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计算机三级信息管理技术难点知识
考点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在Smalltalk语言中,最早出现了面向对象的说法。面向对象方法从客观事物中构造软件系统,它运用了对象、类、继承、封装、聚合、消息传递和多态性等概念描述软件系统。其中封装、继承和多态是类的三大特性。
对象是类的实例,它是系统的基本单元,从客观存在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而来。对象包含属性等静态特征和方法等动态特征。
在类与对象之间有四种关联方式:
(1)通用-特定结构。描述对象之间的分类关系。
(2)整体-部分结构。体现对象之间的组成关系。
(3)实现连接。表示对象属性之间的静态联系。
(4)消息连接。反映对象行为之间的动态联系。
消息是系统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是对象之间的通信机制。提供服务的对象负责消息协议的格式和消息的接收,请求服务的对象提供输入信息,获取应答消息内容。在面向对象中,消息常常通过函数调用来实现。
例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聚合、 【1】 和 【2】 等概念构件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答案:【1】消息传递,【2】多态性
考点2:OMT方法
OMT方法需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系统:
(1)对象模型。代表系统静态结构。
(2)动态模型。反映系统时间顺序操作。
(3)功能模型。表现系统对象内部状态关系。
OMT方法支持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开发,其开发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系统分析。将用户需求模型化,在需求人员和开发者中间建立一致的模型,为后面的设计提供一个框架。
(2)系统设计。决定系统的系统结构。一般将系统分解为几个子系统,将对象分成可以并行开发的对象组。
(3)对象设计。反复分析,产生一个比较实用的设计,并且确定主要算法,对象代码等。
例 OMT方法支持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开发,其开发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A.对象设计、动态设计和功能设计 B.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对象设计
C.对象设计、模块设计和进程设计 D.服务设计、对象设计和结构设计
参考答案:B
第二章 预先定义与原型化的区别
概述“部分所涉及的考题的分值在本章中所占比重为15%,属于非重点考查对象。
考点1:原型化概念
原型化方法是一种逐步地、迭代地完成需求定义的策略,是一种动态定义系统需求的技术。预先定义系统需求的某些缺陷导致了原型化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回顾各种系统开发方法并结合实践经验可知,在开发过程中提高生产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解决需求定义问题,如果用户需求没有分析清楚,系统提供的服务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那样就根本谈不上应用好的设计、测试、复审等技术以及它们能给系统开发所带来的效益。
需求定义的一种变通的方法是获得一组基本的需求后,快速地加以”实现“.随着用户或开发人员对系统理解的加深而不断地对这些需求进行补充和细化,系统的定义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是一开始就预见一切,这就是原型化方法。
例 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表明,原型化是一种开发策略,它有利于实现系统的( )。
A.需求定义
B.结构设计
C.程序编码
D.运行维护
参考答案:A
考点2:预先定义与原型化的区别
预先定义(也称严格定义)的方法要求在任何的设计、实现或使用系统之前,预先定义所有的系统需求。而原型化方法则首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抽取和描述,快速地构造一个最终系统的、具有初步能力的工作模型,并逐步细化与扩充。
预先定义的方法试图仅仅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和图形文档技术来建立一个最终完备的需求规格说明,实际上这会遇到很多困难。原型化方法则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的业务处理来说,需求定义几乎总能通过建立目标系统的工作模型来很好地完成,而且认为这种方法和预先定义的方法比较起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例 原型化是指用户的需求被提取、表示,并快速地构造一个最终系统的、具有________能力的工作模型,随着项目的进展,模型被逐步地细化和扩充,直至系统建设成投入运行。
参考答案:初步
考点3:原型化方法的几条重要结论
原型化对解决现实世界的事物处理系统是高效率的,它的成功就在于既简单而又高雅,起点低,可以追加功能和扩充,还可以交付富有生气的原型,这是原型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1)原型化从用户角度考虑是非常适当的。
(2)原型化从开发者角度考虑也是合适的。
(3)原型化可用于大规模的项目开发。
(4)原型是可行的。
(5)原型的制作者相当于一个建筑师。
(6)原型制作的核心策略为处理过程提供了方便的工作环境。
例 对于原型化方法,下述结论中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A.原型化适合于用户
B.原型化适合于开发者
C.原型化仅适合于小项目
D.原型化可用于大项目
参考答案:C
Booch方法、Coad和Yourdon方法
难点1:Booch方法
Booch方法可分为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其中逻辑设计包含类图文件和对象图文件,物理设计包含模块图文件和进程图文件,用以描述软件系统结构。
(1)类图。描述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2)对象图。描述实例和对象间传递消息。
(3)模块图。描述构件。
(4)进程图。描述进程分配处理器的情况。
Booch方法也可划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其中静态模型表示系统的构成和结构,动态模型表示系统执行的行为。动态模型包含时序图和状态转换图。
(1)时序图。描述对象图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
(2)状态图。描述一个类的状态变化。
Booch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
(1)在一定抽象层确定类。在问题域中,找出关键的对象和类。
(2)确定类和对象的含义。从外部研究类,研究对象之间的协议。
(3)定义类与对象的关系。
(4)实现系统中的类与对象。
(5)说明类的界面与实现。
例 以下关于Booch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ooch方法可分为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B.Booch方法可划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C.在Booch方法的实施过程过程中,不需要讨论问题域
D.Booch方法的动态模型包含时序图和状态转换图
参考答案:C
难点2:Coad和Yourdon方法
Coad和Yourdon方法可分为面向对象分析(OOA)和面向对象设计(OOD)两部分。在OOA中,建立了概念模型,由类与对象、属性、服务、结构和主题等5个分析层次组成。
(1)类与对象。从问题域、文字出发,寻找并且标识类与对象。
(2)属性。确定对象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原子概念层的单个数据,和类结构中的公有属性与特定属性。
(3)服务。标识消息连接和所有服务说明。
(4)结构。标识类层次结构,确定类之间的整体部分结构与通用特定结构。
(5)主题。主题是比结构更高层次的模块,它与相关类在一起,控制着系统的复杂度。
在Coad和Yourdon方法的系统设计阶段也采用了OOA阶段的5个层次来描述以下设计模型的4个部分。
(1)问题域。
(2)用户界面。包括问题域与用户、系统外部和专用设备、磁盘文件和数据管理界面等。
(3)任务管理。包括任务的运行和任务的交互管理等。
(4)数据库管理。包括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等。
例 Coad和Yourdon方法可分为面向对象分析(OOA)和面向对象设计(OOD)等两部分。在OOA中,建立了概念模型,由类与对象、属性、 【1】 、结构和 【2】 等5个分析层次组成。
参考答案:【1】服务,【2】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