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教师资格《心理学》常见考点:课堂管理(2)
16.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7.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教师、学生和课堂三者间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8.课堂管理的目标:
(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19.课堂上争取更多学习时间的策略:
(1)增加参与;
(2)保持动量;
(3)保持教学的流畅性;
(4)管理过渡;
(5)讲课时集中学生的注意焦点;
(6)课堂自习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20.帮助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
(1)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规则的制订;
(2)用较多的时间要求学生反思原因以及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3)给学生机会考虑他们将怎样计划、监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4)要求学生回顾课堂规则,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2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方式;(2)班集体规模;
(3)班集体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22.课堂管理的策略:
(1)明察秋毫;
(2)一心多用;
(3)整体关注;
(4)变换管理。
23.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和控制。
24.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25.课堂结构: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情境这三者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26.课堂情境结构包括:
(1)班级规模的控制;
(2)课堂常规的建立;
(3)学生座位的分配。
27.课堂教学结构包括: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2)课程表的科学编制;
(3)教学过程的合理规划。
28.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29.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1)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
(2)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
30.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1)预防; (2)非言语暗示;
(3)表扬; (4)言语提醒;
(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