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判断推理 >

公务员演绎推理解题技巧(2)

时间: 谢君2 判断推理

  演绎推理技巧之三: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法

  各地公务员考试中,都有这种类型的试题:

  试题8、(北京2008-35)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甲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这类试题中的条件都没有确定,但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这就是典型的利用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掌握了这些常识,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在只有“一句真”的条件下,真话就在甲、丙二人间,剩余的乙肯定是假话。

  (2)从乙的假话“我不会”推知:乙会游泳。答案为B。

  同样思路,请看广东试题:

  试题9、(广东2008-76)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A、 甲B、乙 C、 丙 D、 丁

  [解析]

  (1)题中乙和丁说话矛盾,四人唯一的真话在两者中,其余二人的话都假。

  (2)从甲的假话“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即刻推出:钱是甲捐的。正确答案为A。

  在增加难度的“矛盾”试题中,往往出现“两真、两假”条件,这就不仅要利用矛盾,还要结合假设才能快速解答。如:

  试题10、四名潜水队员是好朋友,预测他们参加深海探察预选情况:

  张东:我估计咱们四个人谁也没有条件入选。

  刘霞:别人条件再强,我看咱们几个也能有入选的。

  大勇:这次深海探察不能一个女队员没有啊!刘霞和晶晶最少能入选一个。

  晶晶:是啊,我条件合格,应该入选。

  最后证明其中有两人猜对了。实际情况是()。

  A、 张东猜对,没人入选 B、 刘霞猜对,大勇入选

  C、 大勇猜对,刘霞入选 D、 晶晶猜对,晶晶入选

  [解析]

  (1)这四个好友,两人猜对、两人猜错。(2)张东和刘霞的猜测有矛盾。

  张东:四人都不能入选。 刘霞:我们有人入选。

  张东和刘霞两人矛盾,必然一个猜对、一个猜错。剩余大勇、晶晶两人中也无疑一个猜对、一个猜错(因为有两个对、两个错)。

  (3)以上只找到一对矛盾,推理线索似乎中断了。“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在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运用假设。因为已经推出“大勇和晶晶”一对、一错,假设“晶晶猜对”(晶晶入选),那么,大勇也猜对了(刘霞、晶晶最少选一个),这与一对、一错不符。因此,晶晶猜对不成立,即:晶晶猜错了(她没入选),大勇猜对了。

  (4)根据大勇猜对(刘霞、晶晶最少选一个),推出刘霞入选了。

  答案为C。即:大勇猜对,刘霞入选。

  [ 点拨]快读: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分清。

  快解: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倘若真假未明,辅助假设可行。

  矛盾分析,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亦有广泛应用。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的量(复合矛盾、量化矛盾、模态矛盾等),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直言命题推理、模态命题推理、矛盾律、排中律综合解析部分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

  演绎推理技巧之四:告诉你如何用好排除法

  公务员考试中,有些考题给出的确定条件较多。根据这些条件,若能直观排除选项,则不必运用其他方法。只要把条件代入并排除与条件不符的选项,正确答案一目了然。

  试题11、(北京2008-33)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一些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

  另外:

  ①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②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③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④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⑤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⑥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 B、 乙毕业于数学系

  C、 甲毕业于数学系 D、 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解析]

  (1)根据题中多个已确定条件可直接排除选项。

  据条件⑤“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排除B项:乙毕业于数学系。

  据条件⑥“物理系毕业者、乙没和丙联系过”推出:甲 = 物理系,排除C项:甲毕业数学系。

  据条件②“作家称赞中文系”排除D项: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2)排除B、C、D后,答案为A。

  排除法除用于对照排除选项外,还可用于排除多余的条件。多余的条件具有很强的干扰性。把独立无关联的条件分离出去,肃清干扰,看似复杂的问题会骤然简明。如:

  试题12、宿舍住着四个研究生,分别是四川人、安徽人、河北人和北京人。他们分别在中文、国政和法律三个系就学。其中:

