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语言理解
行测语言理解:段落分析
谈到段落分析,首先必须要谈的就是主旨句。但是我们要知道,主旨句的位置可能是首句,或者在中间,或者在结尾。所以不要永远只看首句或者尾句。主旨句在哪个位置是根据文段的文意,或者写作的逻辑确定的,在哪个位置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抓住关键的牛尾巴,把握主旨句的基本特征,即能够涵盖全段文意的句子,就OK了。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你们看到具有这种特征的句子,就马上能判断出是主旨句。有的文段没有主旨句,则需要自己做出归纳概括,自己提炼。
其次要说到引语。它通常指文段的第一句话。它的作用常常是引入话题。引语具有明显的基本特征,就是陌生话题的开启,或者是一个概念阐述。当然,在某种情况下,引语就是主旨句。所以请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引语。因为它大致告诉接下来文段的意思走向。很多人忽略了这点。
第三,要说到作者或者说命题人的显性与隐性。也就是说在这段话里,作者是站出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假借专家或者类似据说这样的模糊词语,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把握作者的显性与隐性,对于判断文意,揣摩作者意图十分重要,特别是细节理解题。
第四,要谈到文段逻辑架构的梳理。你要理清这段话在总体上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还是顺承关系,还是因果关系等等,这点很多人已经讲过,我不再赘述。记得有一道题,就是中国科学家找到了与火星最为相似的环境,是中国的沙漠什么的,那道题,一共就两句话,顺序不同,选项马上发生变化。
第五,对文段中重点词语的把握。所谓重点词语,一是重要概念,二是高频词,三是重点关联词语。这个主要是有助于我们快速把握文段主旨,特别是词语理解,很有必要。重点关联词主要是为了把握文段逻辑架构。
第六,谈谈到文段的标点符号。很多人往往忽视这个。标点符号的重要性,用的最多的就是分号和冒号。分号表示并列。冒号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句号才标志着它的结束。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就是句号和逗号。这两个符号用的最多。句号和逗号的作用不用我多说,就是表示停顿和更长的停顿。这没毛病。但请大家注意:句号不代表着一层话的结束,而逗号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前后句子内容上的一致性。在国考中这种状况出现的很多,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否则肯定会扰乱你们划分段落层次。
最后做个总结,段落分析是对整个文段的综合梳理,虽然我说了这么多,但在考场上,其实都是一个流畅的过程,瞬间一气呵成。只有进行段落分析,你才能准备把握文段意思,而做完段落分析,你也就明白了文段的意思,再接下来做题,只要做好选项甄别,基本这道题就OK了。再交代一句,我们在考场上肯定不能一板一眼地按照规定程序来。因为没有时间,一道题,基本上读一遍,再看一遍选项,就要选答案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在课下的练习,一定要养成思维定势,这样在考场上就能尽量保证不产生技术变形。
行测语言理解:弄清语意轻重
说到行测言语中的逻辑填空,一直是让考生们非常头疼的题型,逻辑填空从头到尾只有两大考点,一个是分析语境,而另外一个就是词语辨析,词语辨析会考察含义侧重、语意轻重、词义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搭配对象、适用范围、词性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重点来看一下语意轻重的相关问题。
语意轻重是指词语意思很相近,但是词语的请重点却有所不同的;比如,我们看一下,指责和斥责,轻视和蔑视哪个更重啊,这个我想大家都能辨别出来,斥责比指责更重,蔑视 比轻视更重。但是有的同学会发出疑问,老师,那到底这道题是填一个语意轻的还是语意重的呢?怎么看这道题填轻还是重的词语呢?这里面有两个方法,首先看标志词,一方面看关联词,如果出现甚至、更、还这种关联词,那么这些词语的后面要比前面的语意要重一些;另一方面看代表词,如果出现一些、有些、稍微、颇、可能、或许、未必这种词语的时候,对应的空应该填一些语意轻一些的;如果出现所以、肯定、猛烈、必然、一定这种词语的时候,对应的空应该填一些语意重一些的词。举个例句:那些经典的文章可能存在某些()A错误、B瑕疵。这道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分析一些题干,题干中出现了可能、某些这样的词汇,那么应该填一个语意轻一些的词,瑕疵比错误语意轻,所以这道题应该选B。第二个方法是语义判定法,有时材料中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代表词和关联词,那可以根据语义来判定,举个例子:专家()我们,如果不好好爱护环境,那么环境会反过来惩罚我们……;A.警告、B通告;这道题的语义我们可以发现说的是当今非常严重的环境,应该是语义比较重的,所以应该填一个语义较重的A警告。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生们不仅要知道这个词语是轻的还是重的,重点还是要找到语境的关键点,从而辨析出来应该选什么词语;总之,对应逻辑填空,希望考生们能够多积累,多总结,多分析,这样才能把逻辑填空的正确率提高上去。
行测语言理解:阅读重点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有一种大的题型叫做言语理解与表达,其中又可以分为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那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跟大家说说片段阅读中主旨观点类的题目,这一类题是片段阅读的重点题型,所以掌握好这一部分非常关键,而在这种类型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段中出现的关联词来快速的解题,今天重点讲解两类关联词:表示因果和转折的关联词。
首先是表示因果的关联词,我们都比较熟悉,常出现的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所以……等,当我们在题干中发现这样的关联词后,就可以快速确定文段的重点了,一般来说重点是在我们的结果部分,但是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如之所以……是因为……,这个关联词出现的时候,重点在原因部分。结合具体的题目感受一下:
例1:唐卡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自吐蕃王朝兴起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它的题材除宗教外,还有历史和民俗的内容,故又被称为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所以,想要了解西藏的历史,除正襟危坐地阅读严谨但略显呆板的史书外,你还可以选择一种惬意和愉悦的方式——欣赏唐卡,与众多的古人对话,想象曾经的历史事件,体味藏族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了解独特的藏族民俗,这是一个让历史变得立体可感的过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唐卡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惬意轻松的了解西藏的方式
B.唐卡中记录了独特的藏族民俗和曾经的历史故事
C.唐卡是了解西藏文化和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绘画形式
D.唐卡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且历史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中公解析:在这段文字中,题干中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所以”,那么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就是“所以”之后的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可以了解到,它重点是说我们可以选择欣赏唐卡这种方式来了解西藏,所以答案选择A。
其次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比如然而;却;虽然……但是……;实际上;事实上;其实等,这些关联词都是表示转折关系,那么我们转折关系的重点一般在转折之后,对其进行概括总结,选出答案。
例2:很多经济学家预计,印度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前途光明,因为它将逐步收获“人口红利”。未来十年,印度的就业人口将增长26%。这些年轻劳动力将显著降低人口的抚养比,从而提高储蓄率,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但年轻人口转化为劳动力的前提是在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提供足够的培训。印度欠缺的也正在于此,研究显示,尽管每年新增劳动人口1280万,但印度每年仅能培训约310万人,只是新增人口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红利”能推动经济起飞
B.出生率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C.高出生率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D.教育资源欠缺最经济发展
中公解析:本段文字首先介绍了人口对于印度发展有利的一面,一个“但”,表示转折,之后论述的是教育对年轻人口转化为劳动力的重要影响,所以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