因为精神的问题想要逃离大城市。而这,不是经济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子女想解决所能解决的。在一档央视节目中,京东刘强东也谈到了乡下父母来到北京的种种不适应。据刘强东介绍,他的父亲甚至还偷偷赶到车站,要坐车回家。在左右权衡和博弈后,最终刘强东还是把父母送到乡下老家养老。刘强东都如此,可以想象,其他家庭同样存在这样的烦恼。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可在很多时候,子女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时时陪伴。而且老人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子女陪伴,对于他们来说,也需要与同龄人的交流与娱乐。这种养老需求的存在,也是现在广场舞流行的一个原因。当一种需求具有了群体特征时,就需要社会提供帮助。不妨假设一下,假如城市能够给老年人提供交流与娱乐的场所,老年人在城市依然可以感受到熟人社会的好处,他们又何至于生出漂流感与疏离感?

  由此不难看出,善待“老漂族”是道社会治理课题,表现为当前城市结构还不适应老年社会,特别是不适应乡下老人进城养老的实际。面对这样的现实格局,人们希望城市在功能设计上,能够更加突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比如,能够以社区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场所,能够通过组织活动让老年人结交更多朋友。如果我们在陌生人社会构建起了熟人圈子,再加上年轻人更多关心老年人,那么“老漂族”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希望城市更加重视进城老人养老问题。由此实现的老有所乐,也能够让年轻人安心地在城市创业就业、创新创造。
看过“江西省公务员申论热点”

8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