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一)
钱学森在论述科学发展规律时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钱老的话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创新需要有包容的制度、文化和环境作保障。创新,需要宽容失败。
通俗地讲,创新就是要跟过去不一样,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突破、对惯例的改变、对条条框框的打破,否则就不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要冒风险的,而有风险,就可能面临失败,甚至是很多的失败。事实上,古今中外已有无数事例证明,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是失败多于成功;失败,是创新道路上不可少的台阶。卓越的科学家,无一不是经历无数的失败,才摘取成功的花环。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失败了几千次后才成功;诺贝尔研制炸药,不但屡遭失败,为此还失去了亲人。所以说,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充满艰难和风险,创新需要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宽容失败。宽容失败,能给人安慰,并给人以信心;宽容失败,才能鼓励探索,激励成功,才会形成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宽容失败,是对创新最重要的激励和支持。为失败者壮胆,宽容是良药。它如雪中送炭,使人冷中觉暖,如黑暗里的明灯,给人以信心,从而气更昂、胆更壮,让人能正视失败,战胜失败。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在许多事情上讳言失败,不愿宽容失败,要么“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么“不成功就成仁”。苛求成功,等于给创新者戴上了紧箍,绑上了大沙袋,束缚了手脚,使他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从而错失了良机,丧失了机遇。应该说,在创新问题上,谁也不愿意失败,但谁也避免不了失败。宽容失败,才能激励人脚踏实地,跌倒了再爬起,朝着目标再努力、再拼搏。倘若一遇到失败,就气急败坏、横加指责甚至打击,只会令人心灰意冷,让人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甚至于不择手段投机取巧。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才能在全社会倡导一种锐意创新、勇担风险的风气,才能提供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才能营造一种摈弃浮躁、踏实创新的氛围。据报道,美国的硅谷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里的失败者不仅不会受到歧视,而且会得到善待,从而有机会重新开始,走向成功。
当然,宽容失败并非无原则纵容失败,更不是鼓励随随便便失败。失败背后的创新,应该是遵循客观规律,付出了艰苦劳动,留下了经验教训,而不是不负责任,无目标的行为,更不是信马由缰,盲目蛮干,草率行事。宽容失败,就是要激发人们的挑战精神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把失败变作铺路石,永葆创新的激情,向科学高峰不懈攀登,最终走向成功。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二)
逼捐,逼不出慈善未来
最近,网曝“兰坪县政府发文给各单位人员下捐款指标,仅临时工可自愿”,尽管该县作出解释,然而利用政府发文敦促职工捐款,未免有变相摊派之嫌。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慈善的法治浇灌还任重道远。 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慈善法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这意味着,行政索捐、文件派捐等各种“逼捐”行为被法律划出了红线。
法律禁止募捐摊派,实质也是对自愿慈善的倡导。就捐款行善而言,是内心的道德选择,不应迫于权力,不该碍于压力,不需看谁的面子,而应植根于自愿自觉的土壤。相信不少人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地铁上遇到乞讨者,本不想捐钱,害怕听到“这人怎么一点爱心也没有”的议论,就乖乖掏了钱。虽然终是行善,但总有“强扭的瓜不甜”的感觉。
不过,当这种“强扭”的善行放在富人身上,不少人的角色便发生转换。比如,马云曾被“逼捐”,有的人声称“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汶川地震之后,主张“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的王石,因捐得少被斥为“有理性、无人性”。前一段时间,扎克伯格“裸捐”引发国内一些人的“逼捐”心理,数落中国企业家、富人们缺乏慈善精神云云。“逼捐”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慈善又岂是“逼”出来的?
一些人的“逼捐”,比较流行的逻辑有二:一是社会责任逻辑,“达则兼济天下,你那么有钱就该捐”;二是比较责任逻辑,“没多少钱的人都捐得爽快,你更应该捐”。应当说,这种逻辑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甚至能形成相当的舆论压力。比如,当年“王石风波”之后,万科承诺捐出1亿元参与灾后重建。这貌似是公众施压的“胜利”,但也使富人陷入被索捐的纠缠,以致有企业家说,“捐几回就再不敢出头了。”可以说,“逼捐”的胜利不等于慈善的胜利。
其实,对于企业家来说,履行社会责任不止慈善一个途径。慈善固然很重要,却不是全部。企业家更基本的责任,是把企业经营好,让员工活得更好,对产业上下游负责,在此基础上才能让更广大的社会获得回馈。即便是企业家个人的财富,首先也应尊重其处置权。一方面企业家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懂得如何让自己的财富更好地造福社会、回馈社会;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慈善的方式、途径、时间上,都有个人的旨趣与考量,比如有的企业家关注特殊人群的病痛,有的关注教育、环境等等,不能要求企业家必须捐款或每次必捐。
“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有慈善抱负的富人,不要因机制不顺而善行止步,用自己的努力去破局就好;更不要埋怨公众的挑刺,用行动与沟通去消除误解、赢得支持就好。真正富豪慈善的境界,会将自己的财富视为社会财富“神圣的信托”,把自己当成社会的经纪人,用自己卓越的头脑、精明的管理让每一笔钱都能最大限度、最持久地服务社会。
强迫玫瑰栽种在沙漠中,芬芳必不会持久;逼迫富豪捐赠,也逼不出慈善的未来。慈善的土壤是大爱生发的自觉,自觉的培养基来自感化后的自愿。“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曾经一位乞讨老人在捐款时说的话,久久在人们心中激荡,超越了捐赠数字的多少,召唤着人们尽己所能去奉献。慈善的明天,必是将阳光打在他人的脸上,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三)
用法治的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建筑用砂需求激增,砂石价格持续走高,普通的砂石资源变成了让人眼热的“软黄金”。大量非法采砂船涌入长江干支流,一时间,过度开采、乱挖滥采江砂盛行。铁铲过处,留给河道的是千疮百孔的伤痕。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保护河道安全,必须重视法治,要善于运用法治的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
科学立法,加强制度保护,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在暴利的驱动下,河道非法采砂活动屡禁不止,不仅给河道及防洪安全造成威胁,也给水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危害。建设水生态文明,必须实现最严格的制度,用制度保护环境。亚里士多德曾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以长江非法采砂为例,行政处罚产生的震慑力远远不够,违法成本过低,是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保证河道防洪等方面的安全,必须严格科学立法,通过追究河道非法采砂者刑事责任,加强制度保护,守护水生态安全。
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筑牢水生态文明建设防线。目前长江河道管理管理上尚缺乏衔接,在执法过程中,支流、湖泊往往成为违法采砂船躲避干流上高压严打的避风港,一些河流滥采乱挖现象依然十分突出。要达到依法、科学、有序的采砂管理目标,需要加强部门管理合作,加强日常巡查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维护河道安全。我们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是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如何用法治的刚性力量守护好水生态文明,是一个亟待解除的问题。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标本兼治,以法治守护水生态文明,确保人们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看过“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