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育学》核心考点:教育目的(2)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 A )
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C、剩余价值学说
D.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B )
A、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3、依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 D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计划
D、培养目标
4、“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以法的形式把它确定下来的是在 ( D )
A、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教育文件是 ( B )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历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C、《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6、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称为 ( D )
A.劳动教育
B.技术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劳动技术教育
二、填空题
1、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评价 作用。
2、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教育目的 。
3、我国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 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5、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具体与抽象 的关系。
6、形成学生 创造美 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7、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 精神素养 。
三、简答题
1、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3、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述。
四、论述题
1、为什么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