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柴静的看见心得体会
读柴静的看见心得体会精选篇2
终于读完了。第一次读这类书,做了很多笔记,需要以后慢慢消化。笔者的笔触十分细腻,读她的书,就像自己亲临其境一样,有血有肉,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她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切。对于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讲,着实是开了眼界了。看其他书,有些地方可以快读,这本书快不起来,都是一字一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最近事情特别多,把所有能利用上的空闲时间都拿来看这本书,终于看完了。
下面贴一段之前的感悟。
柴静的书触碰到了我的灵魂,大概是因为她所经历的一些心路历程,也是我所经历的,从她的书里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此前,我就一直生活在“当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自己和自己所面对的世界。虽然身边就有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我却一直不以为然,觉得他就是庸人自扰,现在感觉自己之前的很多想法和做法真是太愚蠢了,完全就没有开化。在直面过生死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里的很多东西能读懂了!在这之前,我可能根本不会看这样一本沉重的书。过去的四十多年只成了一种存在,毫无思考和思想!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激发了我沉睡已久的心智。其中很多东西需要长久的消化才能吸收!
几个事件穿起的一段心路历程,让我看到了笔者不断的成长与思索,更看到了她背后那些人的智慧和胸怀,感觉自己这么多年都白活了……
所有这些真实的事件,笔者的感受,青春的流逝与无奈,各种进退取舍,各种看见与看不见,各种冲突,逆反……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在敲打着我最深处的灵魂!
不会写书评,只会写自己的感受,我太佩服自己了。
读柴静的看见心得体会精选篇3
“看见”一词,在《看见》这本书里,依我的理解,不单只是看到的意思,而是看见真相,看清社会。作者柴静告诉了我们她所见的真相,依稀可见社会丑恶与悲凉的一面。
我也想看见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样貌,为什么?因为我想了解我的国家。国家不止是我们生活着的小圈子,它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探寻,去思索的领域,每个人都该试着去“看见”这个国家,并尝试让它变得更好。
柴静在《看见》里面说,她关心新闻当中的人。没错,看见不必大到一整个国家,可以从留心身边的人做起。人,是国家最直接的反映。
我,在广州小北路,看见过老婆婆被青年撞倒在地,夸张地大喊大叫,却在被青年怒斥一通后骂骂咧咧地跑了;我也看见过在地铁站前面的老乞丐,拼了命地磕头,把自己的头狠狠撞在地上,一刻不停,额上是一层厚厚的茧;我还看见过同学对天灾人祸的不以为意,不在乎他人的生命——“关我什么事,死的又不是我!”城市并不总是我们以为的那样花前月下,这就是真相。
我,在四川大凉山,看见了它的贫穷与无助。许多孩子严重营养不良,每天只能吃土豆和辣椒,没有上学机会,失去双亲,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些遭受种种不幸的孩子们用空洞呆滞的眼睛看着我。我惶恐地避开他们的视线,为自己的生活优越和束手旁观感到羞愧难当。他们的悲苦与茫然,深深地刺痛了我。只是换一个地方,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甚至会看见这样截然不同的面貌。
你,看见了什么?
看一个国家,要看它的整体,看它的缺点,而非盯着它的优点不放。在大多数人都赞颂自己国家表面的光鲜亮丽时,需要有人发出反对的声音,揭露这社会的不光彩,甚至是丑陋。以色列有位记者吉登,记录并报道了许多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遭受的不人道待遇,以及存在部分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却引发一些以色列人谴责,招来仇恨,甚至被人威胁杀他全家。然而,吉登的做法唤醒了许多以色列人的良心。在《看见》中,柴静提到已经离世的央视媒体人陈虻的一句话:“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这是在讲人,却也适用于国家。有人站出来揭露真相,批判社会,正是每个国家所需要的,否则这个国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不会在真正意义上取得民主,不会抛弃仇恨与痛苦以迎接新生。因此,我希望我们能够在开展公益助学帮助大凉山孩子们的同时,成为看见并叙述真相的人。
生活中存在整天都在抱怨批评自己的国家的人,存在只说不做、麻木不仁、直冷眼旁观的人。我们不需要用太多精力去谴责社会的冷酷,惟要一点一点地尝试,连续三年不间断课余勤工俭学,传递给大凉山孩子每年数千元的助学款。我们尝试用文字和语言,让更多人去看见并了解大凉山的真相,同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努力。也许我们透过读书,行走中华不过是冰山一角,但只有真正关心,并参与改变世界的行列,才能对自己国家的进步感到自豪,乃至看见生命的美好,感知自己的存在。
读柴静的看见心得体会精选篇4
《看见》这本书,很早我就看过简介,一直没有时间看。那时很心动的就是这个书名,作者看见了什么,我能从这本书上看见什么。只是看见这个词在心理学里也会用到,人人都渴望被看见,所以我对这对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书中记录了作者她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她身边的人。她在首页中写道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她在书中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
我们很多人也像柴静之前一样,从开始的柔弱,文艺,慢慢地被现实摔打,从书本中的理想主义向现实的经验主义转变,变得厚重,踏实。经历了地震和现实采访,把头脑里的疙瘩揉出了韧劲。慢慢的作者的心也沉淀了一点。她写道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许需要通过跟谁比较才能判断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静在书中记录自己采访开始是关注自己,对错分明,戾气,倨傲,后来慢慢能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真实了。这一转变和松动让她更有“人”味了。采访不用来评判,只是用来了解;不是用来改造世界,只是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在采访中她写道第一次有了与对方讨论的心态,因为我渐渐知道,有时候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柴静就是这样如实的记录下了她一路走来的十年历程,感知着每个人真实流淌的东西。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持任何一种观点的人,评判是观看者自己的事。
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要看见什么?我们为什么看不见?怎样才能看见?什么是真实,怎样面对真实?
