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项习题
教师《高中语文学科》专项习题:
B.《钴镯潭记》
C.《洛神赋》
D.《雁荡山》
2.名著导读课上,教师用幻灯片为学生呈现了下面一段话,让学生利用知识积累完成填空。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从①《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②》里男主人公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三国演义》里③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从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里鲁滨逊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④的精神。
学生应给出的正确答案是( )。
A.吴承恩骆驼祥子诸葛亮坚毅
B.施耐庵骆驼祥子关羽忍耐
C.吴承恩茶馆诸葛亮机警果断
D.罗贯中茶馆关羽勇敢无畏
3.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某专题设置了《儒学飞人》《澳星风险发射》两篇文章,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 )。
A.小说与戏剧
B.诗歌与散文
C.新闻与传记
D.语言文字运用
4.教师在教学完《逍遥游》后,引导学生对“其”的代词用法进行归纳分类,下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未有知其修者
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为其设计的板书,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曲线与坐标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展现了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
B.采用曲线与坐标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现了课文的脉络.满足了学生的视觉要求
C.采用曲线与坐标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融合了作者的两条行文线索:行踪线索和感情线索
D.这则板书形象直观、形式新颖,体现了板书设计一定要具有视觉美感的要求
6.在教学完高中语文课文《氓》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试比较《氓》《关雎》《静女》(投影《静女》全诗)等《诗经》中的传统爱情名篇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或相似点或就其中某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各小组各评出一份优秀作业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展示栏中。
以下对这一教学活动的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深刻理解《氓》的表现手法
B.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诗经》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C.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扩大对《诗经》不同主题篇章的理解
D.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比较阅读,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7.教师在班级里每个月会根据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观点举行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如“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B.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C.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D.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8.以下教师对选修课程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为选择性课程,选修课的设计就应从个别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设计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
B.学生的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
C.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
D.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
9.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有一道“研讨与练习”题,第一题是“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 )
A.知识系统
B.练习系统
C.助读系统
D.范文系统
10.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
问题:
教师甲: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两支曲子,分析哪些曲词最具有表现力,最传神地表达了莺莺的情感?
教师乙:在不同场景中,曲词是怎样表现莺莺的心情变化的?
合作探究的方法:
◇评论:把握鉴赏要点,如意象、情景交融、修辞等。
◇再创作:交待改编依据,将某一曲词改编为现代短剧或散文。
◇美读:有感情地朗读。
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有别的方法就更好),鉴赏课文中的曲词。
以下对其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师甲的提问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针对性
B.教师乙的提问更好,简练有效,针对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要点
C.教师甲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析,提问更有效
D.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了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
11.阅读下面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对课文《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设想,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不拘泥于传统的文本解读,不强化教师的权威,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结合作者"-3时的处境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课堂教学由三个环节构成:
[B]一、自由诵读,感知全文内容,感受朱自清的语言艺术
1.诵读你最喜爱的段落:2.品味你最喜爱的句子。
[C]二、深入讨论,走进朱自清的精神世界
问题1:朱自清先生缘何“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请结合文本和你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谈谈看法。交流讨论,由第一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问题2:朱自清先生正在享受月色下的诗意世界,怎么又“突然想起”六朝采莲的事情来了?交流讨论.由第二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问题3:由我们前面的讨论,你能否从两个“忽然想起”前后,理出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三个荷塘?思考这三个荷塘有什么不同?分别代表了什么?交流讨论,由第三小组整理陈述观点。
[D]三、自由表述,再现心中的荷塘月色。
1.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描述朱自清先生文中“月下的荷塘”及“塘上的月色”。
2.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你会用哪一种绘画形式来表现《荷塘月色》,油画?素描?水彩?水粉?水墨?
通过这三个环节,使学生由对语言艺术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对作者精神世界的理性认识,再回归到自己的审美体验。
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的生成性、开放性,在课堂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个性与文本对接,力求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交流的收获,描述的成功,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
关于这段教学设想,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要求
B.阅读是学生获得对文本初始体验的重要途径。设计学生自由诵读,尊重了学生的初读体验,使学生实现了与文本真正的对话
C.这个环节以第一个阅读环节为基础,在学生感知全文后,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两个“突然想起”,把握文脉,顺着朱自清先生的思绪,走近文本的核心,走进朱自清先生的“三重世界”
D.通过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转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绘画能力。体现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共性联系
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时候,设计了讨论、探究、比较三个环节。首先指导学生查《现代汉语辞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讨论“小乔初嫁了”中的“了”是读“liao”还是读“le”,“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华”究竟读“hua”还是“hua”,“一樽还酹江月”中的“还”是读“hai”还是读“huan”,并说出理由。其次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理解“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风流”一词的具体含义,并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诗句中的“风流”进行比较。还让学生比较两个版本中“樯橹”与“强虏”的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樯橹”一词更有文学味。
以下对这则教学过程设计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来解决未知的好习惯
B.这则教学设计突出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借助工具书,认识词中的重要字音、字词
C.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D.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蘩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周冲——蘩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教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投影)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年前到27年前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水平的高超。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的一段教学过程,以下有关这段教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个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
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故也总是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品出个中滋味来
