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年广东申论热点

时间: 思晴2 申论辅导

  2017年广东申论热点(一):韩剧热与影视业发展

  “除了周三周四,其余每一天都是多余的。”最近这句话很得人心——因为那两天是《太阳的后裔》更新的大日子!2016年3月以来,《太阳的后裔》收视率“骇人”,口碑逆天,没看过根本没办法跟小伙伴聊天!更惊人的是,该剧圈粉无数,而粉丝“中毒”已深,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轩然大波。比如网络爆出虐心结局,网友竟纷纷“泪奔”:编剧大人,我们不同意!

  众所周知,“韩流”在我国火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大长今》《蓝色生死恋》到《来自星星的你》,韩剧虽然已不再雄霸天下,但还是“爆款”频出,着实让国内从业者们自惭形秽。

  【综合分析】

  1. 国产剧中存在的问题

  从投资来看,国产剧投资大,但是影视制作水平低下。在我国,攀比天价投入、打造所谓“大剧”已经司空见惯,但制作费用的相当比例用于明星片酬;在制作上,部分国产剧仍对画面、镜头、特效等技术不够重视,平均制作水平算是粗制滥造。此前《琅琊榜》大热,其服装、道具、镜头等精致考究,大获好评——但这在国产剧中属凤毛麟角。

  从内容看,近年来韩剧不断自我颠覆,不断创新,其对观众心理的把控也不断与时俱进,把握“观众想看什么”成为从业者的基本功。反观国产剧,电视剧模仿成风,情节“纯属巧合”的雷同,靠明星装点“门面”一度成为部分电视剧的最大看点!如穿越,婆媳关系、抗战剧、亲子题材等家庭剧红极一时,缺少创新性。

  从营收看,韩剧同款商品实现“粉丝经济”。而国产剧“偏爱”植入广告收回成本,以及不断加长剧集抬高“身价”,导致剧情常常节奏缓慢,情节凌乱,甚至一些品质不错的大剧也“每集愈下”,最终“烂尾”,引发观众疯狂不满。与此同时,每年约有一半新剧拍完就直接“进库房”,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讽刺的是,很多新剧因口碑太差遭遇“腰斩”被下档,而不少频道只能将优质老剧一播再播……

  综上所述,国产电视剧行业发展仍不成熟,市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高产低质”不仅影响行业声誉,也败坏了观众的胃口。目前,影视剧产业仍在国内高歌猛进,其中也不乏精品佳作,但从与国内外“爆款”的对比来看,国产剧最该反思、最值得警醒的就是态度——只有端正态度,才能精益求精,才有文化创新,才能有更多精品。

  2. 参考对策

  在固本强基中夯实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文化,离不开对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承续转换。在固本强基视阈下,影视文化的创新不应局限于中国功夫和戏曲脸谱,还应包括中医文化、书法文化、国学文化、瓷器文化、美食文化、忠义文化、情感文化、乡土文化、礼仪规制等民族内容的创作与传播。这些标志性的民族文化是对地域文化萃取的结晶,是中国影视文化卓尔不群的独特身份与基因,也是我们走向影视文化强国的原点和基石。

  在兼容并包中充实内容。尽管影视文化已经吸收了传统文艺的许多营养,但仍存在浅尝辄止和浮光掠影的问题。影视文化创新需要对文学、戏剧、音乐、绘画、舞蹈等传统文艺进行再借鉴。需要再学习小说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让轻飘飘的影视作品走向沉甸甸;需要再学习戏剧艺术的叙事技巧,让影视作品不再平铺直叙和直白浅露;需要再学习音乐烘托、升华主题的韵味美感,让影视作品不再索然无味;需要再学习绘画的构图和景别设计,让影视作品不再意境萧疏……鉴于此,影视文化创新必须充实自身内容,编导演的创作重心应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上。编剧要下功夫琢磨故事的思想内涵,应反复咀嚼中外大师讲述故事的宝贵经验。总之,基于现实主义的影视文化创新,应有厚德载物的内容、气象万千的境界和博大精深的情怀。

  在影响示范中扩大影响。一是我们应以高质量的影视故事去建构和传播国家的审美形象。高质量的故事不是对民族历史戏说、曲解或欲望化的呈现,而应真实反映本民族的社会历史生活,能够代表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能够塑造、维护和提升国家形象,从而将真实的中国形象传播给全世界。二是我们应创新影视文化价值观去引领文化潮头。任何影视文化都应该包含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应该负载为生活分忧和人类解惑的审美理想,它们是国外观众接纳和认可的先决条件,只有他人广泛认同作品携带的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得以实现。三是以改革开放成果的艺术反映去示范现代文明进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亚非拉等国均有启发和示范价值,以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变迁为叙事内容的影视剧,必将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极大兴趣,他们同样面临着变革的喜怒哀乐。

  2017年广东申论热点(二):第三方治污

  【背景链接】

  从“谁污染,谁治理”到“排污者付费,专业户治理”,福建省将改革传统治污模式,开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2016年3月,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为导向,以环境公用设施、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领域为重点,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综合分析】

