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记叙文)(3)
时间:
未知2
公共课
《秋夜》
本课主要考核点:
作者巴金所处的时代背景;建国以来巴金的社会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文章通过记叙梦境来抒情写人的总体特点;结合有关写人段落,掌握其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对刻画鲁迅形象的作用;明确文中运用象征的地
方,说明其象征意义;结合有关写景段落,简要说明景物描写对鲁迅人格的衬托作用;识别文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所起的作用。
本文一篇抒情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是作者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而写的。文章记述了作者俯在鲁迅作品《野草》上做的一个秋夜的梦,着重歌颂了鲁迅热情关怀青年的崇高精神,表达出作者对鲁迅无限崇敬的感情。本文的感情较浓,需要对以下重点内容进行掌握:
1.描写方法
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
外貌描写生动传神。文章第二部分写了作者在梦境中见到的鲁迅,通过对其外貌(“矮小的身材,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服饰(“黑色的长袍”)、神态(“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的刻画,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栩栩如生。
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如:“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等描写,使鲁迅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鲁迅先生语言的描写,写出鲁讯先生对青年们的殷殷教诲,以此来展现人物的伟大人格。
2.景物描写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有一小段景物描写,这是为抒情服务的。写景抒情,情真意切,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温煦悠远的氛围,将鲁迅先生的形象衬托得更高大,将作者那种对鲁迅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象征手法
本文反复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富有诗意地体现出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例如: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三、四、五层反复描写鲁迅先生那颗“燃得通红的心”,写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这颗“燃得通红的心”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象征。
《北京的春节》
本课主要考核点:
老舍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老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描述中心是通过描写北京春节期间的一番热闹景象,反映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和风尚,并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显示了社会移风易俗的伟大力量;掌握文中的场面描写,划分其层次,概括层次大意;认掌握本文叙述描写中穿插
议论的特点,简要说明这些议论的画龙点睛作用;认知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的对比手法。
下面的一道题目,可以体现上述部分的知识要点。
仔细阅读课文,简答下列问题: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2)本文在进行叙述描写的时候适当地穿插议论,它的作用是什么?
(3)文章结尾部分的那段议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时间。(2)一是使文字生色,二是画龙点睛,突出文章的思想意义。(3)通过解放前后北京过春节的对比,突出文章的主题。
《箱子岩》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沈从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主题思想;各层次的描写角度;联系全文,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理解文中所描述的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情景之间有什么对比关系,简要说明作者从这一对比中引发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识别本文人物描写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联系全文,说明文章最后写到贺龙闹革命的情景有何寓意。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记叙了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写出了湘西特有的风俗,在宁静清纯的叙述中,深蕴着作者敏锐而深造的思考;在朴淡如水的笔触下,潜伏着作者浓缩而多彩的情感激流,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挚爱,对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与污秽的痛心,深情地呼唤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力,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这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即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2.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人物,人物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其中,有正面描写,也有反面描写。作者用较长的篇幅绘声绘色的描述、刻画了家乡几个麻木乡民的形象。其中跛脚什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人物个性跃然纸上,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既先从正面描写了他的外貌、动作、语言,又插入一段对他的发迹史的记叙,还从侧面写旁人对他的议论,以此进行侧面衬托,这样就把一个21岁的兵油子的个性写得非常生动。对这样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作者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的痛恨与失望。在这段看似平淡、冷静的叙述中实则饱含着作者忧心如焚的感情,但从他身上,作者又不得不寄托一种幻想。破脚什长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来描写的。
3.下面的一段题目,可以测试对上述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弦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
(1)这段文字属什么描写?
(2)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3)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我与地坛》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课文作者史铁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归纳全文的主旨;掌握文中通过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表现母爱的地方,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了解文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其中的象征意义;简要说明文章第三部分将排比、类比、象征结合在一起的特点;识别文中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地方。
本文是一篇情意深挚的记事散文。学习时应把握好本文的重点内容。
1.中心思想
文章述说母亲对作者的无限母爱,表达自己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宁静观察、反复思索中,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现出一种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2.写作特色
(1)行为描写。例如,写母亲无声的行动,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我上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从不问我为什么,而只是不停地位望。
(2)心理描写。例如,第6自然段写我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第7自然段写“我”在面对古园中一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后,受到启迪与鼓舞,于是开始思考怎样生活的问题。
(3)侧面烘托。例如由“我”的口侧面描写出来的母亲的心理活动,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最低限度的祈求,“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中间作者又反复自责,从来没有替母亲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4)运用象征手法。意在言外,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无穷。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因为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又例如在第三节也使用了象征手法,用多种事物来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3)文章的第三部分用多种事物来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这部分将与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进行排比铺陈,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排比使文章句式整齐而又富有韵律,类比使人浮想联翩,物象层出,象征使联想升华,寓意含蓄,所有这些都使这部分文章像诗一样优美含蓄。
3.以下的一些题目可以帮助对上述知识点的理解:
A.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
(1)这里描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2)描述这情景是为表现什么?
