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古诗与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原文 |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题解 |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注释 |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翻译 |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赏析 |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点评 |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作者简介 | 学习古诗的方法 |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返回目录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题解
王安石《题张司业(籍)》诗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评语移用于他自己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一些小诗特别惬当,本诗便是一例。前两句描写杨德逢居所的简朴、洁净和美丽,又可见出一位隐者充满情趣的勤劳生活。第三句将镜头拉远,绘出房舍附近一弯绿水环绕田地的乡间风光。第四句本意是说杨家开门可见青山,诗人却化被动为主动,写成多情的山特地推开杨家的门,送来它青青的山色,描写极新奇生动。这后二句是安石诗修辞巧妙有名的例子,两句均用《汉书》典,用事而不使人知觉,如从胸臆间自然流出。如不知为用典,单从字面看也使人感到清新流美,如知其用典,则更能懂得诗人学问的深博、用典的精工。写来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令人赞叹不已。
返回目录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注释
①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
②畦(qí):长方形、土埂围着的整齐的田块。
③护田:用《汉书》典。《汉书·西域传》云:“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注云:“统领保护营田之事也。”此处将“一水”比作护田兵将。
④排闼(tà):《汉书·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闼,宫中小门,此处泛指门。排,推,推门直入。
返回目录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翻译
【翻译一】
茅檐长扫洁净得不生青苔,花木成畦全都是亲手栽培。一弯碧绿的河水环绕田地,如同护田兵将团团守卫,两座多情的青山,直推开门户送来苍翠。
【翻译二】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返回目录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赏析
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古诗百科
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返回目录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点评
王安石诗歌中最受人喜爱和传诵的,是他的绝句。他现存的绝句有近六百首,约占他全部诗歌的百分之四十,不仅数量多,而且精彩叠见,可以说,王安石的绝句是宋代绝句之冠。而绝句中最为精华的是他的写景抒情诗,这些诗多数是晚年退居金陵后的作品。历尽了仕途的险恶而退居山林,王安石得以致力于探求诗歌美的意境,写下了大量充满优美情趣、歌唱山居田园生活“雅丽精绝”的写景诗。这首七绝,就是其中广为传诵的一首。
“书湖阴先生壁”,题义很明白,即题写于湖阴先生屋壁上的一首诗。湖阴先生,姓杨名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官退居金陵时经常往来的朋友。王安石曾经称赞他“怜愍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是个品德高尚、勤劳善良的谦谦君子。
这首诗写的是湖阴先生居处的景色。前两句是赞美庭院的清秀:“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顾名思义,茅堂的檐下,即指庭院中。由于往常打扫,就连僻静之处都没有青苔。这是句很实在又很精辟的描述。金陵地处长江南岸,又是初夏的多雨季节,像湖阴先生所居的山林之地,在屋檐下、庭院中的僻静之处,青苔这种低等植物极易萌生,往往是遍布庭院的各个角落,很难清除干净。而这个庭院里“净无苔”,既然连青苔都没有,不用说其他的杂物了,说明非常的干净。如此洁净的庭院,正说明“长扫”(即常扫)它的主人的治身的严谨和品行的芳洁。
“花木成畦手自栽”,不言而喻,不仅杨宅庭院中花木成行,令人赏心悦目,而且暗喻主人的志向高洁、不重虚名的高尚品德。诗中特别强调是主人亲“手自栽”,突出了主人勤劳善良的形象。
