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四川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四川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一)

  “稳”是最常用、最普通的汉字之一。

  “稳”是一种基调。它是不少人追求的一种修养修为,比如为人处世稳重稳健、不紧不慢;它也是社会运转的一种良好秩序,如安稳稳定、远离动乱;它还是经济运行的一种良好状态,如稳中有进、稳中有新。

  稳的本意是像禾苗一样柔而能屈伸,引申为平和而谨慎;像禾苗一样生长,不急不躁。

  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稳是前提、是基础,社会不剧烈波动、经济少上下浮动,平稳健康,这也是一个地区党政主官施政的基本目标。

  稳是一种向好之势,但这种“势”并非唾手而得,而应是积极奋进之稳,主动有为之稳。反之,一味求稳,不思进取,则稳难得、颓势显。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及反“四风”以来,若干组合拳逐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风政风为之好转。与此同时,在基层也听到不少议论:“某某干部不在状态。”“某某领导一心求稳,哪有精力干事?”“能稳住局面不出事就不错了,哪有心思改革?”“平稳度过当前这阵子,其他工作再说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声音虽非主流,影响也不可小觑。既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公务员,心态的确有一些变化: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到不干事、不出事、不惹事,追求无过便是功,得过且过混日子,不做出头鸟、甘做平庸官,祈求度过他们认为的“特殊时期”。

  于是乎,工作上一味“求稳”:前任留下的问题不管不问,面对上访诉求不解决实事维稳第一,招商引资引进后该落地的项目撒手不管……

  一味求稳带来的必然是“等、靠、怕、松”等心态。凡事等部署,不推不转、不催不干;落实靠他人,能踢则踢,能躲则躲;工作怕矛盾,遇事绕着走,怕承担责任;干活松垮松懈,能拖则拖。

  被动求稳、消极求稳,稳也就变了味,成了停滞之稳、懈怠之稳、消极之稳,影响士气民心,最终会损害事业,稳从何来?领导干部要防止这种从积极到消极的心态硬着陆。

  究其原因,不少人心抱幻想,寄希望于反“四风”是一阵风,躲过这阵风再说。更大的因素则是,席卷各地的审计风暴,对地方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给予了规范和约束;而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公众监督无处不在;此外,各地大规模清理超编制配备的领导干部,不少地区现任县乡党政主官感觉短期内难以升迁,行动力衰退。

  表象上看,“求稳”官员是“好好先生”“平庸主义”,实质则是少了些共产党人、领导干部应有的担当意识、公仆情怀,多了些个人的“小九九”。周恩来同志在谈到官僚主义的表现时,给这种“为官不为”者画了幅生动画像:“人云亦云,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为官不易”乃天经地义,是为政者本分,也是一种状态,不代表可以为官不为。中央领导同志指出,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为官不易”当是常态,“舒服官”“太平官”既不是党内需要的,也不是老百姓欢迎的。

  适应“为官不易”,习惯在各种监督之中,在党纪政纪约束之中,在公众目光注视之下,追求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之“稳”,当是领导干部的必备本领。

  四川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二)

  人人都是改革者

  社会再一次燃烧起改革的热情,期待再一次升腾在人们的心底。比期待更迫切、更可贵的是实践,是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改革的参与者、推进者。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打响攻坚战。在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加强顶层设计被寄予热望。只是,改革的顶层设计并非闭门造车,一厢情愿。如何重塑改革动力机制,在与基层实践和群众诉求的密切联系中汲取改革的力量,在超越部门利益的制约、协调多元群体的纷争中坚守改革的公平?如何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参与、推进改革的进程?

  我们见证了底层创造的力量

  安徽小岗18户农民按下手印的“大包干”,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小企业改制中的股份合作制,还有闯过户籍藩篱挤进城市大门的自发民工潮……这一幕幕雄壮的景观,构成了中国改革编年史上最光彩的篇章。30多年过去,今天我们在基层改革实践中所领略到的,更多的是政府的创造,资本的创造。如在城市化潮动中政府让农民以承包地换、以宅基地换住房的“两个置换”,推进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农村新社区”,促进产业转型城市品质的“腾笼换鸟”,还有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在政府政策鼓励行政强势推动下的资本上山、资本下乡和资本进村……可是,这些创造是否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权益公平?真正的农民自主参与、自主发展的创造在哪里?我们高谈要凝聚改革共识,要促进利益共享,但是,没有表达,何来共识?没有参与,怎保共享?

