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笔试文化综合政治考点预测
1.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叫何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世界是否是可知的,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重点内容分2: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重点内容3: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重点内容4: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重点内容5: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重点内容6: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重点内容7:规律的概念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按规律办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人们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规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重点内容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或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或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重点内容9: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旧事物:指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哲学意义上的新事物和旧事物并不是以事物出现的时间早晚来界定的,而是以其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来进行区分的。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