(3)这里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B.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1)这段文字的排比有何特点?
(2)用各种事物来类比四季,有何象征寓意?
(3)这里所运用的排比、类比、象征各有什么作用?
C.(2000.4.自学考试试题)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持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想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请回答:
(1)“蜂儿……”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蚂蚁……”和“瓢虫—…?”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着什么?
参考答案:(l)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这两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3)象征着“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这题考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及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这一篇课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司马迁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史记》的体例;解释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本文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词语;概括文章所描述的三个主要故事;理解本文善于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归纳廉颇和满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理解本文尖锐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简要说明“将相和”的意义。
1.这是篇人物传记。本文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表现了商相如热爱祖国、机智勇敢、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的优点。
2.在学习本文时要注意善于刻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本文的写作特色。因为作者在刻画廉蔺这两个主要人物时,运作了大量颇具特色的对话,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这些对话不仅是情节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相如与赵王关于“予不予壁”的对话解决了赵王的矛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些对话还对表现人物性格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如相如在秦廷的对话,根据不同的情境与氛围,语气也各异,;有时语气和蔼、谦恭礼让,有时直言相斥、雄辩折人,有时分析利害、有理有据,有时又怒气冲天、咄咄逼人。这些对话充分显示出相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谋、
能言善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话,廉颇卤莽直爽、勇于认错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3.对于字词的掌握,历届考试有以下的题目: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
3.完壁归赵。
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5.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6.赵王悉召群臣议。
《毛颖传》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韩愈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韩愈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解释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理解文中的疑难词语;概要说明本文寓言性传记文特征;认知本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是拟人化,结合有关段落予以具体说明;识别文中明显具有双关意义的语句,说明其双关意义;认知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概括文章所寄托的感慨。
这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文。作为传记,文章记叙了毛颖的祖先、出生、才能、性格和仕途经历。但由于毛颖是毛笔的拟人化,因而毛颖的生平,也就是毛笔的生产经过、制作方法、社会功用和使用特点的形象化展现。同时,由于作者在拟人化的基础上,又采用了语意双关的象征性笔法,使这篇传记有了寓言性,因而毛颖的生平也就隐隐地体现了文人士子“南柯梦”式的仕途遭际,嘲讽了统治者的“少恩”,寄托了作者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感慨。所以在学习本文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写作特色:
(1)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在文中作者叙述了毛颖的先祖、它的被俘人宫、受封任用、才能品性以及它晚年的冷遇,赋予它以人的身世和仕途命运,使它具有人的才能、行为、性格和心态。将毛笔人格化,将其拟化为人,自始至终采用为人作传的规格、方式、笔法和语言来为毛笔立传。这就使本文该是一篇诠释性的说明文,变成了一篇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物传记,从而达到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2)运用语意双关、象征寄托的表现手法。这些语意双关、象征寄托方法的运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耐人寻味的特点。作者写毛颖的生平,始终相关着毛笔和文人两个方面,也就是将人与物一笔双写,文章处处看似写毛颖其人,却又处处无不是在写毛笔。例如,说毛笔的制作是“取其髦”、“拔其豪”、“聚其族”、“加束缚”、“赐汤沐”,显然对应着统治者对文人士子的选拔、集中、控制和礼遇;说毛笔的功能和特点是“无不纂录”、通于当代之务”、“善随人见”、“一随其人”,显然关联着文人士子的社会作用和某些习性;说毛颖“日见亲宠任事”、“累拜中书令”、“与上益押”、“日夜常侍”,显然象征着那些得志士子的腾达受宠。说毛颖”赏不酬劳,以老见疏“,显然寄托着作者对文人士子一生遭际的感慨。
3.对于字词的掌握,历届考试有以下的题目:
(1)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
(2)能匿光使物。
(3)蒙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
