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笔记第十一二章
时间:
未知2
经济类
第十一章、第一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反映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面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但消费与收入并不一定按同一比例变动。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入一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大小,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用C表示消费,用Y表示收入,则APC= 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以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入增量,则,MPC=DC/D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示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用图表示为:
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示C=a+bY在公式中,a表示自主消费,b表示引致消费。
(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假定收入一定,储蓄的大小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大小,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S=S/Y(S表示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为收支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的右边储蓄为正。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第十一章、第二节投资函数(一)投资的概念投资是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净投资是指扩大资本存量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
(二)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贴现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入的过程。
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是资本品的价格和投资者对资本品带来收入的预期。
(三)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投资函数一般地可以表示为:I=I(r)
投资曲线如右图所示:把投资函数以线形的形式可表示如下:I=I0-dr其中,I0为自主投资,(-dr)为引致投资。
第十一章、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构成,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①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总和来表示。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蓄=C+S②从总需求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所以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C+I国民收入的大小是由总供给的总需求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明社会上需求不足,产品买不出去,价格下跌、生产收缩,从而总供给减少,国民收入相应减少,反之则反是。如果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则生产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这就决定了在这种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下,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此可见,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这一条件可以写成C+S=C+I??;TS=I S是一种漏出因素,这使国民收入收缩,I是一种注入因素,它使国民收入扩张,S=I,国民收入保持均衡,所以,在两部的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力量是储蓄与投资。
如果S>I,表明漏出大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收缩S<I,表明漏出小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扩张S=I,表明漏出等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均衡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三部门经济在两部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得到了税收,这样,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消费+储蓄+税收=C+S+T(T表示税收)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三部经济在两部门经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增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需求用政府购买,来表示,这样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C+I+G(G表示政府购买)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供给=总需求此时,C+S+T=C+I+G结论:S+T=I+G与S一样,T也是漏出的因素,它导致经济萎缩,与I一样,G也是注入因素,这导致经济扩张。
如果S+T>I+G,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大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收缩S+T<I+G,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小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扩张S+T=I+G,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等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均衡由此可见在三部门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的是储蓄、税收、投资与政府支出。
(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增加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而储蓄、税收增加则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第十一章、第四节乘数理论(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含义注入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注入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必定大于最初的注入量,乘数正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如果注入是投资,则该比率称为投资乘数,如果注入是净出口,则该比率称为外资乘数,我们以投资为例来判断乘数。
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增加之所以会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互相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中引起连销反应,从而增加其它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如果以DY代表增加的收入量,以DI代表增加的投资量,以K代表乘数则K=DY/DI,由于DY=DI+DC,则I=DY-DC .则:(由于DC/DY是边际消费倾向)
所以乘数是一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也就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如果某部门增加100万投资,设MPC=0.8此时,这笔新增加的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500万,(R=1/(1-0.8)=5,新增国民收入=100×5=500万)。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小于一,大于零,所以乘数一般大于1)。
当然,乘数的作用是两面性的,即有投资增加时,引起国民收入减倍增加,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成倍减少,所以,它是一面双刃剑。
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是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即经济处在萧条时期。
(二)其他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动起的收入改变量与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乘上边际消费倾向。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1.第十一章、第五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一)两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表示使得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和均衡产出的不同组合描述出的曲线。
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和特征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投资增加或者储蓄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投资减少或者储蓄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政府增加购买或者减少税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减少购买或者税收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第十二章、第一节利息率的决定(一)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或流动偏好的含义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货币需求又被称之为流动性偏好。
引起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货币的交易和预防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水平。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够及时把握投机机会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货币的投机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市场利息率。
流动偏好陷阱的含义流动偏好陷阱又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它是指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货币的需求函数:L=L1(Y)+ L2(r)
货币的需求曲线
(二)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的数量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政策。
货币的供给曲线
(三)利息率的决定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L=L1(Y)+ L2(r)
利息率的决定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均衡利息率。
货币的需求或供给变动都会对均衡利息率产生影响。
第十二章、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一)LM曲线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LM曲线的推导过程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第十二章、第四节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上述分析包含以下要点:①作为宏观经济运行成果度量国际收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②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③消费取决于已有的收入和消费倾向。④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的比较,利息率取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的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引起。资本的边际效率则取决于厂商预期收益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当资本的边际效率超过利息率时,资本家才会进行投资。
凯恩斯理论利用三大心理规律对萧条作出的解释以及政策对策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和预期收益不足是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经济萧条的病因。