诗的后两句是描绘环境的绝胜:“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惊世名句,历代文人极为欣赏、推崇备至,诗人自己也洋洋自得。一条曲曲折折的溪流,环绕着片片葱绿的农田,好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环臂护卫着自己的小孩。一个“护”字,一个“绕”字,使溪水倍觉亲切、温馨感人。后一句更是神采奕奕。闼,古时也称门为闼,“排闼直入”,即不管允许不允许,就闯进门来。“两山排闼送青来”,即不远处的两座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山峰迎面而来,诗人用了个主动的“送”字,又在“送”的前面冠以“排闼”来修饰,使人感到两座青山好像刚刚从远方匆匆赶到,情急意切、兴奋地直奔庭院而来,伸手可及,热情奔放,动感环生。读诗,人们仿佛与诗人一道,置身于杨宅的庭院之中:草堂周边,溪流曲折,绿水萦绕;庭院前后,奇峰双峙,山势若奔。诗人用拟人的方法,使四周的景色美感更加亲切生动,新鲜可人,真正将山水写活了、写神了。
王安石是个遣词用字十分苛求的诗人,这两句诗对偶极为工细精严,用典格外严谨,按照诗人自己的艺术观点,严格地用“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诗中的“护田”与“排闼”的典故,都出自汉代《汉书》。更为人赞叹的是,典故用得自然天成,不着痕迹。这两句诗构想奇崛又非常地写实,对偶精严又锦绣华美,这是为什么历代文人特别推崇的重要原因。
诗中虽没有直接写人,但处处都可以感觉到人。全诗一开头的“茅檐”表明,这不是高宅大院,更没有雕梁画栋。但花木扶疏,庭院非常净洁,青山绿水,环境十分高雅。诗中通过庭院的“长扫”和“净无苔”,花木的“成畦”与“手自栽”,可见主人治身的严谨,芳洁,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诗人对“一水”、“两山”的拟人化的描述,又进一步暗示了主人亲近自然,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与主人情深意切,一个淡泊于利禄之外、徜徉于山水之间的高土形象呼之欲出。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诗的题目,已不仅仅是说明这首诗题于何处了,全诗恰恰是字字句句暗含了主人,既生动地描绘了此处的山川形胜、花木清影,更吻合了主人德行、品味、志向与情趣,比起诗中的两句惊世的神来之笔,这更是此诗的精妙所在。
返回目录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作者简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宋史》本传称其年轻时便有“矫世变俗之志”。中进士后在江浙一带任地方官十余年,局部推行革新措施。他有不平凡的政治及文学才能,曾受到欧阳修、文彦博等著名大臣的奖誉、举荐。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入为度支判官,上万言书极陈当前之务,主张变法。六年,为知制诰。英宗朝官至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判江宁府。十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封舒国公,后改封荆,世称王荆公。卒赠太傅。谥号文。王安石为大政治家、大经学家、大文学家。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风峭刻,笔力雄健。诗歌成就更高,早年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罢相退居后创作了大量写景诗,不少诗修辞巧妙,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虽不以词名家,亦有佳作传世。有《临川集》《唐百家诗选》《新经周礼义》(残)等。
返回目录
学习古诗的方法
1、 审标题。许多人在读诗的时候常常忽视标题,其实诗歌的标题给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或点明写作背景、或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表明写作的目的等等。阅读诗歌,一定要先审标题,把握标题传递出来的信息。
2、 看作者。诗歌所传递的是诗人对社会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这些情感、认识和感受又是由诗人所受的
教育、人生经历、__格、际遇和所处的时代决定的。解读诗歌,诗人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因此,要尽量多地诗人的有关信息,读一读诗人传记,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学习诗词。
3、 读注释。诗歌注释除了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诗句意思之外,还常常告诉我们
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诗歌写作背景等,这些信息对于理解诗歌都有重要作用,要注意积累。
4、 抓诗眼。理解诗歌,当然重要的还是诗句本身,尤其是诗眼。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认识的具有概括__、生动__或情趣__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陆游<书愤>
中的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寄予了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握腕,抓住诗眼,有助于提挈全篇,融会贯通。
前后贯通,展开联想与想象对于品味诗歌的意境是至关重要的。诗歌是凝练的艺术,是高度精练的语言,我们学习诗歌,不可拘
泥于一字一句的解释,应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放飞自己思维的翅膀,用联想与想象去复原、充实、拓展诗中的意象,从而领略到读诗的愉悦,达到鉴赏诗歌的目的。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