《寓言二则》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背景;柳宗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同语;归纳两则寓言所表达的共同主题;掌握《哀溺文序》主要刻画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认识《蝜蝂传》的两部分之间的类比关系,指出这一类比关系的两个主要对应点;比较这两则寓言的主要异同点。
这是两则讽刺性寓言。二者的共同主题是讽刺那些喜好功名利禄、贪得无厌者,并揭示他们可耻下场。
《哀溺文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
《蝜蝂传》通过描述蝜蝂好负物、喜爬高以至累死摔死的习性,讽刺腐败官吏对高官厚禄的贪欲,嘲笑他们的见识与小爬虫一般低下,并指出他们最终难免自取灭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从
以下两方面重点把握好写作特色。
(1)《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心隆。
(2)《蝜蝂传》的两个部分分别扣住蝜蝂和腐败官吏各自特点展开议论。第一部分抓住蝜蝂善负物,喜爬高两个特性;第二部分讽刺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两部分相互对应,意理一贯,内在逻辑十分严密,将小虫和官僚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简练而精警。
这两则寓言小品,虽然一则是虚拟人物故事,一则是实写昆虫习性,但却表现了共同的主题思想,即讽刺贪图名利者终将自取灭亡;两者的具体表现手法虽有较大差异,但在总体上都运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彼与此相类比的基本表现手法。
(3)对于字词的掌握,历届考试有以下的题目:
A.水之氓咸善游
B.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C.中济,船破,皆游。
《柳敬亭说书》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张岱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解释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词语;概括文章的主旨;识别文中所运用的欲扬先抑、铺垫,前后照应三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这些表现手法的作用;认知文中运用的对照手法的地方,简要说明这一对照的反衬作用;认知文中的场面描写,识别这段描写中的正面和侧面描写;认知文中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描绘柳敬亭说书声音的精彩语句。
1.这是篇写人散文。文章通过对柳敬亭外貌、神态、动作、细节以及说书场面的描写,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他高超的说书技艺。学习时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写作特色进行:
(1)第一段中动用欲扬先抑、铺垫对村烘托等手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时,文章先写柳敬亭平庸甚至丑陋的容貌,再写他说书时却神采飞扬;运用铺垫手法,写柳敬亭说书的价钱很高,即使早早下定金还常常不得空;将柳敬亭与当时红极一时、风流妍美的名歌妓王月生相提并论,则运用的是对照反托的手法。这些叙述,为下文渲染柳敬亭说书的技艺营造了足够的氛围。
(2)文章的最后一段与第一段前后照应,两者为写柳敬亭的外貌与说书技艺,使前后首尾呼应,给读者留下了咀嚼不尽的意味。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对柳敬亭说书的场面描写异常精彩:“叱咤叫喊,汹汹崩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人情人理,人筋人骨”是对柳敬亭说书时的动作、声音的正面描写:“主人必屏息而坐,侧耳听之”则是对观众反应的侧面描写。
(4)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声如巨钟”用来比喻柳敬亭说书的声音,“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则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柳敬亭说书的艺术效果。
2.对于字词的掌握,如以下的题目
1.南京柳麻子,黧黑。
2.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3.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
《狱中杂记》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方苞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别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结合文中的语言材料,识别主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解释文中的疑难词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本文组织众多材料所围绕的中心;理解本文说服力强的原因是事例确凿、典型;选出文中典型事例,简要说明作者用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拨人物性格的特点。
1.这是一篇记事散文。作者通过自己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大量确凿事实,揭露了清代监狱种种黑暗的内幕,反映了清代封建体制下司法部门的极端腐朽。所以在学习时要注意本文写作特色主要有两点,一为选择确凿、典型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二为运用朴实、简练的语言来描绘人物性格特征。
(1)本文记事,全用确凿、典型的事例,有极强的说服力。这些事例,或是作者亲身经历或是作者耳闻目睹,真实、具体、可信。运用这些典型事例说明问题,对于揭露清代监狱的黑暗内幕,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2)描写人物性格时语言朴实、简练,作者运用平易的笔触,准确而细致地叙述了大量事实真相,语言十分朴实、简练,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清代狱中种种腐败现象。如写杀人犯郭四的神态,“意色扬扬,若自矜诩”显露出其有恃无恐的心理。又如对山阴李姓的描绘,居狱外“漠然无所事”出狱反而“怅然”。
2.要结合一些例题,灵活地掌握上述所说的课文的知识点。如:
A.(2000.10.自考试题)阅读《狱中杂记》中的一段文字:
凡死刑狱上,行刑无俟于门外,使其党人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支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变馨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瘤疾。
请回答: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从这段文字来看,《狱中杂记》的即使有什么特色?
B.解释加点的字
1.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日:“此疫作也。”
3.余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