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务员常识判断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黑龙江公务员常识判断检测题(一)
2.有人认为:“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这种观点属于( )。
A.反映论 B.先验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3.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A.当社会形态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会马上灭亡
B.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C.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不受生产力决定
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社会也可以正常发展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 )。
A.社会实践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没有学习过哲学,但仍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一事实表明( )。
A.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没有指导作用
B.只有当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唯物主义或辩证法原理相一致的时候才能作出科学发现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没有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研究不一定需要哲学的指导
黑龙江公务员常识判断检测题答案
1.【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是实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因此①应排在最前面,由此排除选项C、D。A项和B项的区别在于,②和③哪一个应在前。上海浦东的开发在20世纪90年代初,而西部大开发战略是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由此可以判断正确答案是A。
2.【解析】该命题说明了客观物质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因此是一种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因此,正确选项为A。
3.【解析】根据唯物史观,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灭亡,从根本上来看都是由于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造成的。如果旧的生产关系尚能允许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即使与生产力不完全符合,这种社会形态也不会灭亡。这充分地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因此,正确选项为B。
4.【解析】2004年8月22日,在《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因此,正确答案为D。
5.【解析】本题题干给出的事实说明了自然科学同哲学的辩证关系。因此,正确选项为B。
黑龙江公务员常识判断检测题(二)
1.下列有关政务公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切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
B.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
C.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拓宽办事公开领域
D.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便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办事
2.科学发展观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____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A.政治社会 B.经济社会 C.文化社会 D.精神社会
3.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下列各项不属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措施的是()。
A.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以下对我国目前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B.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C.“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高端
D.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问题
5.关于法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表述哪一项不成立( )
A.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法与社会互相依赖、互为前提和基础
B.为了实现法对社会的有效调整,必须使法律与其他的资源分配系统进行配合
C.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调理性、正义和法律统治三者间的有机联系
D.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
黑龙江公务员常识判断检测题答案
1.【答案】A。解析:《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规定,要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倌息,都要向社会公开。故A项说法错误。
2.【答案】B。解析: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是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D【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包括:(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D项不包括在其中,属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
4.【答案】C。解析:“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
5.【答案】A。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社会的产物,因为:第一,社会性质决定着法律的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法的本质。第二,社会是法的基础。第三,制定认可法律的国家也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权利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同时还可以说,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础。故选项A错误。法对社会的调整主要表现为通过法律对社会有机体的疾病进行治疗,运用法律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道德、宗教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由此实现法的价值,发挥法的功能。但是法不是万能的,在某些社会关系领域,法律的控制不是惟一的手段,或者说不是最佳的手段。因此,为了有效地通过法律控制社会还必须使法律与其他的资源分配系统(宗教、道德、政策等)进行配合。正是通过与经济、科技、文化和政治等社会领域,以及政策、宗教、道德等社会规范的互动,法律才得以改造世界,维护人权,由此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社会和谐。故选项B正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充满活力;④诚信友爱;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高度统一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理性的法律制度,
确立实质法治,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其中所谓“实质法治”是指整个社会、个人和组织都要服从和遵守体现社会正义的理性法律统治。理性、社会正义和法律统治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新世纪新阶段科学的法治精神内涵。故选项C正确。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力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所以D项正确。综上可知,A项符合题意。
黑龙江公务员常识判断检测题附答案解析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