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台风海葵登陆位置时间
11号台风海葵登陆位置时间
登陆时间:9月5日早晨6点45分前
登陆位置:在广东省饶平县沿海再次登陆
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HAIKUI)于今天(5日)凌晨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并于早晨5点20分前后在福建省东山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早晨6点钟其中心位于福建省东山县西部近海,就是北纬23.6度、东经117.3度,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
预计,“海葵”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将在粤闽交界至广东汕头一带沿海再次登陆(热带低压或热带风暴级,15-18米/秒,7-8级),登陆后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台风6个等级
台风分为六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风速要求,超强台风最大风速≥51.0米/秒,强台风最大风速为41.5-50.9米/秒,台风最大风速为32.7-41.4米/秒,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为24.5-32.6米/秒,热带风暴最大风速为17.2-24.4米/秒,热带低压最大风速为10.8-17.1米/秒。
台风的气象定义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台风”一词,有说来自中国广东话“大风”的发音,传至国外后再次传回国内译为台风;亦有说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
台风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最终在海上消散、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陆地后消散。
台风为什么叫做台风
台风的叫法是根据广东话和闽南话的谐音转变而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可见该词是外来词。并考证说,希腊单词typho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再传入印度,并被英语借用,再传入中国。
某天气网上说,《福建省志》记载:“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常骤发,台则有渐。飓或瞬发倏止,台则连日夜或数日而止。大约正二三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当时台湾及东南亚就已经有西方殖民生活,将外文词typhoon带到了台湾,音译“台风”传至中国。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形成的。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益处。台风给人类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