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模拟练习
1、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文化的发展应尊重其自身的进化规律
B. 应给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C. 国学的复兴需要解放思想,体现创造性
D. 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其再焕光彩
2、“点击此处设为首页”,这句提示在2000年的时候遍布各个网站。不论中文网站还是英文网站,都会习惯性地在右上角添加上这么一条,生怕电脑白丁们不知道如何设置首页。可2005年之后,这种“善意”的提示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就如同一份报纸省略掉了自己的征订热线一样,大网站们不再过分热情地推荐首页设置。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
A. 网页形式变迁的原因
B. 首页设置的提醒并非善意
C. 如何避免网络陷阱
D. 网络行为更具跟风的特点
3、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相继爆发,使西方标榜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黯然失色,迫使国际社会反思其弊端。目前无论是欧洲推崇的高福利“莱茵模式”,还是美英推崇的完全自由“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均团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过度放纵的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思。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西方发展模式开始走下“神坛”
B、西方两种主流发展模式都已过时
C、全球应反思西方发展模式的失败
D、西方发展模式的弊端是过度放纵
4、社会公正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这段文字说明( )。
A. 社会公正是具体的
B.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C. 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D. 社会公正是有阶级性的
5、政策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人们的主观意志。或者说是人们意志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行政调节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和科学,主要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和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行政调节方法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局限性
B. 政策和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
C. 应该用经济和法律等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
D. 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
答案:
1.这段文字主要谈论了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问题。先说要尊重规律,接着以国学复兴为例,说明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三个时期都是权威破碎、思想禁锢被打破的时段。最后得出结论,文化要繁荣和发展,必须给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A项说要“尊重进化规律”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C项“国学的复兴”只是文段的一个例子,文段着重说的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问题,排除。D项强调的是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与文段强调的如何发扬传统文化不符,可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文段首先给我们提出了一种现象。即:2000年开始不论中文网站还是英文网站,都会在右上角添加“点击此处设为首页”这样一句提示,但是2005年之后,这种提示就消失了,那么,接下来文段所要论述的肯定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即选项A。
3.D。意图推断题。文段采取总分总式结构,首句点明了主题“弊端”,中间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现在西方经济体制确实存在问题,尾句是文章的主旨句,原句是“过渡放纵的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引发反思。”从这句话能够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强调“过渡放纵”的危害,所以选择D 项。C项“全球应反思西方发展模式的失败”不准确,它存在两点问题:1、文段中的现状已经处于反思中;2、它所描述的内涵过于浅显,无法体现写作意图。
4.文段首先指出社会公正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平有不同的认识,接着引用恩格斯的话进行佐证。因此文段主要说的是社会公平的历史性。故答案选B。
5.A。文段主要表达的是宏观经济管理中行政调节方法的运用会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即存在局限性,A项表述与此相符。文段论述的主题是“行政调节方法”,第一句话中的“政策与制度”是作为引子出现的,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排除B、D。C项中的“取代”一词过于绝对,行政调节方法存在局限性,可以用其他调节方法加以补充协调,而不是直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