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专练题附答案
江苏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专练题(一)
2.亲亲相隐”原则是( )在法律上确定下来的。
A.春秋时期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3.下列法律中不属于汉律六十篇的是( )。
A.《朝律》 B.《九章律》
C.《傍章律》 D.《金布律》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
A.《禹刑》 B.《唐律》
C.《法经》 D.吕刑》
5.清政府在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
A.《大清律例》 B.《暂行新刑律》
C.《大清现行刑律》 D. 《大清新刑律》
江苏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专练题答案
1.C 【解析】邓析的“竹刑”:即子产铸刑书之后,郑国大夫邓析于公元前502年自行修订的郑国的法律,书于竹简之上,称为“竹刑”。晋杜预于《左传》注中说:邓析“欲改郑所铸刑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称竹刑”。 邓析的“竹刑”最初属于私人著作,但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后来邓析因为政治纷争,被执政者杀害,但由于他私收门徒、传授法律,他的“竹刑”仍在郑国流传,并为执政者所接受,进而成为官方的法律。《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将法律条文铸在刑鼎上,公布与众,史称铸刑书。使郑国在向封建制转形的道路先迈了一步,这是中国法律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中国奴隶制法律形式的结束和封建成文法的诞生,拉开中华法系的序幕,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成文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晋国的“铸刑鼎”,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之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宋国的“刑器”,是宋国在战国末期公布的成文法的载体。本题考查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指郑国子产铸刑书,他打破了“临事制刑,不预设法”,“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旧传统,通过公布成文法维护了新兴地主官僚的利益,推动了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故本题选C。
2.B 【解析】亲亲得相首匿,即法律允许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等罪以外,有罪应互相首谋藏匿、包庇犯罪,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此类容隐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法律责任,这种主张源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下诏宣布正式确立此项制度,根据这一规定,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犯罪,还可以通过上请减免,其他罪不负刑事责任,自此以后为后世封建法典所沿袭并不断发展。代表法律儒家化的这一原则,在汉初有所体现,汉武帝以后,逐渐在司法过程中普遍使用,至汉宣帝正式确立。故此制度不是春秋时期、唐朝、明朝所确立。故本题选B。
3.D 【解析】汉律六十篇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汉朝建立以后,高祖深感“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故命令丞相萧何参照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所谓《九章律》。《九章律》在秦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6篇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3篇而成。《九章律》是两汉的基本法律。惠帝时,叔孙通为补充《九章律》所未涉及的官秩,仪品之制,编定了《傍章律》18篇;武帝时张汤制定《越宫律》27篇,以规范宫廷警卫诸方面的事项;赵禹制定《朝律》6篇,明定朝贺制度。以上四部分律,合为汉律60篇。《金布律》是秦律之一,是关于货币财物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汉代法律有《金布令》是皇帝发布的涉及货币财物管理的诏令,不属于《汉律》六十篇。本题考查《汉律》六十篇的主要内容,它们都是汉朝的基本法律。《金布律》是秦律18种之一,是汉以前秦代的行政管理法规,故本题选C。
4.C 【解析】《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共有6篇,分别是《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它是战国初期魏国李惺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故本题选C。
5.C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一部专门刑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上的专门刑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2编,共53章,411条,另附《暂行章程》5条,与中国传统法典在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不同。故本题选C。
江苏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专练题(二)
1.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 )。
A.五善 B.五刑
C.五听 D.五过
2.秦朝把杀伤、盗窃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称为( )。
A.公罪 B.家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
3.唐朝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为( )。
A.刑部 B.法部
C.御史台 D.大理寺
4.明朝创设的耻辱刑是( )。
A.发遣 B.充军
C.廷杖 D.枷号
5.在抗日民主政权后期制定的各种宪法性文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A.《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江苏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专练题答案
1.C【解析】“五听”是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运用察言观色的办法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这五种方式具体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故本题选C。
2.C【解析】公室告,秦朝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公室告”。故本题选C。
3.D【解析】大理寺,职掌中央司法审判权,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对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案件有重审权。故本题选D。
4.D【解析】枷号,明朝创没的耻辱刑,它使犯人在监狱外带枷示众,受尽羞辱和痛苦。故本题选D。
5.B【解析】是抗日民主政权制的《施政纲领》的代表,规定了保障抗战、加强团结、健全民主、发展经济、普及文化教育的“二三制”政权组织形式和保障人权等内容。故本题选B。
江苏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专练题附答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