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题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题答题技巧
一、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重点考查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二者并重。语境分析主要考查通过分析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寻找呼应点的能力,国考中常见的逻辑关系有,解释关系,反对关系、递推关系和联合关。词语辨析主要考查含义侧重、语义轻重、搭配对象、适用范围、词性和句法功能以及感情色彩等辨析角度,考查的词语类型包括实词和成语。
二、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考查考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
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
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
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中公教育专家预测2017 年重点考查主旨观点题,辅之考查细节判断题和其他小题型。
主旨观点类的题注意对材料主题词和行文脉络的把握,主题词主要通过高频词汇和文段关键句中的论述对象来确定,行文脉络在国考文段中主要为转折、因果、总分、分总和并列。
细节型题考生要注意对常见的选项设错类型更为敏感,如:无中生有、正话反说、强加因果、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
三、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考查语句排序和语句衔接两种题型。这两种题型与片段阅读有很大的相通之处,都考查对段落主题词的把握和行文脉络的分析,且所给题目的材料内部结构会更加多样化。总体来看,语句表达看似复杂,其实具有很强的技巧性。
语句衔接主要注意话题和思路的一直性。
语句表达主要注意抓选项逻辑起点,材料行文脉络和标志词,常见的标志词类型有指示代词、关联词、重复词和顺序词。
言语理解题
1.
下列各句中,表达最为得体的一句是( )。
A.我们的新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肯定,由此可见这次尝试是成功的
B.承蒙新老客户的支持和爱戴,产品的销量逐年增加
C.为了促进销售,购买本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人人有赏
D.下午,我将莅临贵单位考察合作事宜
2.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专家们介绍,占地17亩的成都博物馆将与天府广场区域周边建筑风格相融合,具有传统、时尚的成都特色
B.《中共党建辞典》已经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条,这表明我党正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反腐,监督官员廉洁自律
C.从第一声啼哭开始,眼泪便成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点缀,心灵创伤、肉体疼痛等原因都可能使人落泪
D.关于给乙肝病毒携带者颁发健康证的问题,国家相关文件从理论和政策两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详细的说明
3.
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都是意音文字。 。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存。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这些意音文字的共同特征是形与声的有机结合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活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评书艺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
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逐渐从我们视线中消失。
5.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是( )。
A.过于技术化的倾向使得许多学者尤其是研究生只知道分类与统计,却不肯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和下艰苦的思辨功夫,从而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了
B.课程改革的合理性,是指对课程改革活动的一种价值定位和预期,也是根据某种理论或事实的标准与尺度对课程改革活动所做的价值判断和分析
C.近年来大豆净进口量激增是我国粮食贸易结构最为始料不及的
D.自汉字传入日本,随着汉籍的传入,如《论语》、《孝经》等,其承载的文化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浸入大和民族的灵魂之中
言语理解题答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病句辨析。B项中“爱戴”用词不当,“爱戴”指敬爱并拥护,一般用于指人,不能是产品,应改为“厚爱”。C项中,“人人有赏”用词不当,地位高的人给地位低的人称为“赏”或“赏赐”,这里明显不存在地位高低的等级区别,应改为“人人有奖”。D项中,“莅临”是下级对上级光临时使用的敬语,不能用于自己。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D
解析:
本剧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D项对应不当,应改为“从理论上作了详细的说明,政策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他三项语句表达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语句填空题。
文段以空格处为界,前面一部分展示意音文字的案例,后半部分陈述现在只有汉字存留的现象,所以需要一句能够承前启后的过渡语句。选项中,B选项与后半部分内容重复,所以不选。D选项则提到整个文本没有涉及的拼音文字,所以也不正确。
C选项其中内容涉及的是意音文字的特点,而整个文段没有谈及特征的意思。而A选项则是对前文的一个起承转合,能很好的起到过渡作用,故正确答案选A。
4.答案: D
解析: 该题属于B(理解)能力层级的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A.“今后”意思是从今以后,此处是指李劼人在他后来的文章中用评书话语写作,用在这里不恰当;B.“从而”,连词,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表因果关系,原句表假设,“从而”用在这里不恰当;C.“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这里说熊猫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不恰当。用排除法,故选D。
5.答案: C
解析:
分析各选项可知,C选项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C项中始料不及的主体应为“我、我们”等人称性词语,而非“我国粮食”。应该是“近年大豆净进口量激增这种现象是我国粮食贸易最为始料不及的”,而不是“近年大豆净进口量激增是我国粮食贸易结构最为始料不及的”其他选项没有错误,故此题的答案为C。 />
猜你感兴趣:
1.言语理解逻辑填空解题方法
2.行测言语理解的答题技巧
3.言语理解例题附解析
4.言语理解常见选项设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