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考编同时上岸要怎么选择才好
毕业季接近尾声,许多大学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一些毕业生即将在暑期之后再次走进校门继续深造。近年来,虽然“考研热”持续升温,但是研究生“录而不读”的现象却也屡见不鲜。
2019年,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经学校审议,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示了该校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引发热议。
如今考研“上岸”难度逐年增加,为何还会出现大范围“录而不读”的现象?新生“录而不读”又给高校招生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录而不读”现象成因复杂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考上研究生后又放弃入学的这部分学生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下很多学生只是将考研作为人生的一个选项,如果在考研的过程中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可能会放弃就读。“这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并非出于浓厚的学术兴趣。”高耀说。
放弃入学还有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录取院校或录取专业不满意。随着就业和考研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考生为了顺利“上岸”,会选择报考自己认为竞争不太激烈但并不是自己心仪的院校或专业。还有一些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在录取阶段被调剂到非全日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最后被录取,学生也有可能选择不入学。
“攻读研究生学位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有些学生考上后可能由于生活困难,无法承担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而选择放弃读研。因此经费压力和时间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高耀说。
除此之外,突患疾病、遭遇家庭变故等不可控因素也可能使学生不得不放弃深造计划。“录而不读”的原因诸多,虽然许多原因能够被理解,但这种行为难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到高校的招生秩序。
高耀表示,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经费来筛选和录取研究生,如果学生选择“录而不读”,高校投入的资源和招生指标都会浪费,影响研究生的培养效率和社会公平。如果一所高校“录而不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对该校的声誉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用人单位和其他教育机构会对这种情况比较关注,甚至对该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信誉产生怀疑。
除了给高校招生带来不便,高耀认为,放弃读研意味着学生有可能错失在专业领域内深入学习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会使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多举措保障学生与校方权益
“录而不读”现象频发的同时,还有许多考生在调剂补录阶段也会被高校“放鸽子”。一边是被录取的考生放弃入学资格,另一边是想读研的考生“无学可上”,这样尴尬的情况发生,暴露出部分高校存在研究生招生政策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高耀认为,高校可以对招生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录取的学生与学校的要求和定位相匹配,还可以通过更加细致的审核材料、面试或采用其他评估方式来判断考生的适应性,从而降低录取后放弃入学或入学后再退学的风险。
高校也应当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向考生提供招生学位点的相关信息,包括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导师队伍、毕业要求等,以便考生在作出报考决定之前,能够全面评估自己是否适合报考,避免因信息差导致的“选择错位”。同时,培养单位在报考阶段要积极回应考生的疑问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作出决策。
“学校还可以主动公开各专业就业率、毕业率等方面的数据,让考生了解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所选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让学生的报考和入学意愿更强烈。高校也可完善研究生招生补录机制,当有考生被录取后选择放弃时还能填补空缺,给更多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高耀表示。
此外,高耀提出招生单位应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尽早发现可能出现“录而不读”情况的学生,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指导和支持。通过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为一些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避免学生放弃入学或退学。
什么是考编
考编指的是通过考试获得行政或事业等编制,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而考公指的是参加公务员考试。
研究生考编有优势吗
研究生考编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研究生在学术能力、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较本科生更具优势。这些优势使得研究生更容易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各项测试并获得高分。
其次,研究生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相对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走向教育、科研或公务员等领域,而考编则是许多研究生的重要选择之一。因此,在职业定位上,研究生通常更明确,能够更好地为考编做准备。
最后,研究生通常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对于公务员工作中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不断自我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研究生不是一定可以轻松通过公务员考试的,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复习。但总体来说,研究生考编具有一定的优势,可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哪些人适合考研
1、暂时没有适合的就业机会。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而国内经济也有较大的下行压力,适合的就业岗位一岗难求,因此,选择考研,用两到三年时间,延缓就业压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读研究生意味着学生生涯又延长了两到三年,不会有较多的经济收入,这就要求你的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支持你的学业,否则,最好就不要继续读研了。
3、对自己的本科学历不满意。有的同学会觉得当年高考发挥失常,忍气吞声4年,拿到的学位并不满意;或者,有的同学对于某一个名校有着非同一般的执念。那么,考研是提升自己学历,拿到名校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一个途径。
4、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城市。大学四年,逐渐熟悉了一个城市的生活节奏,一般有很多毕业生会选择在就读大学当地就业,那么,如果想改变自己未来生活的城市,有没有好的契机,考取一个其他城市大学的研究生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5、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准备考研,意味着对旧生活的告别,意味着你即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那是奋斗的时光,是拼搏的日子,这些时光和日子会让你感觉到充实,体验到收获,能让你在未来的某天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考研的报考条件有哪些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考研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研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09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职究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