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及答案
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一)
综合分析
处理无证无照经营的网红葱油饼店,确实是对当地监管部门的一个考验。如何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能够得到民众的情感认可,必然要面对情与法的冲突。实事求是地说,政府部门从食品安全、城市环境、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角度出发严格执法,完全应该。如果阿大葱油饼因为被海外有影响的媒体报道过,就对他违法经营网开一面,显然在法治的逻辑上说不通,人们对政府的评价就要打折扣。但另一方面,这些“草根美食”走进店堂,却因租金成本太高,大都无法承受。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要保存地方特色,一边是依法执法的刚性要求,一边是传承本土美食文化的市民需求,政府应该如何求取最大公约数?
城市特色的美食小吃是承载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城市商业化的发展,很多传统特色小吃面临生存危机。如果坚持传统工艺,便很难做到大规模生产,从而租不起租金越来越高的店铺,只能以流动摊贩或者蜗居在居民楼内等方式生存。而改变工艺,实现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又将使其失去原有的味道和气质。
阿大老伯的葱油饼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坚持传统生产工艺,坚持慢工出细活,为了保证葱油饼的口味和品质,甚至拒绝了企业的收购。这种专注的态度和坚守的精神难能可贵。在很多人看来,对待葱油饼店的态度,也体现了执法部门对老伯坚守传统的精神以及城市传统美食的态度。
这次黄浦区有关部门执法之后,没有做“甩手政府”,而是主动牵线搭桥,帮助阿大与某网络订餐平台达成合作协议,由该平台出资为“阿大葱油饼”在原址附近寻得新址,并承担新店开设的租金。这样,三方合作,餐饮执照等难题也得以解决,既捍卫了法治的尊严,也留住了本土的特色,更满足了市民的需求。在政府的治理和协调下,一个草根小店重生,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启示
启示之一,政府执法与民意表达良性互动。执法部门没有为舆论左右,坚持按食品安全条例执法,这是值得点赞的。与此同时,阿大葱油饼被叫停后,坊间各种意见、建议通过媒体作了充分表达,包括阿大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都表明了自己的意见。由于言路畅通,不同意见的交流愈来愈趋于理性,凝聚了最大共识,这为政府部门事后协助恢复阿大葱油饼奠定了基础。
启示之二,现代治理首先是提供服务。相关部门执法后没有“一关了之”,而是千方百计为“阿大葱油饼”的重新开张寻找办法。他们的做法是互动、透明的,而不是简单粗暴,颐指气使。在执法之后,黄浦区市场管理部门在管与不管之间,选择了一个政府最合适的位置:提供服务,让求生存的违法者找到出路。这样的治理思路,对解决“马路黑车”“群租现象”等城市顽症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启示之三,用创新的方式体现服务。有了服务的意识,但缺乏好的服务方法,仍然难以达到服务效果。这次政府部门引入网络订餐平台为“阿大葱油饼”托底,不仅保留了“阿大”的手艺和品牌,更重要的是为“草根美食”借助互联网平台转型发展提供了一次机会。政府有了市场和数字化的现代理念,它的服务和治理就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二)
2017年1月9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报了该省医保个人账户活化政策,明确个人账户历年资金可用于支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配偶、子女、父母的医疗保障费用。浙江省也成为国内率先出台政策允许家庭成员之间医保资金进行共济互助的省份。(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综合分析
[原因]
禁止医保账户资金借与他人使用的初衷,其实就是防止医保资金被随意套取滥用,这是基于加强监督管理的考量。然而,这样的考量却是以牺牲家庭伦理和法治为代价的,因此,必须加以反对并及时纠正。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义务、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都包含了最基本的法治精神,都承载着最基本的家庭伦理,禁止医保账户“家庭共济”的政策法规在注重医保资金监管效果的同时,却忽视了基本的法治要求,有悖法治精神和家庭伦理。更要看到的是,在浙江省医保账户已允许家庭共济的情况下,其他省份依然将其视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这样就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尴尬状况,还损害了法制的统一,从而伤害司法权威。因而需要尽快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医保账户的“家庭共济”。
[意义]
医保“家庭共济”可有效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率,有利于政府部门对职工医保的规范管理,更好地做到医保资金专款专用,抑制医保资金用于购买生活用品的社会歪风。对政府而言,这是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疾苦、惠民利民的好举措,也是给了百姓又一民生福利。“医保共济”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让政府赢得了信任,实为双赢之举。
对策措施
当“家庭共济”的模式虽好,若过于单一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推动医保个人账户的合理、高效和精准使用,需要在管理思路上具有更宽的视野,更灵活的措施,在手段上更进一步。除了可以家庭共用,购置保险、进行养生和体育健身之外,还应从宏观上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之间的结构关系,适当增加统筹基金的缴费比例,降低个人账户的返还数量,或者对个人账户的返还结构进行调整,对特殊群体给予照顾。在综合平衡与全盘统筹之下,激活医保个人账户才会更有活力与张力,并让公共管理的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
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三)
【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有多家媒体报道,上海、湖南两地6家大型医院医生收受药品回扣占药价比例高达30%至40%,部分药品中标价高出市场价数倍,医生倾向于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
医生开药收回扣,不是新鲜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存在。2006年新华社就播发了《一份令人震惊的药品回扣清单》等系列报道,引起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然而多年过去了,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推动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出台政策降低药价,然而药品回扣问题依然难绝,俨然成了一个顽疾。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药费占医疗费用比例过高。国家卫计委在《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全国医疗总费用中,门诊药费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药费在医疗费用中的占比。一些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格局没有打破。政府投入少,一些医院想创收就只能实行药品加成,默许医生开大处方。
追责制度执行不到位。国家卫计委曾发出相关禁令,提出“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开单提成”,由于缺乏足够的执行力,禁令在一些地方成了“稻草人”.
医生的技术劳动价值与其薪酬待遇不相匹配。一些医生通过“超级大处方”来追求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或者违规收受病患红包。这些行为又导致人们将整个医生群体“妖魔化”.而当前药价虚高和以药养医现象的存在,在于药品回扣问题迟迟未解决,这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不健全和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尚未理顺紧密相关。
[参考对策]
一要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调整利益驱动机制,破除以药养医,建设符合国情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
二要深化药品供应领域改革,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
三要解决激励机制问题、保障医务人员收入要作为医改的重要任务。这需要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看过“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