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登幽州台歌》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2、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3、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4、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5、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翻译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登幽州台歌》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评解
这是一首激荡千古的浩然诗篇。它强烈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千百代志士仁人爱不释手、诵不离口,总使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一讲到诗,都知道是“吟”出来的,逐字逐句要“推”与“敲”,然而读这首诗,似乎感到诗人是“喊”出来的,满腔炽热的情感喷涌而出、直抒胸襟,诗人没有,也顾不上,且无须雕琢与修饰。读这首诗,仿佛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博大、幽深的历史与未来的场景,诗人像一座高大的雕像,孤零零地站立在高台之上,目光炯炯地凝视着远方,风雅中透出豪气,愤激中渗出丝丝悲凉。
陈子昂生长于唐代兴盛时期,胸怀大志,才情四溢。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他热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多次上书指论时政,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主张,切中时弊,利国利民,但却因“言多直切”,不见采用。不仅如此,反而遭罢官、入狱的坎坷。打击与挫折没有动摇他报效国家的忠心,三十五岁那年,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北上御敌,他作为军事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不懂军事,刚一接战,先锋就全军覆没,震撼三军。陈子昂挺身而出,直言急谏,并请求率领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陈子昂又一再进谏,武非但不听,反而把他降为军曹。陈子昂报国无门,悲愤满腔。一天登上蓟丘,这附近有许多燕国的古迹,唤起诗人对历史的追忆,特别是这蓟北楼(幽州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英雄贤士所筑,更深深地触动了他郁愤的心。于是作《蓟丘览古七首》,更“怆然涕下”,写出了这首空前绝后的《登幽州台歌》。
初读此诗,很容易为诗人的慷慨悲歌而打动。与此同时,由于诗本身语言的直白,即使今人似乎也不难理解它的含义:古代那些明君能臣、豪客贤士早已逝去,只留下一些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而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自己怎么也来不及与他们相见与共了;茫茫寰宇,天地是如此博大悠远,而人的一生是多么渺小短暂啊!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就将匆匆而去,这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无奈!想到这一切,怎不能让人怆然涕下呢?
然而仔细研读时,越来越感到其表义似乎如上所述,但深层的内涵却很难说清。正如刘逸生先生在《唐诗小札》里说的:“这四句诗很难演绎,也很难解说,诗人胸中包罗广阔,笔下弃尽町畦,无来无去,无首无尾。”诗的题目是《登幽州台歌》,诗中却丝毫没有幽州台的具体景象,没有登台的任何场景,如果不是诗的题目是《登幽州台歌》,我们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除了诗人这个人,我们不知道任何的其他。这首诗中,诗人没有用传统的借景抒情,或咏物寓志,贯穿全诗的主要是诗人内心世界的高速运转,一会儿在幻想的世界里遨游,一会儿在现实的天地间流泪。起句就平地炸响一声春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下子就把人的思绪带到了一种高远、庄严、壮阔、浩渺的境界。“前不见古人”,一句囊括诗人之前的全部历史,三皇五帝、秦皇汉武……正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后不见来者”,一句又延伸时间至无限。
“念天地之悠悠”,则表现出空间的博大无垠。在这无限时间、无限空间的巨大舞台中,人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与短暂,但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却可以无限丰富、无限深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正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吗?诗人想象着:历代的圣贤在这苍茫的大地上演绎过多少威武雄壮的历史,未来的豪杰也一定会在这无垠的时空中继往开来。而在这交叉点上的孤独的诗人,多么盼望当朝者能像当年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使自己能够发挥才干,做出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只好以忧伤的泪水来发泄自己胸中的悲愤与无奈,只能用这感天动地的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壮志与豪情。激愤而有追求,悲哀但不消沉,诗人的思想、人格、理想、抱负,无不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毕全诗,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唐初几十年,整个诗坛弥漫着六朝以来的轻靡纤弱的余风,是陈子昂开创了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余绪的一代新风,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这首《登幽州台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前两句仰俯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是眺望远方,写出空间的辽阔,在这如此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最后写诗人的孤寂寥寞与悲愤激昂。句式效仿长短参错的“楚辞”,前两句音节急促,后两句以“之”和“而”两个虚字使节奏舒徐,不仅音节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更以节奏形象表达出诗人郁郁难平又奈何哀叹的心情。全诗以磅礴的气势探索古今,传达出一位抱奇怀志的有志之士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深沉悲哀。诗人那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一扫绮罗香泽之态,一洗纤弱缠绵之风,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陈子昂曾在《修竹篇序》里,称赞他的朋友东方虬的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用这几句来评论他自己的《登幽州台歌》也极为贴切。读着它,仿佛有一股浩然之气激荡胸中,蕴蓄一种奋发有为的豪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登幽州台歌》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猜你感兴趣:
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初中古诗词《登幽州台歌》鉴赏
3.春尽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4.关于与世无争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