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试题解析
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试题(一)
③语言民俗: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典型例证:(1)信仰、巫术(2)手工艺品,服饰(3)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个 C.2个 D.3个
定义:①第三人: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去的人。
②当事人: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要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人。
③无因管理:法律没有规定或者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
典型例证:
(1)小明今年8岁,在与隔壁邻居孩子王林玩耍过程中,被对方用石块敲击头部,致使头部流血,且有较严重脑震荡。小明父母以小明为原告起诉王林。
(2)甲公司对乙公司享有10万元的债权,同时对丙公司承担10万元的债务,甲、丙达成协议,甲向丙转让其对乙的债权以代替债务的履行,甲将债务转让的事实通知了乙。但之后甲、丙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被取消,并且丙没有向乙主张债权。
(3)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李某看到一块庄稼未收割,且以为是小丁的,为避免其损失而帮其收割,结果这块地是老王的。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定义:①象形:文字与事物本体在形状上很相像的造字法。
②指事:在独体象形字上加一不成文字的表意符号或全用抽象符号组成的造字法。
③会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象形字组成的造字法。
典型例证:(1)日(2)白(3)阳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定义:①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所面临的条件和因素是确定的,每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
②风险型决策,也就是随机决策,即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不能预先肯定,每一方案都存在风险,关键在于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③非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所面临的条件和因素是不确定的,每一种决策方案的结果是不可知的,也无法确定其概率。
典型例证:
(1)老张每次都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2)某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这种新产品的价格是一种竞争,通过权衡分析,确定其期望价格为9元。
(3)不懂足球的小王在同学的怂恿下去买足球彩票,小王无奈,就随便买了一张。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l个 C.2个 D.3个
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试题答案
【答案】D。
【答案】B。
【答案】D。
【答案】C。
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试题(二)
【例题】天气:某一地区在某瞬时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中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等)和天气现象(如云、雾等)的综合。下列不属于天气的一项是:
A.明天南京多云,最高温度2℃最低温度 B.外面正在下雪
C.今年冬天的雾日很多 D.昨天下霜了
【例题】紧急避险: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和其他权益免遭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损害第三者合法利益的行为。下列属于紧急避险的一项是
A.张女士下夜班,遇蒙面歹徒欲行不轨,张女士奋起反抗将歹徒打成重伤
B.小李为了救落水女子迅速跳人湖中,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遇水损坏
C.集结号货轮突遇海上风暴,船长为了大家的安全,将货主的部分货物扔进大海
D.王女士在小区里散步,突然窜出一条狗,王女士慌忙躲避,结果将自己的脚扭伤
【例题】定义:
①社会助长:个体因他人的在场而增强了行为的水平。
②社会阻抑:个体因他人的在场而降低了行为的水平。
③从众: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遵从群体中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典型例证:
(1)由于有女友观战,小王今天作战神勇,上演了帽子戏法,并获得了全场最佳。
(2)张灵一直纳闷,明明会做的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出来。
(3)小李力排众议,做了一个后来被证明为正确的决定。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例题】定义:
①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保留一段短暂的时间。
②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
③视觉掩蔽:在某种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典型例证:
(1)面对熟悉的场所,小周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回忆中的情景是那么清晰。就像在眼前一样。
(2)阿姆斯特朗在环法自行车大赛中,骑得飞快,车轮的辐条几乎像消失了一样。
(3)在霞光暮霭之中,火箭腾空而起,逐渐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有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例题】定义:
①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③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典型例证:
(1)今天早上醒来,小王头脑中依然闪现着昨天电视中的画面。
(2)为了控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残害,鲁迅先生形象地刻画了祥林嫂这个人物。
(3)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听到有人在诅咒自己。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l个 C.2个 D.3个
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试题答案
【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是“瞬时或短时的气象要素综合”,C中冬天表达的是长时间的气象要素综合。
【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是维权中对第三方权益的损害,C中的现象属于紧急避险,因为在迫不得已时,损害了货主的合法利益。
【解析】选C。典型例证(1)中是典型的社会助长;(2)中是典型的社会阻抑;(3)中小李力排众议,并没有遵从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与上述三个定义均不符合。
【解析】选B。典型例证(1)不符合上述定义,小周感觉中的现象是“回忆中”,而后像的产生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刺激所具有的瞬时连续性有关;(2)是典型的闪光融合,车轮旋转的频率太快,人们看不到辐条,而是融合的一个平面;(3)不符合上述定义。
【解析】选B。典型例证(l)只是重现原来的电视画面,没有“形成相应的新形象”,所以不符合“再造想象”;(2)是典型的“创造想象”,作为文学创造活动,人物“祥林嫂”是作者为控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残害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3)中的人物不是一个正常的主体,而是一个精神病人,与幻想不符合。
河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试题解析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