C.找对语言点后.教师适时引入补充资料,体现了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D.若全让学生品味“三十年前”,则学生会因为资料的匮乏很难品出什么,而教师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表”,恰当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链接的材料补充了文中的空白,为学生的理解搭了桥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师:我们在上课之始,说到古人的读书方法是“因声求气”,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来体会文章的规律。现在我们把课文的每一段都已经分别诵读了一遍,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诵读课文,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悟。看一看谁的感悟多。
(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读完之后,学生纷纷举手谈自己的感悟)
生1:本文表面写的是阿房宫,实质是表达“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观点。
师:这正是赋体的特点之一:体物写志。(板书“体物写志”,然后简单地加以解释)
生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生3:句式也有特点,大量的四字句、六字句,使节奏感非常强。
师:这正是赋体的第二个特点:铺采摘文。(板书“铺采摘文”,然后简单地加以解释)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屏幕,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赋体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通过诵读的方法学习了这一篇千古名文。在反复诵读中,我们对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有了深刻透彻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反复地诵读,希望今后的早读课上,同学们能放声地诵读文章。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全文)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房宫赋》一课时的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达成总结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的目标,体现了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
B.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并领悟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从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形来看,大家很好地掌握了赋体的特征
C.如果学生不能了解赋的问题特点,在阅读中必然难以读出应有的节奏感.故教师应把对赋的教学放在教学之初,而不能放在结束部分
D.在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诵读课文,这体现了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诵读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15.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1)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
(2)教师对语段进行语法分析。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材料,一定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下面我们再来对这段文字进行一下语法分析,来进一步理清句子的层次。(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打出语法分析)
(3)朗读文段。
(学生思考1分钟后)
师: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段时的一段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
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高中语文学科》专项习题答案:
1.【答案】C。解析:山水游记类散文即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诸如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情和山川形胜等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的文章,A、B、D都是著名的游记散文。C项《洛神赋》是曹植的一篇抒情性散文,故当选。
2.【答案】A。解析:考生解答这类题,不仅要准确识记作家、作品,还要对作品的主题内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所了解。《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性作品。老舍的《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通过描写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集中表现智慧和忠诚的代表人物。《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男子汉形象。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的正确区分及中外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作品体裁的识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教学目标“新闻与传记”系列指出“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题干中《儒学飞人》《澳星风险发射》是两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4.【答案】B。解析:A、C、D都是代词,B项,“其”是“抑,或许”的意思。故B项当选。
5.【答案】D。解析:板书设计除了要具有视觉美感还要布局合理,最主要的是要能够为文本教学服务,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板书都一定要具有视觉美感,但所有的板书一定会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好的板书首先要抓住课文重点,理清教学脉络,深入浅出;其次要布局合理,脉络清晰;最后要简明概括,美观醒目。故D项说法有误,当选。
6.【答案】B。解析:A项说法片面,通过题干中“《诗经》中的传统爱情名篇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或相似点”可知,教师设计这一作业的目的是要将学生的思考由课内引向课外,加深对《诗经》的理解,而不能片面地说是对《氓》的理解。C项说法错误,《氓》《关雎》《静女》都是《诗经》中的爱情名篇,故不能说主题不同。D项对意图理解有误,教师虽然涉及写作,但主要目的不在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中“表达与交流”的目标。辩论属于口语表达的一种,A、C、D三项均是口语表达与交流应达到的目标,B项是书面表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实施建议的准确识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故可知正确答案为A。
9.【答案】B。解析:练习系统又叫训练系统、检测系统、作业系统,是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其重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实现语文素养全面发展。教材中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探究·练习”是教材练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答案】D。解析:从二者的提问可以看出:教师甲的提问较为笼统,比如“分析哪些曲词更具有表现力?”但究竟何为“更具表现力”?有些学生还不是十分清楚。学生拿到问题后往往会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但由于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存在不愿冷场的心理,所以可能就会借助参考书的内容来应对老师的提问。
而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则更强.他提供给了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体现了学生共同劳动的成果。学生在回答问题会时常有创造性表现,能使整堂课的质量有所提高,会延伸教学内涵,更容易使教学达到高潮。
11.【答案】D。解析:“提高写作能力和绘画能力”说法有误。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要求学生用简明清晰的语言描述文中的景物.引导学生理清“月下的荷塘”这一段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并抓住“塘上的月色”这一段中精确而传神的动词,来检查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内容的熟悉及掌握程度,并为背诵做准备。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转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月下荷塘”的意境,也使学生将阅读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品味和精神品质。
12.【答案】A。解析:通过分析所给材料不难发现,教师在讨论、探究、比较三个环节主要强调了学生通过查辞书、翻资料来自主完成探究学习。故教学目标应为A项。B项学习重要字音、字词不符合高中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C项说法片面。D项说法太笼统,欠缺针对性。
13.【答案】B。解析:B项说法太绝对。并不是所有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都能够让学生产生陌生感和新奇感.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容易忽略的知识点都值得学生去品味,值得教师去把握。这个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的且容易忽略的知识点必须是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知识点。
14.【答案】C。解析:从这一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在这一节课的最后,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并领悟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从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形来看,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赋体的特征。这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在上课之初就把赋体特征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那种情形下,学生最多能记得两个特点是什么,而无法真正地感受到这两个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而这位教师巧妙地将赋体的特征放于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中体会,从而顺利总结得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文体特点。
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顺利地达到考试的要求,而且可以超出考试的要求,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5.【答案】C。解析: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意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其思维并未迅速随着教学情境的切换而随之转换。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而思考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而言,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必须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
思考时间如果偏短,学生的思维必然无法展开与深入,势必失之于肤浅散漫。这样,学生就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教学呈现支离破碎的状态。这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紧凑,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但也因为过于追求紧凑、热闹,导致思考时间或过短或缺失,容易形成走过场现象。
看完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