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志愿填报 > 专业解读 >

广应科新增5个本科专业

时间: 小龙 专业解读

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需进行备案或审批。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仅限一次。据悉,本次广州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新增了5个本科专业!

广应科新增5个本科专业(精选篇1)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学校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总占地1420亩,设有14个教学及科研单位,有33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1个,学校建有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科研所5个,成立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会,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18级金融学1班团支部被授予“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学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战略主线,以“全面达到或超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要求”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主动融入广东省、国家、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发展战略和珠三角支柱、主导、新兴产业链,努力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产业等产业需求和人才需求高度匹配的九大应用型专业集群。

广应科新增5个本科专业(精选篇2)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含15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21种、26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62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另对部分高校申请撤销的925个专业点予以备案。

教育部积极引导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此次新增了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安全生产监管、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医工学、乡村治理、家庭教育、无障碍管理等21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首次在工学门类下增设交叉工程专业类。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

据统计,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布点总数的4.5%。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1074个;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有1503个,占比超过50%。本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广应科新增5个本科专业(精选篇3)

教育部日前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记者从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了解到,该校新增的体能训练、机器人工程、城乡规划、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播音与主持艺术等5个专业获得备案审批,将从今年起正式招生。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此次新增获批的5个专业,依托学校学科专业集群特色优势,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积极布局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急需专业,促进该校多学科协同发展,丰富专业办学内涵,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就业机会,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立足大湾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迈向新征程,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转设更名两年多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在原有广州校区的基础上,在肇庆新增一个千亩校区。今年,肇庆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将投入使用,为学校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继续提速。截至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八大学科门类的45个本科专业。

学校注重产教深度融合,加强应用学科建设。聚焦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所急需和紧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对接产业、工科为主、多科协调、应用为本”的学科布局,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协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度融合,构建互融、互通、共学、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以“特色强校”为引领战略,在现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突破重围,树立标杆,占领高地,突显特色,强化优势,形成品牌,引领学科专业建设迈向新台阶,构建具有广应科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

同时,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将特色强校工程作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突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重点实施本科教育特色强本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引领工程、校地融合特色发展工程、大学文化特色润校工程、国际合作特色兴校工程“五大工程”,统筹实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紧缺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模式创新行动计划、数字化教学新形态建设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学科与科研提升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计划、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等“特色强校建设计划”,着力培养服务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倾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质卓越的应用型大学“特色名校”,引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广应科新增5个本科专业(精选篇4)

1、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内蒙古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323分,对应录取位次为58874;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367分,对应录取位次为19053;

2、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浙江综合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15分,对应录取位次为149263;

3、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安徽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38分,对应录取位次为160698;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82分,对应录取位次为50704;

4、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福建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35分,对应录取位次为90430;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68分,对应录取位次为30023;

5、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江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47分,对应录取位次为16;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84分,对应录取位次为43440。

广应科新增5个本科专业(精选篇5)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其中,广东36所高校新增94个备案本科专业,8所高校新增8个审批本科专业,共“上新”102个专业;10所高校撤销30个本科专业;3所高校的3个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

此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提出到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其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引发广泛关注。

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高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需报教育部备案;高校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设置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需报教育部审批。

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高校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布点总数的4.5%。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1074个。

广东新增的专业以工科为主流。在新增的94个备案本科专业中,有34个为工学专业,占比达36.2%,进一步满足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对人才的需求。

新增的备案工科专业包括中山大学的智慧交通,汕头大学的人工智能、智能建造,岭南师范学院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嘉应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广州美术学院的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深圳大学的智能建造、智慧交通等专业。

在广东8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工科专业亦占了3席,包括华南理工大学的生物材料、广州软件学院的网络空间安全、广州商学院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分析这一次广东新增的工科备案本科专业,不难发现,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依旧是热门专业。

汕头大学、广州华立学院、广州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理工学院等5所高校均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5所高校新增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此外,东莞理工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深圳技术大学等3所高校均新增了机器人工程专业。