  ①北京籍研究生单独在国政系。  ②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

  ③四川籍研究生和另外某个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④安徽籍研究生不和四川籍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以上条件可以推出四川籍研究生所在的系为哪个系?()

  A、 中文系 B、 国政系 C、 法律系 D、 中文系或法律系

  [解析]

  (1)文中“四个人”对应“三个系”,而条件①中“北京籍研究生单独在国政系”是无关联的孤立条件,排除这个条件,就简化为“三个人”对应“两个系”。即:“四川、安徽、河北”研究生对应“中文、法律”系。

  (2)根据条件②“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推出:河北人在法律系。

  (3)根据条件③和条件④推出四川人和河北人在一个系,因此:四川人在法律系。

  答案为C。

  试题13、张、王、李、赵4人分别会钢琴、竖琴、长笛、小号四种乐器中的两种,他们有3个人擅长钢琴,但没有一种乐器是4人都擅长的,并且知道:

  ①张吹小号,而王不擅长,但能演奏同一种乐器。

  ②李不吹长笛,但张和赵擅长的不同乐器,李也擅长。

  ③没有人既会小号又会竖琴。

  ④没有一种乐器是王、李、赵都擅长的。

  根据题干条件,以下哪项是4人分别擅长的两种乐器?()

  A、 张擅长钢琴、小号,王擅长钢琴、竖琴,李擅长钢琴、长笛,赵擅长竖琴、长笛

  B、 张擅长钢琴、小号,王擅长钢琴、长笛,李擅长钢琴、竖琴,赵擅长竖琴、长笛

  C、 张擅长钢琴、长笛,王擅长钢琴、小号,李擅长钢琴、竖琴,赵擅长竖琴、长笛

  D、 张擅长钢琴、长笛,王擅长钢琴、竖琴,李擅长竖琴、长笛,赵擅长钢琴和小号

  [解析]

  (1)该题似乎复杂,但对照题干观察选项,运用代入排除法,简单易行。

  (2)将题干已知条件代入选项分析:

  根据①“张吹小号,而王不会”选留A、B而排除C、D;

  根据②“李不吹长笛”排除选项A,剩B是答案。

  有的试题,直观上只能排除1~2项,然后,要辅助推演或假设等其他方法再继续澄清。

  试题14、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在一起,他们除了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

  ①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四个人都会。

  ②乙不说英语,但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给他们当翻译。

  ③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④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的语言。

  ⑤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说日语,又能说法语。

  问:这四人的国籍和所会外语为()。

  A、 甲日/德语、乙法/德语、丙英/德语、丁英/法语

  B、 甲日/德语、乙法/德语、丙英/法语、丁英/德语

  C、 甲日/法语、乙英/德语、丙英/德语、丁日/英语

  D、 甲日/法语、乙英/德语、丙法/德语、丁日/德语

  [解析]

  (1)审视题干,确定性条件较多,首先考虑排除选项法。因为,题干条件是确定的,选项中所有的对应或组合也都是明确的。这就有诸多机会断定:哪些选项符合题中条件或不符合条件。

  其中条件⑤“四个人中,没人既能说日语,又能说法语”最适用度量或评估选项。

  (2)直观可见,C、D选项中甲同时说“日、法”语,与条件⑤不符,排除C、D。

  亦可:根据条件③“丁不说日语”,直接排除C、D。

  (3)剩余A、B都锁定了“甲日/德语”,再寻找与“甲日”或“德语”相关条件推演。

  (4)与其相关的是条件③“甲是日本人,丁不说日语,他俩能交谈”。

  (5)在A、B中,B符合条件:甲、丁的共同语言是德语。答案为B。

  针对上题,还有更快的排除法:根据条件③“甲(日)和丁(-日)有共同语言”,分别排除A、C、D(丁= -日,不同语),直接得解。可见,运用排除法颇具机动灵活性。针对不同的个体试题,可能有不同着眼点或切入点,有的简明、有的相对稍繁,但是,对于应试来说,针对个别试题的个别手段往往没有普适性,应从宏观上把握。
看过“公务员演绎推理解题技巧”

8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