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逻辑填空题要“双管齐下”
1. 学会以题解题
考生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找出逻辑关系,找出对横线处有提示和限制作用的词句,进而判断出横线处的最佳答案。考试中最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对比关系、并举关系、解释关系、顺承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等。
例: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______,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结果平稳。【2014-国考-21】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突发性 B. 周期性 C. 反复性 D. 时限性
中公解析:此题共一空,第一空所填的词语,不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常识或主观偏好来选的,而是从文段上下文得来的。根据横线后“通常是短期的”这句话,可知在强调时间短,所以选择一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就可以了。故答案选D。
2. 学会借题积累词汇
逻辑填空毕竟是围绕词语设置选项的,所以词汇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少同学觉得汉语词汇太多,无从积累,事实上,考试中出现的通常是我们常用的实词和成语。只是我们很少关注这些词语间的区别,造成做题时举棋不定。积累词汇,不是去背词典,而是在平时认真对待我们做的每道逻辑填空题,来积累常考词汇。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围绕题中的一个空,可能出现两个、三个或者四个词语,我们需要注意这些词语间的异同是什么。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关注词语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更要关注词语的适用范围(词义范围大小、适用对象)和词义侧重。只要我们每题都这么认真地积累,相信最后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片段阅读重在题干分析
国考中,片段阅读的文段相对较长,阅读量大,不少考生为了提高做题速度而囫囵吞枣;还有部分考生,用所谓的“捷径”做题——只看关联词,这势必会影响我们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读完全文,在充分把握文段信息的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考试中,我们确实没有时间逐字逐句地精读,势必要快速略读,但是我们如何同时保证正确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准备阶段进行充分锻炼,训练两点能力:1.快速找出文段的主题词;2.快速准确划分文段的结构。
主题词,就是文段论述的主要话题,通常是文段中的高频词汇。找出文段的主题词能帮助我们了解文段内容大意,如果文段内容都不清楚,选择答案时思路肯定是不明晰的。尤其是针对主旨内容题、态度观点题,如果一个选项中连主题词都没有出现,通常就意味着这个选项偏离文段主题了。
准确划分文段结构,是帮助我们明确文段的侧重点所在。通常的文段结构有:总分结构、转折结构、递进结构、假设结构。总分结构重在总的部分,转折结构重在转折后,递进结构重在递进后,假设结构重在所假设的条件。结构清晰了,把握住文段的重点,对其进行同义转述就可以了。
例:①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②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从和重点设施发现警报。③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2014-国考-57】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
B. 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 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
D. 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现有效的地震警报
中公解析:快速通读题干,发现因果关联词“因此”,所以题干结构是:①︱②‖③,重点②③,二者是解释关系,主要是围绕“地震波”“警报”展开,所以二者是文段的主题词,所以正确答案必须包含且全面包含主题词,故直接排除A、B、C,二者涵盖主题词不全面。C项是迷惑项,它不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转述,其中“无线电波技术”在重点句未涉及,属于无中生有,可直接排除。故答案为D。
总之,在有限的复习时间,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查漏补缺,精益求精。言语题是我们都能读懂、理解的题目,但千万不要让它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题”。如果对这一部分进行认真复习和准备,它将是行测最容易突破的专项之一,也将是行测成绩的主要拉分项之一。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备考技巧:关于语文重要性的看法
在公务员备考过程中,大部分考生对于行测似乎是这样一种态度:大家普遍觉得数量运算很难,但还是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技巧;觉得资料分析部分的运算繁琐,仍然乐此不疲地去训练;觉得逻辑推理部分很有趣,尽管不能完全明白,还是努力尝试去理解。而对于言语理解部分,却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我们回忆一下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我们耗费在语文上的学习时间似乎是其他科目的零头。本来嘛,我们都是中国人,汉语是母语,这有什么可学的么?而且语文还有什么难懂的知识点么?于是大量的考生都把精力投入到了其他部分的复习当中。
《无间道》中有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学习就是这样,你重视它,投入多,才有产出的希望,就像种地,不播种如何收获呢?在最近的教学中,中公教育专家发现有很多同学反映这样的问题:“老师,行测卷子根本做不完,因为字数太多了,读题都读不完。”的确,平时根本不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能期待自己阅读速度的提升呢?我们想想,行测试卷对于阅读量的要求是整张卷子的字数在一万五千字左右。其中言语理解和定义判断题目每道题在200字左右。很多同学只是浏览完题目就需要1分钟的时间,更遑论做题了。所以对于阅读速度慢的同学,做不完题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我们平时忽略对于言语理解部分的训练和阅读速度的训练,那么到考试的时候就要付出代价。
而且,语文能力不止决定着你的言语能力,还会影响我们对于逻辑判断题目的求解,甚至会对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产生影响。因为数学题还是要用中文来出的,其中对于各种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也需要去理解,去揣摩。语文能力强的人能够更快速地看懂题目,找到等量关系,这对于我们快速求解数学题目也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言语理解,更宏观一些叫做语文能力,是我们备考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这种能力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做阅读训练,多读多想才能有所提高。希望同学们能有意识地多读些报纸,或者其他读物。不仅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更可以了解时事,开阔视野,提升个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