广东不少高校还新增了“好玩”“爱美”的专业,如广东医科大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广州华商学院新增审批本科专业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

从数量来看,在度广东高校新增的94个备案本科专业中,汕头大学以7个新增备案专业位列数量第一,广州华立学院、深圳技术大学分别新增6个,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新增5个。

二、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也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改革方案》提出,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这一改革思路,与教育部每年新增本科专业的方向一脉相承。近年来,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服务产业发展。

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教育部积极引导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此次新增了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安全生产监管、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医工学、乡村治理、家庭教育、无障碍管理等21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为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首次在工学门类下增设交叉工程专业类。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

作为多学科交叉、高技术密集的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颇受高校青睐。以广东为例,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科技学院、深圳技术大学等3所高校新增该专业;度,又有5所高校新设这一专业,致力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解决芯片“卡脖子”问题。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发展迅速,推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近年来新增的专业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热度。

以人工智能专业为例,度,全国35所高校获首批新专业建设资格。自此,人工智能专业正式加入高校本科专业“大家庭”。此后3年,人工智能专业位居高校新增专业数量第一:度,180所高校新增;度,130所高校新增;度,95所高校新增。在刚刚公布的度新增备案专业中,新增该专业的高校有59所,数量居第二。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度,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数量跻身首位,达77所。广东高校中,广州大学、广州华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东莞城市学院等4所高校新设了数字经济专业。

“智慧”“智能”“数据”等同样成为高频词,智能建造、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智慧交通等交叉学科专业,受到高校“追捧”,充分反映了高校回应社会需求,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趋势。

三、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本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透露了不少趋势,如基础学科地位更高、重视学科交叉、更加注重现实问题解决。

“解读高等教育的变化,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入手。”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说,上世纪8、9十年代,我国重视应用人才培养,法学、经贸等专业得到市场热捧。但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形势变化和竞争格局呼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就要求基础学科有所突破和创新。“此前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突破技术封锁,但近年来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卡脖子’的源头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基础学科研究的创新源上。”

《改革方案》多处明确,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例如,在新医科建设中,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在新农科建设中,积极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对此,有专家表示,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学科交叉都非常重要,是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动力。

“现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及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改革方案》试图对此进行优化。”余晖说,例如,新冠疫情让社会认识到优质医疗资源和医学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临床医学、药学和公共卫生等相关专业得到更多人认可。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在全球引发普遍关注,与此相应,《改革方案》中多次提及智能等关键词。这些新变化都反映出,高校专业设置对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需求的密切回应。

四、高校如何优化学科布局?有专家表示,《改革方案》设计较为全面,涉及了医、工、理、文等多个学科,不管是综合性院校还是行业性院校,甚至是专精小的院校,都能从方案中找准定位,新设专业,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对于学生而言,其专业选择很大程度上会考虑未来的毕业出路。如果高校专业设置一成不变,不与时俱进作出调整,对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及学生个人发展都会有影响。因此,此次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可谓是适逢其时。

在这一背景下,对部分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多数高校教师而言,其研究领域和关注议题普遍贴近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热点,其知识储备持续更新,顺应时势调整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对于这些教师而言,并不会特别困难。

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部分专业面临撤销或合并的处境,与此相应,部分教师和学生会面临分流。“这就要求高校充分考虑各学科、院系、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合理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尽可能减少改革阻力。”余晖说。

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后,对学生有什么影响?余晖认为,学生将会接触更多学科交叉的内容,学习内容将会不限于就读专业的传统知识体系。“本科生培养可以适当拓宽口径,扩宽学生对于相关学科知识的接触面。宽口径培养模式有助于扩展学生未来在科学研究、实务工作和个人成长等多方面的弹性发展空间。”

此外,基础学科招生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并且本科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工作。余晖判断,未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科研导向的趋势会更明显,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将不再是一件“稀罕事儿”。对于文科专业学生来说,除了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跨学科素养和科研素养外,要更多地从中国本土理论的视域出发,理解和阐释中国问题,并面向世界同行讲好“中国故事”。

12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