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春晚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半山春晚即事》原文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半山春晚即事》题解
这首诗脱去常人惜花伤春的窠臼,生动地描绘了暮春时庭园的种种佳景。作者以生花妙笔把春风写得十分多情,它虽然吹落了红花,却酬人清阴以为补偿,使人感到造化的赐与真是用之不尽。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诗中描写了作者生活环境的幽静美丽和退居后的安舒闲逸。末二句则在宁静、喜悦感受的抒写中,又隐约地透露了世罕知音的淡淡哀愁。
《半山春晚即事》注释
①半山:指半山园。王安石于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退居江宁。元丰中营建园宅,称半山园,因其地距白下门与钟山均为七里,正在一半路程中,并自号半山。
②春风:一本作“晚风”。
③翳(yì)翳:深晦不明貌。陂(bēi):池塘。
④交交:犹交加,错杂貌。
⑤床敷:铺设床具。敷:铺陈。
⑥杖屦(jù):扶杖散步。杜甫《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⑦北山:即钟山。南朝宋周颙与孔稚圭曾隐居于此,后周颙离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讥刺。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诗,寄托真心隐逸的心境。
《半山春晚即事》翻译
【翻译一】
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翻译二】
晚春的风把花吹落了,处处绿荫。山上的路护着浓荫,半山园的林屋一片鸟声,十分幽静。有时设椅小坐休息,有时扶杖穿着草鞋探寻美丽的风景。当北山上的小鸟经过时,听听鸟儿美妙的叫声。
《半山春晚即事》赏析
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这里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作者力行新法失败后,晚年退居江宁,并于元丰年间(1078—1085)营建半山园,自号半山。这首诗表现了他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
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明”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于言外。前人评价说:“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
《半山春晚即事》点评
熙宁变法失败后,诗人渐渐退出政治舞台,晚年隐居江宁,晚号半山。王安石早期的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议论精辟,直截刻露,表现了他作为政治家果断刚强的一面。后期王安石的诗风含蓄深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黄庭坚日“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对于首联,方回《瀛奎律髓》称:“半山诗工密圆妥,不事奇险,惟此‘春风取花去’之联乃出奇也,余皆淡静有味。”诗人赋予春风以生命,一个“取”字生动的表现了从料峭初春到百花灿烂的时间跨度,也交代了诗人是在描写暮春的景色。而“酬”字向我们传达了诗人此时心境的平淡、知足,即使是在残花飘临的晚春,他也保持着豁达的心胸,好好欣赏自然对他的赏赐。“翳翳”形容树木茂密的状况,“交交”,形容树木相互交错覆盖。颔联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他居住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穿过茂密的森林,爬过陡峭的山坡,在林子的最深处坐落着诗人的小园屋。在这位置偏僻,环境幽雅的小园屋中,诗人的生活也是那么的恬静清淡。累了就在坐具上小憩一会(床敷,即安置坐具),悠闲时就拄着拐杖在幽深的小路上漫步。
但如此的环境是否太过于寂静了?于是诗人说‘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动静相宜。只可惜诗人用了一个“惟”字,说明他的内心还是有一些孤寂的。诗人含蓄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悲苦,满腹经纶却无人能用的怅惘之情。
《半山春晚即事》作者简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宋史》本传称其年轻时便有“矫世变俗之志”。中进士后在江浙一带任地方官十余年,局部推行革新措施。他有不平凡的政治及文学才能,曾受到欧阳修、文彦博等著名大臣的奖誉、举荐。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入为度支判官,上万言书极陈当前之务,主张变法。六年,为知制诰。英宗朝官至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判江宁府。十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封舒国公,后改封荆,世称王荆公。卒赠太傅。谥号文。王安石为大政治家、大经学家、大文学家。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风峭刻,笔力雄健。诗歌成就更高,早年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罢相退居后创作了大量写景诗,不少诗修辞巧妙,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虽不以词名家,亦有佳作传世。有《临川集》《唐百家诗选》《新经周礼义》(残)等。
猜你感兴趣:
1.节南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2.那原文翻译及赏析
3.敝笱原文翻译及赏析
4.立春偶成诗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5.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翻译及赏析
6.长发原文翻译及赏析
7.月下独酌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