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年北京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年北京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一)

  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到了“半床棉被”的故事:当年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说完这句话,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为什么情不自禁地鼓掌?我想一定是被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感动。在那段艰苦的岁月,红军与老百姓团结一心、患难与共,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今天,虽然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是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初心没有变也不能变。深刻地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需要党员干部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首先,要在思想上坚定人民至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行动脱离正轨。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往往始于思想错误,在他们的思想中,人民可还有一席之地?在他们做事前,是否考虑过人民的感受和利益?所有党员干部,都来自人民,任何时候都不该忘了根,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增强人民福祉作为奋斗目标。

  其次,要在行动上保证人民至上。先进而高尚的思想,需要通过实践彰显;行动与思想是不是高度统一,是检验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在将人民至上的思想与行动结合方面,焦裕禄是党员干部的榜样:他拥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兰考县,先后任第二书记、书记。他从到任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向焦裕禄学习,以人民至上,就要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

  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民群众,渴望受到关注与帮扶,希望早日脱贫致富。党员干部应该时刻牵挂民生疾苦,更要主动作为,深入一线体察民情,尽心谋划富民之道,努力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脱贫致富,发挥困难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党员干部应该更好团结带领困难群众苦干实干,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把人民记心间,把责任扛在肩。

  2017年北京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二)

  建筑是城市之魂

  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如果说红墙金瓦的故宫展现了北京的大气磅礴,那么十里洋场的风光则是上海外滩发展的写照。截至2014年,我国位居世界遗产名录第二,而这些世界遗产则大都是古代建筑。纵然历经千年洗礼,这些建筑仍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见证着城市的辉煌,它们是城市真正的灵魂。

  建筑记载城市文化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筑则是这座城市文化的载体,二者宛如并蒂莲,承载着城市形象和文明的传递。南京乌衣巷狭小幽静,最初仅为三国时孙权驻兵之地,只是由于东吴军队身着黑衣,故以“乌衣”为名。但是后来居住于此的王导、谢安协助东晋立国,王羲之、谢灵运脱颖而出,使得此地成为文人骚客千百年来竞相凭吊、怀念昔日王谢风流的圣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不但是南京建筑的代表,更是两晋历史的写照,这座小小的建筑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

  建筑蕴含城市发展魂。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建筑直接山寨国外经典设计,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脱离城市发展的灵魂,这些建筑就难以融入城市整体。反观北京,故宫始建于明,修缮于清,昔日的设计依据《周礼》,形成“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宫殿风格,其中蕴含着两朝古都中皇权的威严气派。如今,北京的设计别出心裁,国家大剧院居中而立,央视新大楼拔地而起,国家体育场放飞梦想。这些充满时代气息与发展期望的建筑,是对北京腾飞梦想的最好诠释,它们寄托着发展创新的战略思考,其自身寓意蕴含着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期许。

  建筑彰显城市风向魂。近年来,世界最高、建筑最快这类字眼在我国各地的地标建筑中频频出现,希望以此展现城市的独特风格。其实,城市是人们生活之所,高大上的地标固然美观,但与生活关联不多。多次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建筑发展提出了人性要求,而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更是对建筑未来的指引。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节能环保建筑不断增多,绿色建筑渐受关注,而诸多地区更是将昔日恢宏雄伟的地标规划改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一切都是在告诉着我们城市建筑的转变彰显着城市发展的最新风向。

  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一座有特色的建筑就是一座丰碑。文学大师果戈理也曾说过,“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城市建筑既是物质文化形态,更是精神文化形态。任何一个城市,都需要造就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建筑文化瑰宝为后世所珍惜永存。

  2017年北京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三)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发展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些重要论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彰显了当前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可贵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对于高扬国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汇聚中国力量的源泉。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构建精神家园、增进思想认同的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艰巨,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坚定的信心、进取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统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汇聚起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价值引领的根本。文化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价值观自信,就不可能做好价值引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认同的基础。当前,面对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新形势,面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不断渗透的新情况,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自我,就无法对人民群众做好价值引领,无法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好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出来,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出来,把中国老百姓真实、生动、鲜活的形象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础。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新中华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看过“2017年北京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9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