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一)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除“三农”问题的希望。而时下许多地方的“统筹”恰恰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夺。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的快速升值,也给农民带来了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难逢机遇。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却在违背农民意愿,以种种堂皇的名义,公然动用行政强制力量,攫取农民的财产收益,剥夺农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牺牲农民的未来生计和发展空间。“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强迫农民以放弃自己的土地权利为代价,来换取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进城后增值的土地收益本应全部返还当地农民,试点时却大多被弃置一边;拆村并居,让农民上楼,常常是对农民一场可怕的掠夺。
转变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瓶颈的路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恶化的倒逼、挤压中,开始重视起能耗问题。但是,在许多城市工业项目已经难于落地和农村18亿亩耕地红线屡遭撞击的困扰中,为什么看不到与能耗同样紧迫的地耗问题呢?在摊饼式的城市扩张中,在运动式的空城制造中,粗放型、浪费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为什么不去从集约式土地开发中寻找新的空间和出路?
抑制贫富分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点。中国的暴富神话和返贫故事,往往都围绕土地而发生,而展开,而进入高潮。随着房价暴涨,少部分人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无房户们则会被轻易甩出财富积累的大门。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权贵资本膨胀、政府官员腐败的重灾区。有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维护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生活的前提。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是征地拆迁,城市民生的焦点是住有所居,背后都是土地问题。看一看全国每年由此滋生了多少社会冲突?甚至引发流血自焚。以农民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生代,正在城市大山般的房价压力下,艰难地拼搏着、坚持着,为了眼前那一线奋斗的希冀,头顶那一缕理想的阳光。如果一个个竞相崛起、美轮美奂的城市,放不下这一最有希望人群的最卑微的期求、最单纯的梦想,那对社会、对明天,意味着什么?
政府调控地根,是平抑市场风险的杠杆。但这一杠杆常常是调而不灵,控而不动。如抑制房价泡沫,国务院接连推出新政,甚至是“史上最严”,也一再遭遇市场反弹尴尬,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等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强抵抗。因为,土地中生成着暴富机制,土地出让金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土地是民生幸福的一个痛点。中国当下一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土地发生的联系,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求解的秘道。土地,对于芸芸众生的意味,不仅是物质的,工具的,而且是精神的,价值的。是土地,给了我们生命丰润的滋养,赋予我们人生幸福的意义。今天,在不少地方轰轰烈烈的拆村运动中,在许多城市一浪一浪的肆意扩张中,土地被折腾,被流失,这是社会最纠结的矛盾,家园在凋敝,在沉沦,这是我们最痛切的悲伤。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二)
摈浮去躁,用定力提升时代气质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多年潜心研究,团队密切协作,执着科研攻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终于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造福人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株“中国小草”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让世人感慨万千。这份“礼物”,不只是惠及苍生的科研成果,更是淡泊名利、专心致志的难得定力与精神境界。
科学研究是艰辛的事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方能有所作为。这是一种宝贵的定力。古人云:“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古往今来,不管什么领域、什么行业,定力是成事之基,专注是成功之道。反之,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无论为学还是创业、为政还是创新,都为大忌。
曾同几位艺术家交谈,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诚哉斯言!一段时间以来,追求“短平快”、粗制滥造等文艺“浮躁症”,深为社会诟病。现实中存在的浮躁风气,人们深有感触。从一些高校片面追求论文发表数量的科研浮躁,到一些干部热衷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制造政绩泡沫,再到“赚快钱”“走捷径”等功利心态在社会上颇有市场,浮躁的负能量,传播较广、危害不小。在反思中,一种社会共识日益凸显:今天的中国社会,在快速前行中,格外需要摈浮去躁,涵养定力,行稳致远。
摈浮去躁,涵养定力,就应树立高远之志,摈弃功利之心。《庄子》中载,鲁侯问木匠梓庆:为何能把鐻做得鬼斧神工?梓庆说:将为鐻,必齐以静心,不敢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之想。所谓“静心”,就是心无杂念、志存高远,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利,正如屠呦呦总结几十年科研生涯,最深的感受是“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世事纷繁多变,把目光投向远方,用正确价值观来导航,才能跳出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以思想定力开拓广阔天地。惟其如此,领导干部才会防止短期效应,着力打基础、利长远,企业商家才会摆脱低俗营销、打造诚信品牌,“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价值主流才会不断壮大。
摈浮去躁,涵养定力,就应激发笃行之力,力戒虚浮之风。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烧水如果耐不住性子总掀锅盖,必然是开得慢。现实中,抄“近道”、耍“心计”,最后栽了跟头的案例,更是发人深省。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拖不得,也急不得。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大到建成全面小康,小到个人幸福生活,都需要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在福建宁德,班子换了几茬,但“拔穷根”一以贯之,一任接着一任干,创造了摆脱贫困的实践样本。不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啃下雾霾治理等硬骨头,没有捷径可走,树立愚公移山志向、拿出滴水穿石韧劲,一点一滴地改变,实实在在地推进,梦想就会逐渐照进现实。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热词:主要看气质。一个人的气质,不决定于“脸”,而在于内在修养;一个时代的气质,也不能靠物质来定义,社会风气、社会心态才是最深刻的体现。党的以来,从反“四风”到践行“三严三实”,从保持战略定力到增强改革定力,治国理政的大逻辑中,激荡着尚俭戒奢、务实治虚的风气之变,向精神世界注入了正能量。摈浮去躁,涵养定力,重塑变革时代的气质,这样的中国故事已经开始,它呼唤全社会精心书写,更期待我们每一个人去倾心投入。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三)
创新社会管理 共建和谐城市
城市,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城市,人们予以改造的空间;城市,梦想与挑战的融合之地。城市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里,天天上演着各种喜怒哀乐,不管承认与否,它的沧桑与繁荣与我们息息相关。如今,正是这片促使我们生根成长的热土却遭遇着各种不和谐因素的侵蚀:居民小区治安问题、非法社会组织的侵扰、民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不善……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深思:创新社会管理、共建和谐城市刻不容缓。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和谐城市要保护好城市安全。城市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居民小区治安、基层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等,其中尤以治安管理为主,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流动,很多小区面临着管理难题,家中财务盗窃、小区环境卫生破坏、公共财产损失等等。要想做好小区这一贴近民生的工作,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结合小区物业部门、治安部门、基层社区组织部门以及居民力量,共同维护好城市安全。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和谐城市要注重民众参与。人是社会组成的细胞,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因而,民众的利益诉求会显得尤为重要。德国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视民众参与的力度,将其分为两个阶段,通过互联网、报纸等向市民公开征询意见,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向公众解释,最终做出决定。我国目前社会管理也非常注重基层民众的参与,但是相比之下力度显小,应当进一步扩大民众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等参与范围,便于形成合理的决策。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和谐城市要处理好外来流动人口问题。目前,外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个庞大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更加明显,这部分人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却很严重,医疗、居住、教育、公共服务等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城市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更是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江苏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而实行的居住证制度,以及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的“三集中”模式是一个创新举措,应当予以推广。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城市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扩大公众参与、推动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已逐渐成为当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当加强社会组织、民众的参与力量,保护好城市安全,处理好外来流动人口这一重要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构建和谐城市共同出力!
看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