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自考 > 学习方法 >

自考英语学习方法

时间: 世芳2 学习方法

  自考英语学习方法妙招

  中国人学英语,最常用的方法是背单词,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词典为荣,但是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却是活的,机械的理解会造成很大的误解。词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语境。可以说,单词没有多少实际运用的价值,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你的外语水平。要养成背诵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能表明某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不要学“古董英语”:任何语言都是活的,每天都会发展,学习陈旧的语言毫无新鲜感,而且基本无处可用。不鲜活、不入时、不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是我们要学的语言,多读外文报纸、多看原版影视作品才会有助于补充新词汇。

  很多人以为,把单词拆成一个个字母背熟就可以正确地拼写出来,其实,科学的方法是把读音、拼写和用法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眼口手脑并用,并把它应用到句子里面去理解。

  听不懂也要听

  练习听力时,许多人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乐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你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你的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

  所以切记:听不懂时,你也在进步。

  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外语磁带,使自己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你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不要紧,你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你的周围有外语环境的发音,你的听力就会提高。

  敢于开口

  学英语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来和他人交流,但开口难也是中国人学英语的一大特点。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

  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太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其实,练习口语的教材,内容肯定不会难,否则没法操练。看懂不等于会说,把这些你已经学会的东西流利地表达出来,才是口语教材最主要的目标。

  二、是千万不要用汉字来记英语发音

  学习一门外语如果发音不过关,始终不会真正掌握一门外语,而且最大的害处是不利于培养对外语的兴趣,影响下一步学习。现在有人把用汉语发音标注英语,比如把“goodbye”记作“古得拜”,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这样做肯定后患无穷。

  不敢开口的第三点是怕语法有错。没有具体问题,一般不要去读语法书。超前学习语法,会使你如坠云里雾里,丧失学习外语的乐趣和信心。

  而且,语法好比游泳理论,对于没有下过水的人来说,游泳理论是用处不大的。同样,对于语言实践不够丰富的初学者,直接学习语法的用处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结合语言实践来理解语法,语法是学会语言后的一种理论思考。学语言不存在对错,只要能说出来,意思让人家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费尽心机考虑用什么句型,只要能选准一个单词就行。

  学口语最好的办法,不是做习题,不是背诵,也不是看语法书,而是反复高声朗读课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语感,只有具备了语感,才能在做习题时不假思索、下意识地写出正确答案。而且,当你熟练朗读几十篇课文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所谓的“用外语思维阶段”就会悄然而至。

  “盯住”一套教材

  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铺天盖地,这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余地,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后果———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种,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正确的做法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

  还有,目前市面上不少考试材料都以“真题”为卖点,不少考生把希望寄托于做“真题”上,以为这样就能通过考试。其实,很多正规的考试取材十分广泛,经过了严格的难度论证,使用过的材料绝不可能二度使用。

  面对这样的考试,仅仅以做题备战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做题只能起到帮助考生了解题型的作用……对考生来说,语言能力的提高才是关键。

  不要频繁更换学校不要盲目崇拜外语学院,这些学院确实有很长的历史和经验丰富的老师,但是有时也有局限性,教材陈旧、观念陈旧、方法陈旧是他们的通病和致命缺点。

  学习英语没有“速成”之说。学好英语也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

  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命默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大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你听和说。这就是好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好学校通过学习方法的训练,能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提高,但这还是需要学员的付出和努力的。不要期望高学费能回报显著的学习效果,付出比较高的学费并不意味着不要学习。

  更不要在急用英语的情形下,病急乱投医,不管学校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先上着再说,等觉得不合适了再换。这对于孩子尤其不好———英语学习进行不下去,就停止或换班,不但会让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磨没了,而且,由于师资水平不一,孩子学到的是“夹生英语”,以后想要纠正过来都比较困难。所以,家长们选择好、决定好可信任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师资之后,不要轻易换来换去,这样只会给孩子的外语学习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寻找一个学习伙伴

  学习英语还要有较大的动力。每次你坐下来学习,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语言中心,都需要短期动力集中精力读和听。但更需要长期动力,保证每天经常做这样的事情———这是最难的。所以许多人开始学习英语,过一段时间很快就放弃了———我们学习英语不是一个持续的提高过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突然提高以及间隔着似乎没有变化的阶段,这就是所谓“高原效应”。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都可能注意不到英语的巨大提高,在这些时候,学习者最容易失去长期的动力并放弃学习。