为使经济走出萧条,应采取的政策对策是扩大总需求。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入一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大小,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用C表示消费,用Y表示收入,则APC= 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以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入增量,则,MPC=DC/D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示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用图表示为:
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示C=a+bY在公式中,a表示自主消费,b表示引致消费。
(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假定收入一定,储蓄的大小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大小,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S=S/Y(S表示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为收支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的右边储蓄为正。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第十一章、第二节投资函数(一)投资的概念投资是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净投资是指扩大资本存量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
(二)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贴现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入的过程。
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是资本品的价格和投资者对资本品带来收入的预期。
(三)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投资函数一般地可以表示为:I=I(r)
投资曲线如右图所示:把投资函数以线形的形式可表示如下:I=I0-dr其中,I0为自主投资,(-dr)为引致投资。
第十一章、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构成,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①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总和来表示。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蓄=C+S②从总需求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所以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C+I国民收入的大小是由总供给的总需求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明社会上需求不足,产品买不出去,价格下跌、生产收缩,从而总供给减少,国民收入相应减少,反之则反是。如果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则生产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这就决定了在这种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下,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此可见,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这一条件可以写成C+S=C+I??;TS=I S是一种漏出因素,这使国民收入收缩,I是一种注入因素,它使国民收入扩张,S=I,国民收入保持均衡,所以,在两部的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力量是储蓄与投资。
如果S>I,表明漏出大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收缩S<I,表明漏出小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扩张S=I,表明漏出等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均衡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三部门经济在两部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得到了税收,这样,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消费+储蓄+税收=C+S+T(T表示税收)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三部经济在两部门经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增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需求用政府购买,来表示,这样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C+I+G(G表示政府购买)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供给=总需求此时,C+S+T=C+I+G结论:S+T=I+G与S一样,T也是漏出的因素,它导致经济萎缩,与I一样,G也是注入因素,这导致经济扩张。
如果S+T>I+G,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大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收缩S+T<I+G,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小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扩张S+T=I+G,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等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均衡由此可见在三部门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的是储蓄、税收、投资与政府支出。
(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增加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而储蓄、税收增加则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第十一章、第四节乘数理论(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含义注入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注入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必定大于最初的注入量,乘数正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如果注入是投资,则该比率称为投资乘数,如果注入是净出口,则该比率称为外资乘数,我们以投资为例来判断乘数。
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增加之所以会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互相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中引起连销反应,从而增加其它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如果以DY代表增加的收入量,以DI代表增加的投资量,以K代表乘数则K=DY/DI,由于DY=DI+DC,则I=DY-DC .则:(由于DC/DY是边际消费倾向)
所以乘数是一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也就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如果某部门增加100万投资,设MPC=0.8此时,这笔新增加的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500万,(R=1/(1-0.8)=5,新增国民收入=100×5=500万)。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小于一,大于零,所以乘数一般大于1)。
当然,乘数的作用是两面性的,即有投资增加时,引起国民收入减倍增加,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成倍减少,所以,它是一面双刃剑。
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是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即经济处在萧条时期。
(二)其他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动起的收入改变量与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乘上边际消费倾向。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1.第十一章、第五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一)两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表示使得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和均衡产出的不同组合描述出的曲线。
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和特征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投资增加或者储蓄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投资减少或者储蓄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政府增加购买或者减少税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减少购买或者税收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第十二章、第一节利息率的决定(一)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或流动偏好的含义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货币需求又被称之为流动性偏好。
引起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货币的交易和预防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水平。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够及时把握投机机会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因此产生的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货币的投机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市场利息率。
流动偏好陷阱的含义流动偏好陷阱又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它是指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货币的需求函数:L=L1(Y)+ L2(r)
货币的需求曲线
(二)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的数量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政策。
货币的供给曲线
(三)利息率的决定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L=L1(Y)+ L2(r)
利息率的决定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均衡利息率。
货币的需求或供给变动都会对均衡利息率产生影响。
第十二章、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一)LM曲线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LM曲线的推导过程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第十二章、第四节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上述分析包含以下要点:①作为宏观经济运行成果度量国际收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②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③消费取决于已有的收入和消费倾向。④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的比较,利息率取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的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引起。资本的边际效率则取决于厂商预期收益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当资本的边际效率超过利息率时,资本家才会进行投资。
凯恩斯理论利用三大心理规律对萧条作出的解释以及政策对策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和预期收益不足是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经济萧条的病因。
为使经济走出萧条,应采取的政策对策是扩大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