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公务员申论备考经验详谈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公务员申论备考经验(一)

  【例题】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材料2”,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

  (3)不超过250字。

  第一步:仔细审题,形成思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此题要求考生“进行价值判断”,属于评论型综合分析。这种题型与“理解型综合分析”的区别在于观点不明确,需要考生先进行价值判断,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出观点(是什么):对观点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

  2、论证观点(为什么):证明所做出的价值判断正确合理;

  3、落实观点(怎么办):简要阐述对策措施;

  这一思路包括了综合分析能力作答的三个阶段“总——分——总”,体现特征一:作答对象更多元。

  第二步:阅读材料,把握要点。此题的给定资料较多,我们逐一梳理。

  第一段:介绍背景,引出话题,无要点,提出疑虑“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

  第二、三段:“从理论上说,这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说明理论上新技术有助于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支持,理由一)

  第四段:马太效应指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说明现实中,新技术在突破社会结构屏障上依然存在障碍(反对,理由一)

  第五段至第八段: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新技术的屏障。

  “就业求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支持,理由二)

  “获得娱乐、消费甚至精神的寄托和心理抚慰。”(支持,理由三)

  “不仅扩展了视野,转变了意识,而且有了表达的渠道”(支持,理由四)

  “即时调用各种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经验,他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没有领头人的情况下,用QQ群建立维权组织;同时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更容易取得外界的声援和帮助。”(支持,理由五)

  第九段直至结束:“也不可因此过度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因为线上和线下一定要结合起来才会有作用”(反对,理由二)

  第三步:紧扣要求,整合要点。

  理论上,新技术有助于突破社会结构屏障。但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定障碍。

  其实给定材料的逻辑即是我们的作答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只需透过现象推断出对策措施“怎么办”即可。

  第四步:规范书写,完美呈现。

  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困难。

  具体体现为:一方面,新技术给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带来一些改变。一、给他们的生活。交往、求职带来便利,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心理抚慰;二、使其拓宽视野,转变意识,畅通了表达渠道;三、通过新技术自我维权,获取外界声援与帮助。另一方面,新技术会产生“马太效应”,拥有更多财富和资源的人人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而且新技术要发挥作用还必须线上线下相结合。

  因此,应合理看待新技术,不可过度夸大新技术的作用。

  一、书写时最好分三段,让答案看起来更加条理;

  二、注意逻辑词“具体体现为,因此”的使用;

  三、“价值判断”是通过上述分析推断而来,虽然材料中没有,但不可不写。

  综上所述,评论型型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可以概括为=价值判断+分析论证+作出结论。

  公务员申论备考经验(二)

  常见文章结尾方式

  一、总结回扣式的结尾

  总结回扣式虽然属于比较基础的一种开头写法,但是如果运用熟练、得当,不仅能够让你迅速写出结尾,还能做到回扣文章主题,让阅卷老师读得清楚、明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重申总论点、分论点,后面跟上对主题的升华。比如说这样的一个结尾:

  “只要在树立环保政绩观的基础上,切实依法行政、依法治污,自我加压,变被动为主动,坚持环保治污的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搞长效治理,就一定能让蓝天持续地、长久地蓝下去,最终变‘约谈蓝’为‘法治蓝'’常态蓝‘。”

  上述一个结尾就是直接去重申了分论点,分别是“依法治污”、“变被动为主动”、“坚持环保治污的法治思维”,三个分论点对于总论点“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之后加上所要达到的效果,即“让蓝天持续蓝下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例子中,并没有对治理污染进行过度拔高和升华,只是说要让蓝天持续蓝下去,但是很清楚、很精彩作出结尾。对于总结回扣式结尾来说,重申分论点,之后跟上适度的升华就可以了。

  二、案例式的结尾

  对于一篇文章的结尾部分,除了能够重申分论断,还可以以案例引出总论点,然后在进行升华。如果案例用好了,能够一下子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并且能够作为总论点的有力论证。我们来举一个案例式结尾的例子:

  “2011年碘盐有助于防止核辐射的网络谣言,引发抢盐风波;2013年女子郝某莉不堪网络谣言攻击,跳楼自杀身亡… …在某些情况下,网络谣言会引起社会剧烈反应、市场大幅波动、个人声誉严重受损。网络谣言能不能根治,这是一个群体博弈的过程,这个博弈过程将长期存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压缩虚假信息传播,提升真实信息的触达率和转化率。”

  开头第一句引用两个案例,都讲的是网络谣言,一个是抢盐风波,一个是自杀身亡。案例在此的作用就是去印证总论点。在引用案例之后,跟上网络谣言的危害以及对策。与上一个结尾一样,回扣主题、论点即可,不用做过度升华。

  公务员申论备考经验(三)

  三招妙答概括题

  一、迅速浏览全文,寻找段落中心句

  在大量的材料面前,考生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词一句的吃透材料是不可能实现的。找出有用的信息点,挖出文章主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段落中心句直接指向段落的意思,往往抓住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即答题的得分点。所以考生在阅读材料时就要有意识的找出中心句。

  【例一】2010年浙江《申论》试卷真题

  随着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需求呈多样化发展,家用电器大量普及、更新,居民生活用能延续了2005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的监测统计,2009年1~9月份,全省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8.7%.同时,全省汽车保有量在前两年年均递增19.1%的基础上,2009年前三季度又增加了55.7万辆,达到410.2万辆。预计2009年全年汽车增加将超过20%,汽油用量将增加21万吨,折标准煤30万吨。省能源监察总队总工程师介绍说:“居民生活用能持续刚性增长将给节能降耗带来长期压力。”

  【分析】快速浏览段落,不难看出首句就是中心句,如果考生在遇到相关考题时能结合中心句答题必定不会得低分。

  二、寻找关键词,高度概括

  申论答题一般都会有字数限制,要求考生语言力求简洁。但简洁却也要全面,这时候关键词概括法就十分必要。

  【例二】

  特别是像渤海这样的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被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

  【分析】这里上面这句话就可以通过找关键词概括为:渤海是内海,封闭性强,交换能力差,更新周期长。

  三、组织语言,同义替换

  有些材料在描述时没有中心句和关键词,就需要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同义替换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但是在同义替换的情况下,许多考生,面临的问题是知道意思,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概括,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进行积累和储备。

  【例三】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残疾人有85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34%.82岁的刘老住在某市西城区一栋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楼里。刘老身子骨虽然还比较硬朗,但走路基本靠助行器帮忙。年轻人走一步的距离,他要挪上四五步。三年前,老楼单元门出口处修建了无障碍坡道,刘老等老年居民特别高兴,但这一项小工程却曾引起不小的波澜。由于三个无障碍通道要占用几个车位,这就使小区原本就十分紧张的车位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居民持反对意见。最终,居委会只好拆除了两个废旧自行车棚以腾挪空间。43岁的按摩师罗先生说:“由于天生重度弱视,我很少出门,吃住都在按摩店里,连日常用品也由经理代购。”对罗先生而言,只有微弱提示音的红绿灯、被机动车挤占的盲道、只有旋转门的饭馆……都是“地雷阵”.

  【分析】本段除了“空巢老人”这个关键词外,其他内容描述都很零散,通过材料分析,我们可以把本段概括为:针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的设施建设不足。
看过“公务员申论备考经验详谈”

89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