一、要看见什么,看见自己,看见“人”,看见真实
翻书的第一面我就被一句话吸引了,看见就是看见真实的人。作者在书中写道我们和他人的相同,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不光采访,任何职业都是一样,看见是什么,是看见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要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生活在别处。人类只是个概念,一代代人都是相似的生活,这辈子决定你悲欢的就是你身边的几个人。作者什么时候看见自己了,从他人的评论中,从领导的敲打中,从她采访一次次的记录中,从她真实感受她身边的人,真实发生的事情中,她渐渐地看到了自己,看见了人,看见了真实。真相自有千钧之力。生和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入水中。书中记录了她采访了女囚犯等等边缘社会人,敏感话题的社会事件。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在看见里面柴静采访过,她写道知道和感觉,是两回事,要想了解他人,他人受之,我必受之。才能算真正了解一个人。那么我如何能看见我自己呢,从生活中,从身边的人中,从文字记录的反思中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真实。
二、我们为什么会看不见自己,甚至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真实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她写道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谁都有年轻时候认识的局限。我们时常有“自我”的存在。我们靠它保护,但又受到它的限制。我们都曾像柴静那时候一样,年轻,说道理的时候,往往都是说的应该如何,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内心只有倨傲,只有判断,却没有对别人的感受。
她在《双城的创伤》章节中写道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我们在听到自己经验之外或者与自己观点相悖的意见时,脸上会流露出诧异、惊奇、反感、不屑,想通过提问去评判对方,刺激别人,想让对方纠正,那种冷峻的正直里暗含着自负。所谓专制,就是坚持是自己不会错的想法。让他人屈从自己,那么他失去了看到自己的机会,也阻碍了他人看到他自己。她写道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认清真实最大的阻碍是自己的限制和情感先行。用各种情绪贿赂自己,包装自己,取之便捷,容易成瘾。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了。
为了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辗过人的心,也是另一种戾气。碰到自己认为非得如此的时候,就免不了疾言厉色,而且一定是冲自己最亲近的人来。启蒙的定义不是谁教化谁,而是人摆脱自身造就的蒙昧。人往往出自防卫才把立场踩得像水泥一样硬实,如果不是质问,只是疑问,犹豫一下,空气进去,水进去,他两个脚就不会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
三、怎样才能看他人和自己,看清真相
能以别人可能是对的为前提来思考一些问题。而不是专制的认为我就是对的。钱钢老师对她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后面的就知道了。陈虻说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东西。就是片子一定要带着问号行走,不管我们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真的。对于记者来说是真的,对于观众来说就是真的。
不人云亦云。书中写道要坚持自己的价值与信念,一脚一脚地踩下去。他们根本不管你做了什么或者试图做什么,只说你乏味。不要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如何与他人沟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会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柴静在《无能的力量》章节里写道外国人卢安克说:“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跟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而去说一句话是不一样的。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们无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墙隔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这个很奇怪,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我以前考虑过很多方法,最后都放弃了,如果很开放地看得到,很自然地就会有反应,适合学生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学生很喜欢,很容易接受。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要通过行为来学习,而不是说话,说话时抽象的,不侵入他们的感受,但用行为去学习,更直接。”这段话里面卢安克告诉了我们方法,要想影响他人,要先去感受,用行动,而不是说教。
四、真实是什么,怎样面对真实
真实就是客观的陈述事实,里面的情感自然就会流露,而不是加入自己过多的解读。当你抛下成见和忘记自己时,你才慢慢接近事实的真。在书中引入了《罪与罚》里的一句话,什么是真实,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真实就是具体的生活,越具体越好。戒峻奇陡峭,置身高寒,要温暖平易。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东西。哪怕是过去的事情,重读历史的原因是因为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在现实面前,不必有任何装饰。
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出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从理想主义向经验主义的转变,认识到书本概念如果变成教条,容易像飞人杂耍一样脚不沾地,左右摆荡。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但要有个戒备,念头起来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就不会跟随它。得诚实地说,例如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书中钱钢老师对柴静说不要太爱惜自己的羽毛。柴静的自我剖析是做调查记者最容易戴上“正义”、“良知”、“为命请命”的帽子,这里面有虚荣心,也有真诚,但确是记者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现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风雨时也许无可蔽头。就像我们那些自我限制的想法,就是阻碍我们认清自己,认清他人,认清事实的阻碍。我们要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面对他人和事实。就像把蜗牛的壳撬开一样,我们没有了遮蔽自己的屏障了,把自己脆弱和细嫩露出来了,虽然没有了遮蔽,但更接近事实了。对于摆拍新闻,陈虹说到,在认识这个事件的时候,有一个干预它的事件发生了,但你原本可以通过拍摄它,看到这背后更深刻的真实,你失去了一次认识它的机会。多么像日常的我们,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而忽视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去认识它,蒙蔽了真相也蒙蔽了自己。
