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考申论经典范文
辽宁公考申论经典范文(一)
所谓生态伦理道德,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生态伦理道德是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建构和弘扬生态伦理道德并使其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应通过建构与弘扬生态伦理道德,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自觉,增强人们的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伦理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弘扬生态伦理道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热爱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也是现代化建设应遵循的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共赢和互馈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而生产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包括自然力、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力等,其中以土地、森林、河流、草原、矿藏等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力,构成了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珍爱、尊重、顺应、呵护自然,实质上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保护生态环境,积极防治污染。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强有力措施,使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生态伦理道德缺失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有的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有的环境执法机构对污染环境行为视而不见,有的地方政府忽视环境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等。因此,亟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上升到生态伦理道德的高度来认识,在全社会弘扬珍爱、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道德。政府和企业要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责任,并切实采取措施防治污染;每个公民都要培养和塑造爱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养成珍爱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躬行节约节俭,杜绝铺张浪费。节约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财富、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现代社会,一些人淡忘了这一传统美德。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适度享受无可厚非,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铺张浪费甚至暴殄天物则是不可取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类必须有节制地利用资源,做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与公平利用。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甚至濒临枯竭的背景下,节约节俭已被赋予生态道义的内涵,打上了生态伦理道德的烙印。从资源代际公平利用乃至永续发展的视角看,如果说节约节俭是为子孙为长远谋利的话,那么,挥霍浪费、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实质上就是断子孙路、断长远发展路。因此,应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节俭的美德,狠刹奢靡浪费之风,并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延长资源的利用周期,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代际公平和永续发展。
维护群众生态权益,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权益是人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和拥有的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权利以及行使此种权利所带来的利益。生态权益直接关系人的生活是否美好幸福、身心是否愉悦、身体是否健康。不重视人的生态权益,以人为本就会沦为一句空话。那种只为了人类自己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以及为了获取利润而肆意污染环境、破坏性开发资源的极端利己主义,在破坏资源环境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侵犯和损害广大群众的生态权益。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党和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后代子孙生态权益的庄严承诺。而这一承诺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其变成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行动。
辽宁公考申论经典范文(二)
汉字热顺应了时代发展
同志说过,“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核心标志。
历史发展到今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遭遇到了强大的挑战。网络社会工作、学习的特点,让快餐化、碎片化的学习大行其道,这种牺牲系统性和深度的学习方式,已足以让我们对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深的忧虑。而做为文化载体的中国汉字,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已屡见不鲜。
汉字热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它唤醒了全民族对本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它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继承中华文化过程中的不足,引起我们的警觉,鞭策我们要正视不足,进而做出应有的改变。
其次,它用电视这种与时俱进的传播载体,用真人秀这种寓教于乐的节目形态,激发起了全民关注汉字学习的热潮,通过塑造一个个“汉字英雄”,告诉我们汉字学习并不可怕,实乃“非不能,实不为也”。
最后,它顺应了民众的内心需要。重塑中华文化的辉煌,是中国目前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渐提升过程中民众的强大期盼,是国民发自内心的强大愿望。而汉字做为中华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受到民众热捧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当然,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前,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注重节目的形式,更要注重节目的内涵和细节,“汉字听写,别陷入刁钻崇拜”。
我们要把握这个宣传汉字、宣传中化文化的大好机会,坚持正确的方向,传播中华文化的精华,抛弃其中的糟粕,激发国民更大的学习热情,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公考申论经典范文(三)
推出“扶老人险”能否消解道德诚信困境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一个让无数人颇为纠结的选择题,网络上各种段子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带有贴标签式的抹黑色彩,一时间“坏人变老”的结论也似乎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这让我们的社会公德和诚信道德变得愈加脆弱。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性当中的善良毕竟难以磨灭。扶老人之前,道德和风险会让我们纠结万分、难以抉择。而支付宝和华安保险公司恰好发现了人们心中纠结的那个点,联手推出了“扶老人险”。事实证明,“扶老人险”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卖出去2.6万份,可以说得上是销售火爆、倍受欢迎。
用商业眼光来分析“扶老人险”,无疑要佩服当初推出这一新险种的策划人的敏锐眼光和经济头脑。虽然每份保险仅仅需要3元钱,看似很便宜,但是扶老人的机会其实每年都不见得碰的上一次,扶老人被讹诈的几率会更小一些,况且保险本身只承担发生纠纷之后最多2万元的律师诉讼费用,并不承担对老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样算下来,3元钱的保费似乎也不那么的便宜了。支付宝和华安保险公司能够名利双收,可以归结于金融业创新带来的巨大成果,这点我们无疑要大大点赞,也希望今后各个行业都可以积极创新,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还能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撇开商业价值不谈,我们再来看看“扶老人险”的社会意义。人们如果认为一份3元钱的“扶老人险”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扶不扶老人的道德困境,那么就显得有些过于乐观了。仔细想一下,扶老人本身就是学雷锋、做好事,如果做好人、做好事都需要买一份保险,这就意味着我们平时做好人好事都需要一个门槛、需要一份保险以求一份心安,这本身难道不是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么?其实,如果试图用“扶老人险”这个商业行为来解决诚心道德问题,这就是药不对症,疗效自然肯定也不会太好。不得不承认,“扶老人险”的推出给很多人,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打消了一些顾虑,为他们在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助了一把力。但是,这种效果仅仅是建立在心理安慰层面,并不能彻底弥合社会诚信体系长久以来出现的裂痕。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老人扶不扶”的道德困境,必须要从法制上入手。民法领域向来讲究“谁主张,谁举证”,老人在控告施救的好心人的时候,法院不能将举证的责任完全推向施救者。只要这种断案思维不改,今后还会发生越来越多的诬陷案。法律作为一种维权的使用工具,一旦天平倾斜,明显偏向于一方,必然会导致被这一方肆意滥用,最终将会丧失法律的公正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法律上对于老人诬陷的行为基本上以批评教育为主,惩戒力度太轻会让其他人以为诬陷的违法成本很低,这种破窗效应会让更多的人产生“反正老人诬告不犯法”的心理,这对构建社会诚信、提升老人群体的素质道德都是不利的。因此对那些性质恶劣的诬告行为和碰瓷讹诈行为,应该增加处罚力度和曝光力度,提升其违法成本,让更多的人在滋生诬告动机的时候能够仔细权衡一下利弊,考虑一下后果,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诬告案发生。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任重而道远,笔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可以实现法制严明、诚信友善,届时我们不需要“扶老人险”也可以放心扶、大胆扶,因为为我们提供保障、给我们胆量和信心的不仅有法律,还有那诚信的人心。
看过“辽宁公考申论经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