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野色原文及翻译赏析

时间: 思晴2 基础知识

  《野色》原文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野色》题解

  前六句以虚笔描写了在郊野弥漫、密密笼罩着楼台的摇漾的春气,它神秘而美妙,无以名之,诗人因而以“非烟非雾”来形容。这宁静的、半透明的,与天地连成一体的春气,似乎凝固着,但偶尔飞来的白乌忽地将它“点破”,在夕阳的辉映下,又渐渐散开,画面也活动起来。“肯随”两句绘出游走不息的春气,显示了春天顽强的生命力。尾联用山简故事,抒写诗人陶醉于“野色”的愉悦心境。全诗以颔联最为精彩,吴子良借梅尧臣语,评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林下偶谈》)。

  《野色》注释

  ①非烟非雾:不是烟雾、又似烟雾,非中有是、反中含正,并不违反事实。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也是描写一种难以确认又真实存在的云雾水气。

  ②幕幂:深浓貌。

  ③鸟:白鹭一类的水鸟。 点破:深浓的春气密似网幕笼罩于天地问,白鸟飞过,使之洞开,故日“点破”。

  ④照开:在阳光照映下,春气飘散。

  ⑤肯:岂肯。 春芳歇: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芳:春天花草香气。歇:消失。

  ⑥疑:猜测之词。 逐:追随。

  ⑦谁会二句:会:理会,理解。山公:晋山涛之子山简。他镇守襄阳时,常往当地著名园林习家池饮酒游赏,醉而始归。这里用典,只取其登高望远,欣赏自然美景之意。

  《野色》翻译

  【译文一】

  不是烟岚也不是云雾,密密地笼罩着楼阁亭台。古诗百科

  一只白鸟飞来,忽然点破这连天接地的春霭,金色斜阳的照耀下,它似乎在浮动散开。

  昏黄中芳草已经消歇,野色却不肯随之隐埋,它仿佛跟着远处航帆,又渐渐地走近前来。

  有谁能理解我像山简公一样欣赏自然景色的心怀?我登高纵情眺望这秀野春色,酣然酒醉才兴尽归来。

  【译文二】

  不是烟,也不是雾,它浓密地笼罩着楼台。白鸟飞来,点破了野色的沉寂;一道斜阳低低地照着,又仿佛一把剑,把它剖开。它怎么愿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寂灭远去?我真怀疑,它正追随着那远远的白帆,渐渐到来。有谁能知道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远眺,沉湎野色之中,大醉方归。

  《野色》赏析

  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有《行色》诗:“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首句由于能状难写之景,深得时人赞赏。范仲淹此诗首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行色》从行人角度写野色,因此突出一个“愁”字;范仲淹诗从赏春角度写野色,重在“妙”字。所谓“野色”就是原野景色,本当只是一种泛指,但范仲淹驰骋健笔,就是要将它描绘出来。“非烟亦非雾”,这是描绘它的形质;“幂幂映楼台”,这是写它的姿态。“白鸟忽点破”,反衬野色之浓;“残阳还照开”暗显野色在流动。“肯随芳草歇”,写野色淡去;“疑逐远帆来”,写野色卷土重来。写到这里,诗人的确将野色奉献在读者面前,他真的为我们“画”出了野色!原来诗人笔下的野色就是春天原野上最动人的春潮:它时而流动不居,时而微步凌波,时而缠绵悱恻,时而随风而去。似烟雾,似雨露,似朝霞,似暮霭……实际上它就是春天原野上的春气!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野色应当就是原野的颜色,以绿为主,杂色散落其间。但是这样写春色就落入窠臼了。诗人抓住春气,就是捕捉到了野色的精灵。

  尾联从写景中跳开,不写野色,实际上在更高层次写野色。“山公”是晋人山简,常醉酒而归。这里范仲淹借写山简来写自己,正如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范仲淹是醉于酒还是醉于春色,抑或别有所指?读者可以揣摩。

  这首诗也很讲究炼字。“白鸟忽点破”中“破”字精彩,白鸟的如飞箭,穿透夜色,构成动态之美;“残阳还照开”又给夜色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其中“开”字点化出境界,又和“破”字呼应,突出夜色变幻之美。其它如“歇”字、“逐”字也都见作者锤炼功夫。


猜你感兴趣:

1.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2.那原文翻译及赏析

3.游子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4.示儿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5.村居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6.《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9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