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考生热点 >

核污水排海的影响

时间: 李金 考生热点

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其中包括氚、锶、钴和碘等。这些放射性物质具有辐射性,可能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它们可以通过海洋生物的摄食或直接吸收而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通过海产品的摄入。

2、生态系统影响:

海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许多生物种群和生态过程相互依赖,核废水的排放可能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导致海洋生物的突变、畸形和繁殖受损。它们也可能危害珊瑚礁、海草床、海洋植物和微生物等重要生态系统组成部分,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3、食物链传递:

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进入海洋生物体内,随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这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最终影响顶级掠食者的健康,包括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和鸟类等。人类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可能摄入这些放射性物质,从而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4、污染扩散:

核废水排入海洋后,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随着洋流扩散到更大范围的海域。这使得更多的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区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尤其是邻近核电站或排放点的地区。这种污染扩散可能跨越国界,成为国际间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核污水排海什么时候到中国沿海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的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核污水有哪些处理方法

核污水由于其高放射性和高危险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以降低其放射性强度和体积,并将其固化或稳定化,以便安全地贮存或处置。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蒸发浓缩法、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法、磁-分子法、惰性固化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组合使用。处理后的核污水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安全规范,避免任何可能的泄漏和事故。

核污染的产生来源

污染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等放射性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及人体体表产生危害;另一种是随风向扩散产生的污染。但无论哪种,其污染程度都要视核泄漏严重程度而定。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核燃料在爆炸中形成烟尘飘扬空中,危害面积非常广泛。核爆炸不会引起明显的气候变化,但会在事故发生地及一定距离范围内存留放射性。

关于核污染的重要事故

美国三里岛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心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

苏联核动力卫星坠毁事故1978年1月24日,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发生故障,核反应堆舱段未能升高而自然陨落,未燃尽的带有放射性的卫星碎片散落在加拿大境内,造成严重污染。1983年1月“宇宙”1402号核动力卫星发生类似核污染故障,核反应堆舱段在南大西洋上空再入大气层时完全烧毁。

美国核动力卫星事故

美国在1965年发射的一颗军用卫星中,用反应堆温差发电器作为电源,由于电源调节器出现故障仅工作43天。以钚238放射性同位素作热源的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曾用于“子午仪”号导航卫星,“林肯”号试验卫星和“雨云”号卫星。这些卫星经过长时间的空间运行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殆尽,再入大气层烧毁。

美国在1964年4月发射“子午仪”号导航卫星时,因发射失败卫星所携带的放射性同位素源被烧毁,钚238散布在大气层中并扩散至全球。后来改用特种石墨作同位素源外壳,以防烧毁。1968年5月“雨云”号气象卫星发射失败时,核电源落入圣巴巴拉海峡,后被打捞上来。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受11日大地震影响而自动停止运转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的放射线水平已达到正常数值的1000倍。这一核电站大门附近的放射线量继续上升,12日上午9时10分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70倍以上。

3月15日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压力控制池受损。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当天风向朝北,风从太平洋吹向日本内陆,估计对日本影响较为严重。

据悉,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压力控制池发生爆炸。未知该爆炸引起的泄漏是液体还是气体。但日本官方说,泄漏不会对外界造成大的影响。2021年12月21日,东京电力公司将向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提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申请。

2022年5月18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通过了东京电力公司去年底提交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草案,后续将公开征集意见,预计一个月后予以正式批准。

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