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含答案(2)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第四,素质教育是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2.D【解析】《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潜能,尊重学生个性都属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C【解析】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4.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因材施教的认识,教师顺应孩子天性.针对不同气质类型采取针对性培养教育策略,让其扬长避短,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
5.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6.B【解析】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就是教育的公共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我国境内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7.B【解析】考查考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根据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具有教书育人、服务育人、领导管理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能力的职责。所以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理,要出于关爱学生的目的。故选B。
8.A【解析】考查考生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了解。《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故选A。
9.A【解析】考查考生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作为班主任对于任何侵犯学生隐私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
10.B【解析】考查考生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规定,被免予起诉、免除刑事处分或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劳动教养或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方面享有与其他未成年人同等的权利。教育、劳动部门及有关单位应依法予以保障。故选D。
11.B【解析】考查考生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了解。《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承担的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张老师按名次排座位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故选B。
12.C【解析】考查考生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了解。为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抵制可能出现的来自学校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侵权行为,教师法赋予了教师申诉的权利,并对申诉权利的行使以及对申诉的处理作了原则的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
13.A【解析】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中“关爱学生”的认识。老师的威信源于学生对其的尊重,学生为什么对其尊重,是因为作为一个好老师的目的和行为都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14.B【解析】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认识。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语言得体,举止文明。
15.B【解析】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认识。教师要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漫画中描绘的教师心里天秤的两端,一边是利益,一边是教育信义,利益远高于教育信义,导致教师不良形象。
16.C【解析】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认识。“取法乎上”指效法于精湛、高超的学识、技艺等,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潜心钻研业务,勇于创新。
17.A【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门捷列夫是19世纪俄国化学家,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
18.D【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亚历山大·贝尔是一位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发明者为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他被世界誉为“电话之父”。
19.C【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只有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才是45度。
20.C【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1.C【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22.B【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李贺被称为诗鬼。
23.A【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冼星海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我的祖国》是诗人乔羽和作曲家刘炽合作完成的;《天路》这首歌始创于青藏铁路开工之际,作词屈塬,作曲印青。
24.B【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盂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
25.C【解析】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徐悲鸿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26.B【解析】考查考生对电脑知识以及应用软件的掌握。Cooledit是多轨录音和音频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Mindmanager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Photoshop属于专用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软件。
27.D【解析】考查考生对电脑知识以及应用软件的掌握。图片和自选图形是同级按钮。
28.C【解析】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此项推理否定后件能够推出前件。
29.B【解析】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此项推理前件与后件有交集。
二、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素质教育要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材料中的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正是对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
(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做主体需求、能够主动发展;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该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物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当学生给出解答时,该老师还及时表扬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见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力的人。当有学生踩死蚂蚱的时候,该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安慰学生,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
(3)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师观。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途径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材料中该教师的角色正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31.【答案要点】何老师开始向家长告状的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后来的做法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材料中何老师对学生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以后,收回了向家长告状的话,在第二天表扬了小龙,并在之后让他负责卫生。及时表扬他,体现了何老师对小龙的关爱,促进了小龙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材料中教师从小龙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他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很快小龙学习上和品德上都有了提高,这充分体现了何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小龙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总的来看,何老师从最开始对小龙批评教育到要去向家长告状,最后在见到家长后改变初衷,并在之后对小龙进行以表扬为主的教育这样一个过程中,关键是教师要关爱学生。只有在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采取合理的做法进行最佳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应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与家长进行平等、恰当地沟通,而不是向家长告状这样的形式。
32.【参考答案】(1)因为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客观存在的,另一半将随着观者的性格情趣和观点态度而展示出不同的面目。
(2)对于极客观的东西,它们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情趣和性格的差异呈现出迥异的面目.其主观成分的缘由是观者的主观色彩知觉,对于文中的客观事物古松.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种人群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主观色彩认知——实用态度、科学态度、美感态度;比如,对于生活中极客观的茶壶,实用主义者研究它的生活实用价值,可以用来泡茶、解决口渴问题。商人会考虑到做茶壶买卖是否会带来利益;养生家会考虑茶壶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其化学成分,用此类茶壶泡茶是否有益身体健康;艺术家则会将全副精神倾注于茶壶本身,不计实用、不推求关系、条理和因果,只是直觉地感知它的形式、花样、颜色的优美。
观者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用三种不同的感知——实用态度、科学态度、美感态度,使得客观东西的形象带有主观色彩。
三、写作题
33.【分析】(1)审题
·审文体——议论文
·审题型——材料作文
·审要求——字数要求
(2)立意——确定文章的观点/中心思想
材料中表面上让考生选择“学高”重要还是“身正”重要,其实根据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建议考生立意时两方面都兼顾,分别强调两者的重要性,不要偏颇!
(3)选材
从阐述原因、举例子、反面论证、援引观点等方面进行搜索材料。
(4)布局即议论文的结构
猜你感兴趣:
1.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带答案
3.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4.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