  1. 意义

  一直以来,治污都遵循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于专业的限制、意识不到位等原因,治污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如今福建建立健全“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污染治理机制,将治污交给专业公司来打理,无疑是一种进步。这样的做法,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种践行,此会曾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 弊端

  不同于“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治污政策,第三方治理是以服务合同的形式将企业治污工作转移到专业环保公司,但由于缺乏法律政策层面的明确规范与支持,容易导致责任扯皮、后劲不足。因为按目前法律,一旦发生超排、治污不善等行为,环保部门只能处罚购买服务的排污企业而非收费治污企业。另外,与企业自行治污没有征税问题不同,第三方治理会产生税收成本,加之环保公司周转资金限制等问题,客观上都影响到第三方治理的实际成效。

  3. 参考对策

  第一,推进法治理念更新,与时俱进弥补政策法律空白,认可环保服务民事合同有关责任转移的合法性、有效性,促进“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治理、谁负责”转变。使治理主体和责任相应转变,依法明确责任承担主体。

  第二,要以提供优惠政策解除环保企业融资、税收障碍。针对第三方治理面临的环保企业融资、税收障碍,则要运用经济杠杆为其突围,提供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服务,比如设立政府环保基金,将部分环境污染直接治理资金,调整为第三方治理项目投资运营补贴或奖励,推行环境污染治理综合服务采购;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给企业治污提供贷款,并减免增值税等,使第三方治污机制更趋完善、更具操作性。

  第三,政府也需在严格监管上下工夫,要让企业意识到超标和违法排污的违法成本远高于积极治污的守法成本,提升其内在治污需求与动力,这是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市场基础。同时,为确保付费治污买到货真价实的服务,避免第三方治理市场低价恶性竞争导致环境损害等,相关的制度设计也要及时跟上,比如建立第三方治理信息服务及环境信用平台,促进行业服务规范化。

  第四,第三方治污,绕不开责任和诚信两道坎。要切实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除了在治理模式上想办法之外,还要持之以恒地在加强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构建诚信体系上下功夫。既要通过社区、企业和在其他公共场所等加大对成年人的宣讲力度,更要通过学校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抓起,让他们从小便树立起承担社会责任和坚守诚信的理想信念。

  2017年广东申论热点(三):网络市场监管首先要突破信息壁垒

  网络上贴出的餐厅照片看上去干干净净,实体店却是油污横流的黑餐馆;此外,还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照片,甚至默认黑作坊入驻网站。由央视3·15晚会所曝光的“饿了么”乱象,无疑让人触目惊心。一家知名的网络餐饮平台却存在如此多的问题,难免让人由此对整个网络餐饮品质产生疑问。

  这并非是“饿了么”第一次被媒体曝出问题,此前北京等多地的媒体还曝光过其存在套证、借证等违规餐厅现象。可以说,此次被曝出的问题很可能并非只是个案,而是具有行业普遍性。在最新的食品安全法中,虽然已明确要求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但事实证明,单纯依靠网络餐饮平台的自觉,很可能令这一责任承担空置。正如执法人员所指出的,“网络订餐平台掌控食品安全的能力,与其扩张的速度不匹配,导致问题一再爆发。”

  这里所引申出的一个更大问题是,当网络平台自身囿于利益冲动和能力问题,难以承担起足够的食品安全责任时,外部的执法监督是否能够及时跟进?上海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监管部门将要求“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向监管部门提交线上商家的数据。很难想象,这一关键信息与数据此前竟没有被监管部门所掌握——若缺乏对于监督对象的了解,有效的监管显然就无从做起。事实上,在网络消费日益勃兴的大背景下,执法监管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即在于,脱离了传统的“实体店”模式,如何准确掌握线上线下的市场信息。

  一套有效的监管体制,必须建立在对于被监管对象信息的精确了解之上。而网络消费时代所突显的信息壁垒,显然令既往的监管盲区变得更大。因此,在强调网络平台要肩负起“筛查”责任时,若监管部门不能与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那么这种筛查在很大程度上就沦为一种自查自纠,所谓的执法监督在很多时候或许也就只能是“后知后觉”。无独有偶,近日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公开程度距离去年开始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还有较大差距,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低。这里虽然是侧重指监管部门向社会释放的食品安全信息不足,但在另一角度,若监管部门对于被监督对象都缺乏足够的认识,所谓的治理低透明度或许是一种必然。

  因此,在“饿了么”事件曝光后,常规性的处罚、立案调查、约谈之外,更有必要思考的是,如何令网络消费市场的信息充分流动起来。这一方面是指网络平台运营方向有责任向消费者展示真实的商家信息,比如杜绝宣传照片与现实不符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应是指监管部门与网络运营商之间建立充分而高效的信息共享体系,打破监管上的信息壁垒,以实现共享共治。

  网络消费平台本身并无任何原罪,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业态,其存在的问题不应被夸大和妖魔化。但正视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却不容有丝毫的回避。无论是网络平台自身,还是执法监管部门,都有必要从治理责任、监管方式等方面重新适应这种新业态。而从目前来看,其中最为关键的,恐怕还是打破在监管者与网络平台运营商和线下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告别了“信息饥饿”,“饿了么”们才能实现更健康的发展。

看过“2017年广东申论热点”

9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