  政府干预市场的边际要清晰,政府主导改革的取向要理性。尊重民众的实践探索,呵护民众的首创精神,这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道和深刻启示,我们应当记取,倍加珍惜。如此,才能始终保持锐意改革的生气,持续迸发推动改革的激情。

  我们也见证着事件倒逼的力量

  想当年,中国改革就是被饥饿逼出来的。在挑战中赢得机遇,在危机中逼进改革,这也是一条颇有成效的改革路径。

  个体生命的非正常伤害,召唤起全社会的深切检讨和体制反思。2003年,大学生孙志刚因没带暂住证被收容殴打致死,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已饱受诟病的《收容遣送办法》被正式废除。相隔近10年,湖南妇女唐慧上访而被劳教的事件令人痛心,折射了劳教制度的严重缺陷,也进一步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呼吁,促使存在近60年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有望在2013年发生重大改革。

  利益诉求的非常规冲突,也直接倒逼着深层次矛盾的求解和深水区改革的。中国正进入转型时代。这是公民权利意识加快生长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冲突频发的时期。一些地方因公共安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多次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倒逼土地征用、户籍管理、收入分配、社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制度的深层次变革。我们难以回避倒逼式改革带来的冲击,只有紧紧抓住并充分用好其中蕴涵的改革的机遇。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多个“拐点”“陷阱”需要跨越,有多重“风险…危机”需要转化,有多种“两难”“悖论”需要求解。我们必须直面现实,从消极被动的压力型维稳转向积极主动的改革型维稳,在社会矛盾的集中释放期因势利导加快深层改革的攻坚。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当为民众更有效率地参与改革进一步提高组织化水平,为民众更少震荡地参与改革进一步拓展制度性平台,从而让顶层设计和民众实践的紧密互动成为改革坚实的基础,让民众的发展意愿和权益诉求成为改革源源不竭的力量。

  我国现行政治体系已有广大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改革参与渠道,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制度和行政听证等。但还有渠道狭窄、言路不畅等问题,还有待制度设计的完善、制度运行的到位和制度实施的公正,以实现更为充分的民意表达。组织化参与是现代公共治理型民主背景下公民参与的主要方式。应当在政府和市场之外,扶持社会组织,培育公共理性,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形民参与的组织网络。现代网络传媒和民意调查的出现,使民众的利益表达更加多样、直接和便捷。网络舆论日益成为政府倾听民声、科学决策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政府当在网络问政的实践中加快职能转换,实现管理创新,在民主法治的进步中,为广大民众充分实现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开辟更宽广的路径。

  四川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三)

  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这是因为,无论从企业研发人员比例、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总投入比例还是以专利为代表的研发成果比例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资金短缺、融资不畅一直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从而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造成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不畅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从企业自身来看,一是其资本基础主要是初始股东的自有资金,由于科技类产品研发成本较高,产品销售受到销售渠道、认知程度和市场风险限制,因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时期资金周转能力较差,二是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治理能力有限,加上外部监督和评估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关联交易频繁、产权归属不明、财务造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金融机构评估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从外部融资环境来看,股票市场(包括创业板)较高的市场门槛与融资成本,都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这一途径获取资金。缺乏必要的信用评级,也导致其缺乏从债券市场融资的能力。目前,银行融资是中小型企业除内源性融资之外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在贷款时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而企业本身较高的风险属性又使其难以通过银行的风险评估,这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十分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既需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努力,也需要加强金融创新、改善融资环境。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一方面,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促使企业进行规范化股权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产权保护,对企业产品和技术专利进行评估,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抵押能力。

  搭建融资平台,帮助企业打包增信。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引入担保公司和信托公司,一方面提高企业信息数量、质量和识别能力,使企业评估更加专业和准确;另一方面将评估过程以标准化方式固定,可以提高评估效率。而企业打包增信的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互保、担保公司进入、风险投资公司注资等机制联动,大大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和价值,同时又可以降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对企业价值的发现能力。

  引入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担保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金融衍生工具设计,降低担保公司所承担的违约风险,并将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转化为担保的一部分。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以建立以企业未来还款额为现金流支撑的资产池,在通过担保机构担保之后,将资产池出售给信托公司,再由信托公司以证券形式向社会出售。这一模式可以吸引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拓宽企业融资来源。

  应该指出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备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可以以基金发起人和监督者的身份助推企业融资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依托银行或者设立独立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专门的信用评级,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看过“四川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9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