  避免“高原效应”的好办法是,尽量不要完全一个人学习。如果你不能到语言中心学习,至少你应尝试找一个“学习伙伴”,这样,你们能够互相鼓励和支持。当然,如果能到一个好的语言中心学习就更不错了。

  自考英语有效的学习方法

  1:由于英语基础太差,我选择新概念第二册起,方式就是一天一课背诵,背到滚瓜烂熟为止,一共用了三个月,然后接着第三册,又用了三个月,也就是二三册我一共花了六个月背了个滚瓜烂熟,中间还不时的听听背过的课文,和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节目,结束后,除了看了一下模拟试卷的样板(没做过)和看了看个别自考教材的翻译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准备,甚至连教材都没买一本,就陆续通过了水一,水二,综合英语一,二,阅读一,二,写作,后来我又在新东方报了第四册,同样采取熟背的方式,通过了高级英语,英语翻译。

  2:经过一年左右新概念的背与学(期间几乎没有学过任何英语自考的书),通过了英语自考的大部分课程,并且都是在70以上,其中写作还得了83分,后期我仍然只反复复习新概念,只是英语概论,欧洲文化入门,英美文学,词汇和语法等以教材为主,也很顺利的通过了自考,去年年11月能顺利的拿到本科毕业证,

  3:现在我正在准备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由于当初自考学习英语时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在英语水平上下了工夫,现在基本上不要特别准备英语了,只要再反复背新概念和做模拟试题,并且我今年托福也考了710分,

  4:这确实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不看指定课本通过新概念两年多的时间通过自考英语专,本当初就连自己也不敢相信,记得新东方的老师给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四六级,托福等都有有指定教材,别为了考试而学英语,英语水平提高后可以应付很多的考试”,并且他也给我讲了一个北大的学生背诵新概念托付打满分的故事(估计你们很多人也听过),所以我坚持了下来。

  5:但要注意的是,同样学新概念,很多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背诵也是如此,要注意经常反过来复习,并且要大声背诵,不能默诵,直到现在,我能把第二册至第四册的没一篇课文全背下来,而英语自考的很多教材我连现在都没见过,

  6:我现在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并不是要大家都这么学,它虽然只要两年多就能通过所有的课程,也有很多英语自考教材都不需要买,但并不轻松,每天要保证五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并且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声朗读,而不能像别的专业那样看书,我不赞成看英语,不管懂不懂,就三个字:大声读!

  自考生需掌握的四大学习方法

  自学考试与其他考试相比,自有其独特的规律,因而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五年的自考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不同自考学员的接触,逐渐了解了一些成功的学习方法。

  一、五读法

  从听辅导教师授课到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如果学习条件允许,比如在家时以大声朗读教材内容(不限于语言类课程)。

  二、笔记法

  好的教师上课不会一味照本宣科,他们往往用有条有理的板书来演绎教材及课程的逻辑体系和重点难点,并对课本作必要的修正或补充。学生上课时要认真记好笔记,有时老师并未板书但反复强调的内容也要记下来。选一本比较好的硬皮本或软皮本作笔记,最好要大一些的,每一张纸的左或右一侧要留出1/5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复习巩固时对照课本再作必要的充实,或注出自己碰到的疑难问题。这样从上课记笔记到课后整理笔记也正是对所学知识的再一次亲密接触和升华。

  三、口袋书法

  买一本街面上非常流行的袖珍型的便笺本,将教材中必须记住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摘录下来,平时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排队、休息时拿出来看一看。不要小看这口袋书的作用,或许正是这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会换来考场上的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还有些同学将知识点录在磁带上,放在随身听中时不时地听上一段,做成一本有声的口袋书。

  四、交流法

  有不少同学往往会提前比较多的时间到教室,这时切莫要无所事事。不妨找一个同学互相探讨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或采取讨论式,或采取提问式,在交流中你会发现对某个问题的印象会大大加深。而且,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也会因这短暂的交流而拉近距离,教室的气氛也会因此而倍显温馨。


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