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悯农·春种一粒粟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时间: 思晴2 基础知识

  《悯农·春种一粒粟》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春种一粒粟》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 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悯农·春种一粒粟》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或

  春天里,农民撒播一粒种子;到秋天的时候,收获了千千万万粒果实。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庄稼,可奇怪的是农民到头来却仍然遭到要饿死的下场。

  《悯农·春种一粒粟》赏析

  【简析】

  前两句的春种秋收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全过程,以“一粒粟”与“万颗子”相对,表现了农民劳动的无限创造力。后两句直接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天下没有闲田,农民何以饿死?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并为他们鸣不平。全诗语言通俗,内容深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悯农·春种一粒粟》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曾因触怒权贵入狱。唐武宗时拜相,为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交往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

猜你感兴趣:

1.中国经典古诗英文翻译

2.优秀英语诗歌带中文翻译

3.泰戈尔经典诗歌译文

4.英美文学中经典诗歌翻译

96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