追求真相的人,不会被任何东西胁迫。当柴静受到他人质疑的时候,钱刚老师对她说:“我们要在甚至更远的地方来看我们自己。别太着急回答对还是不对,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当有人质疑柴静无法做调查新闻时,柴静如是写道只有善良的人才刚性。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的好斗,但他决定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在《我只是讨厌屈服》这章中,柴静采访陈丹青时说的话:“我接触最多的情况不是质疑、反抗、叫骂,而是——————这是让我最难过的,所有人都认了。柴静问:“怎么叫认了?”陈丹青回答到:“我现在随便到马路上拉一个人来,你见到这个人,就知道他认了,从很深处认了。”胡适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文章末尾中柴静写道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们怎样面对真实,就是思想上能意识到没有绝对的黑与白,世界上也存在于灰色地带。允许他人表达,不先入为主,不屈从,不盲从,追求独立与自由。
看完柴静的《看见》后,我有了一种面临真实的力量了。书中写道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这些痛苦也不是没有用,从痛苦的经历中我得到将来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现实就是摆在那里,不管你是看,或者回避它就是自自然然,真真实实发生了。陶行知说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慢慢能理解这个真了,他就是从你身上自然而然流淌的东西,你掩饰不住。真真实实感受自己,从情绪和蒙昧中挣脱出来,看见自己;真真实实感受他人,理解与尊重;真真实实面对发生的事情,不漠视,不屈服,不盲从。
读柴静的看见心得体会精选篇5
《看见》,一个挥之不去的十年,一段记者成长的历程,一本让人深思的读物。书中柴静在说到自己的职业时,她这样说到:“记者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它赋予我打开别人心灵的权利,这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打开别人的心灵瞬间,你会触碰到一些真相。”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态度,让《看见》直击我们的心灵,从而让我们深思。
看见是需要勇气的。在读《看见》时,我总会想起鲁迅先生,柴静和鲁迅同样都是用笔记录了自己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与反思,同样都是在不段断地描述着自己的所见所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真正的勇士,他们都敢于面对现实,面对社会,面对自我。人们常说,眼不见心不烦,可是人们忘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只有鼓起勇气、发自内心地去看见,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完善社会。
看见是需要不断反省的。柴进在讲述十年的人生历程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反省自己,同时也在矛盾着,她总在情感与采访间挣扎,曾经她可能更多会关注事件,慢慢的她学会了关注着事件中的人,就像她自己说的打开别人的心灵。她希望更加全面的报道,她希望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我深深地记得她说过,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所以在报道每个事件时她都在反省着自己报道的不足与缺失。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看见的能力吧,我们在看见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看见自己,只有不断看见,不断反省,才能不断接近完美。
看见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在很多人眼里柴静是一个敬业的记者,但在文字中,她却是谦卑的,她说:“我的起点太低,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敷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小时候我们会单纯的看见这个世界的美好事物,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阅历的不断增多,我们看见的事物多了,在看待事物时我们慢慢的学会了区分善与恶。就像有人说过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源于量的积累。
我看见了,我感慨了,我反思了,可是我还没有改变。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也是这个社会某一方面的真实写照,我们常常会看到社会丑陋的一面,我们或许会抨击它,可是在抨击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了,这样周而复始,社会总是存在着某些弊端。而我们需要做的是看见,反思,改变,再看见,再反思,再改变,这样的循环,这样才会慢慢地改变社会的弊端。
看见表面上是一个质朴的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一种能力,但在看见背后我们做了些什么。柴静在看见背后,深入其中,创造了《看见》,当我们看见她的这本书时,我又有何反响?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通过《看见》,或许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自己,看到不同的社会层面。一个人的看见或许是微小的,但当我们每个人都主动去看见,主动去反思,渐渐的,我们的整个社会都会开始反思,开始变得更美好。
柴静用这样的方式与标准来衡量着自己的看见:“我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人也由无数个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我想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衡量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所变,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