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春》课后练习答
七年级语文《春》课后练习:
3、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生动性: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
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
4、给下列各组形似字组词:
烘( ) 锦( ) 趟( ) 悄( )
拱( ) 绵( ) 淌( ) 稍( )
哄( ) 棉( ) 躺( ) 梢( )
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躺儿。
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⑷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本文最后三段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仿照这种句式,以“秋天”为内容,写三个句子。
第二部分:
(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7、第一段写草,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草的特征:,突出了春草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第一段虽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目的是( )
A、草地上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通过这些动作行为就可以反映出来。
C、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
D、写了春草,又写了人的动作行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9、作者写春花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10、短文写春花花色艳、品种多,可用成语来概括。
11、描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12、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
13、文中写春花是描写,写蜜蜂等是对春花的描写。
14、文中的“你”和“我”是指:。
(二)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15.解释下列词语。
酝酿:宛转:
应和:烘托:
16.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是 朝志南和尚写的 中的诗句,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 。
17.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⑶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18.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第①句 嗅觉春风轻柔温暖
第②句 听觉鸟鸣之宛转动听
第③句 触觉嘹亮的短笛声
第④句 视觉、听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
19.第1自然段如果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划分层次,正确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20.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
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
2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道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
22.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
风筝畅想曲
①假日到河滩上转转,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系在天上,一头系在地上。孩子同风筝都在天与地之间悠荡,连心也被悠荡得恍恍惚惚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②儿时放的风筝,大多是自己的长辈或家长编扎的。几根削得很薄的竹篾,用细纱线扎成各种鸟兽的造型,糊上雪白的纸片,再用彩笔勾勒出面孔与翅膀的图案。通常扎得最多的是“老雕”、“美人儿”、“八拐”、“花蝴蝶”等。
③我们家前院就有位叔公,擅扎风筝,远近闻名:他扎的风筝不仅体型好看,色彩艳丽,放飞得高远,还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苇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风筝的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空增添了无声的韵味,给畅快的童心带来几分疯狂。
④我们那条巷道的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几乎都是叔公编扎的。他的风筝不送人,也不卖钱,谁上门去讨,就给谁,自家贴钱买材料,他乐意。有一年他给自己扎了一只好大的“八拐”,足有磨盘大,上面绷了三根蒲苇片,头天晚上放上天去,用了十几丈长的细麻线,线的末端拴在自家院中的老槐树上。风筝稳稳地升上夜空,向四周播出宏大的音响,半个古城人家都听到了。风筝也作美,这只“八拐”整整放了三天三夜。
⑤后来,这位叔公去了海外,“放风筝”也渐与孩子们远离了。不过叔公年年给家乡写信。总不忘忘提起那时的放风筝,每每情意绵绵,不能释怀。去年,香港回归之后,他在家信中说到他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荡游弋,经沐风雨,可那线头一直在故乡和亲人手中牵着。如今飘飞得太累了,也想要回归到家乡和亲人身边来了。
⑥是的。我想,不光是叔公,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从小放到大,再从家乡放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啊!
23、第②段中加点的“削”“扎”糊“勾勒”等一连串动词,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24、第⑤段中两次提叔公的信,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5、第⑥段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26、根据下面句子所提供的语境,仿照加点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
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的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空增添了无声的韵味,给畅快的童心带来几分疯狂。
七年级语文《春》课后练习答案:
1、朱自清;佩弦;《背影》
2、略
3、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气势;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有炫耀的意思。
4、略
5、⑴反复,拟人⑵拟人⑶排比,比喻⑷比喻,拟人
6、略
7、钻、嫩嫩的、绿绿的、满;质地软、色泽绿、长势旺盛;对春草的喜爱。
8、C
9、嗅觉、视觉;品种多、花色艳、花味香
10、繁花似锦
11、表现春花多艳,惹人喜爱。
12、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3、正面;侧面
14、桃树、杏树、梨树
15、⑴原意是造酒,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⑵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⑶(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⑷原指画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是衬托。
16.南宋、《绝句》、引用
17.⑴引用、比喻⑵拟人⑶排比、比喻
18.① 触觉;春风轻柔温暖 ②嗅觉;泥土清新的气息 ③视觉、听觉;鸟鸣之宛转动听 ④触觉;嘹亮的短笛声
19、B
20.C
21.刻画出树叶和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
22.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
23、具体、准确地写出了编扎风筝的全过程。
24、既表现了叔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怀,又表达厂他要回到祖国的心愿。
25、蕴含了我们每个人都像风筝一样,在广阔天空中翱翔,不论飞到哪里,都离不开祖国母亲,我们要时刻听从祖国母亲召唤的意思。(意近即可)
26、略
七年级语文《春》课后练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